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于教弟子,即曰:“泛爱众,而亲仁。”一言可以终身矣。至集益之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自...
善则降祥,恶则致殃。咸系自取,戒惧须防。天地祖宗,恩德难量。敬孝诚笃,祀祭馨香。先圣先贤,效法维详。心存九思,行敦五常。修正齐家,克柔克刚。雍和九族,扶掖匡襄。由迩及远,宏度包荒。舌为根本,宜缄宜臧。信以践言,勿诳勿猖。虚怀谦损,卑必有光。持盈安逆,屈...
子弟举动,宜禀命家长。有败类不率教者,父兄戒谕之。谕而不从,则公集家庙责之。责之而犹不改,甘为不肖,则告庙摈之,终身不齿。有能悔心改过,及子孙能盖衍者,亟奖导之,仍笃亲亲之谊。友爱异母兄弟姐妹,不得溺妻子言。早完官税,不得付托匪人,致有侵隐。及贪小利,...
每月朔望,弟子肃衣冠,先谒家庙,行四拜礼,读家训。次谒祖父祖母、父母师长及嫡伯叔、嫡兄,俱长揖。春秋祭扫,先西山赠茔,次北山祖茔,次乌目墩始祖墓。祭品丰俭适中,行四拜礼。奠酒三爵毕,连叩四首。外祖妣朱氏墓,祭品用素。毛安人墓,止本家子孙致祭。家中时祭,...
唐祭者,谓合众亲友之奠分而大举祭也。吾邑与祭者,一拜而去,未免太简。郡中三献,皆亲友分班进馔,鱼贯而上,庶见奠意。又读祝用礼生,高声朗诵,一句一断,人尽晓然。不若吾邑用少年子弟读之,格格喉间,无获听闻也。开堂设席,礼所当然。如郡中亲友,自相会议,粘单派日...
国法稽之古制所定,斩衰三年,齐衰一年,九月五月者,丧服不可离身。故非辟之事,无自而为。后则斩衰上加缝边,已非。然麻衣虽脱,白布犹不敢易,一切吉事无与者。今则吉事悉与,辄加缯帛色衣。甚至有舍亲柩而求仕者,有置亲葬事而为人作伐者,有临喜筵而观剧者。三年之...
伯仲叔季,乃雁行之次序也。至于伯父、叔父,则必加父以别之。今只称家伯、家叔已非,而且有举行而举字者,则无礼之甚。虽从伯叔,亦只可称行,不可称字。惟五服外者,始可叔上加字。学生者,乃师对弟子,尊长对卑幼之称。今吾邑弟子对师、卑幼对尊长,辄以自称,岂不僭...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辞严法肃。听妇言,乖骨肉,岂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燕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
坐:维坐容,背欲直,貌端庄,手拱臆。仰为骄,俯为戚。毋箕以踞攲以侧。坚静若山乃恒德。 立: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其中也敬,而外也直。不为物迁,进退可式,将有立乎圣贤之域。 行:步履欲重,容止欲舒。周旅迟速,与仁义俱。行不畔乎仁义,是为恒途。 寝:形倦于...
子孙器识可以出仕者,颇资勉之。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蹈贪黩以忝家法。任满交代,不可过于留恋,亦不宜恃贵自尊,以骄宗族。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有申理者,哀矜恳恻,务得其情,毋行苛虐。又...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 ① 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② 。(《形篇第四》) 【注释】 ①敌之败:此指打败敌人的时机。②政:此指决定,主宰。 【译文】 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 ① 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 ② 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形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①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篇第三》) 【注释】 ①殆(dài):危险,失败。 【译文】 所以说: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每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负就可能各占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 ① 则国必强,辅隙 ② 则国必弱。(《谋攻篇第三》) 【注释】 ①周:周到。②隙:漏洞,缺陷。 【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佐得周全,国家就会强盛;辅佐得有疏漏,国家就要衰弱。 【评说】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为国之栋梁,维系着一国之存...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 ① 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第三》) 【注释】 ①屈:使屈服。 【译文】 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最好的。 【评说】 战而胜,称之为可喜;不战而胜,堪称最高境界。当然,不战决不意味着不备战...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 ① 之司命 ② ,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第二》) 【注释】 ①生民:民众。②司命:掌握命运。 【译文】 因此,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持久消耗。所以,知晓用兵之道的将帅,是百姓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评说...
夫未战而庙算 ① 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计篇第一》) 【注释】 ①庙算:古时出兵之前,要到宗庙里举行祈祷仪式,谋划作战方案,称为“庙算”。 【译文】 尚未出兵作战而在“庙算”中取...
兵者,诡道 ① 也。故能而示 ② 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 ③ 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 ④ 也。(《计篇第一》) 【注释】 ①诡:诡诈。②示:此指...
故经 ① 之以五事,校 ② 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 ③ 、官道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