人生第一吃紧,只不可见人有不是。一见人之不是,便只是求人,则亲疏远近,以及僮仆鸡犬,到处可憎,终日落坑堑中矣。臣杀君,子杀父,亦只是见君父有不是处耳,可畏哉! 【注释】 不是:不对之处。坑堑:土坑和壕沟。 【译文】 人生第一件最要紧的事,就是不要一味盯住别...
天理良心,人之所以为人;宽仁厚德,厚载所以长久。昧良悖理,不得为人;褊心小量,安能合天?得天理以为人,天地故为父母。有父母才有我身,父母故同天地。欺堂上父母易,欺头上父母难。一念欺天,即为不孝。一念欺亲,得罪于天。修道以谕亲,尊父母如天地也。 【注释】...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得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倾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箩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
立言不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可乐。贝廷踞先生之言云尔,夫儒者之学不少异端,为文而堕入异端,虽工不...
《荀子》曰:“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也不远矣。”《吕览》云:“不疾学而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而昌黎《进学解》亦曰:“业精于勤。”今或有少年气盛,挟其所得,旁若无人,固非佳士。然束书不观,效刘胜之寒蝉,同子綦之枯木,而美其名曰恂恂,则吾亦无所...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非不事多也,积少以至多,则虽多不杂,可无遗忘之患。此其道如长日之加益,而人颇不觉也。是故由少而多,而精在其中矣。一言以蔽之曰:无间断,间断甚于不学。 【注释】 汪惟宪:字子宜,号水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寒灯絮语》记录...
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富似我者,贫似我者,强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强者,强者不可欺凌弱者,何况自己骨肉?有贫弱者,当生怜念,扶助安生;有富强者,当生...
处顺境易,处逆境难,处人伦盘错之逆境尤难。此天地鬼神以此事人,而练之也。处此者稍有蹉跌,则被以大恶之名,而不敢辞。圣贤禽兽之关于此乎,判能善以济之,而不失其正,则可谓读书难字过矣。当如行丛棘,如度危桥,如立万仞之巅,而趾二分垂在外,倚伏进退,喜怒啼笑,总...
丈夫或一时未达,此不得意之以岁计者也。或一小事拂,此不得意之日计者也。为妻者宜为好语劝谕之,勿增慨叹以助郁抑,勿加诮让以致愤激。但当愉愉煦煦,云:“吾夫自有好日,自有人谅。”方为贤妻如对良友也。其或一日缺乏,竭力典质措办,勿待其言,毋令其知。 【注释...
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之务,凡事令子弟分掌,然须谨守礼法,以制其下。其下有事,亦必咨禀而后行,不得私假,不得私与。家长专以致公无私为本,不得徇偏。如其有失,举家随而谏之,然必起敬起孝,无妨和气;若其不能任事,次者佐之。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
每旦,击钟二十四声,家众俱兴。四声,咸与盥漱。八声,入有序堂。家长中坐,男女分坐左右,令未冠子弟朗诵男女训诫之辞。男训云:“人家盛衰,皆系乎积善与积恶而已。何为积善?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谓积恶?恃己之势以自强,克人之财以自富,凡...
朔望,家长率众参谒祠堂毕,出坐堂上,男女分立堂下,击鼓二十四声,令子弟一人唱云:“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听听听,毋徇私以防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于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毋为横非以扰门庭,毋耽曲粜...
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出入必告。正至朔望必参,俗节必荐时物,四时祭祀,其仪式必遵文公家礼,然各用仲月望日行事,事毕,更行会拜之礼。时祭之外,不得妄祀邀福。凡遇忌辰,孝子当用素衣致祭,不作佛事,象钱寓马,亦并绝之。是日不得炊酒食肉听乐,夜则出宿于外。祠...
学礼:凡为人要识道理,识礼数,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毋得怠慢,自任己意。 学坐:定身端坐,齐脚敛手,毋得伏磐靠背,偃仰倾倒。 学行:笼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 学立: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 学言:朴实说事,毋...
第—项:闺门之内,以孝友为先务,平日教子孙读书为学,正为此事。前人遗训,子孙自有一书,并司马温公家范,可各录一本,时时一览,足以为法,不待吾言之。 第二项: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人之才性,各有短长,固难勉强。惟廉勤二字,人人可至。廉勤所以处己,和顺所以接物,...
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分之以职,授之以事,而责其成功。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称家之有无,以给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费,皆有品节,而莫不均一。截省冗费,禁止奢华。常须稍存盈余,以备不虞。 【注释】 职:职责。授:给予。责:要求。制,规定。节:...
唐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在公卿间最有家法。中门东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郢等,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北。公绰决公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以次命子弟一人执经史,立烛前躬读一过毕,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
夫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修饰,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而莫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揽照拭面,则思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心之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