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夫贪世利

愚夫贪世利,俗士重虚名。(《法苑珠林》) 译文 无知的人贪图世俗的利益,庸俗的人看重虚浮的名誉。 感悟 虚荣从来就是心灵的毒药。贪慕虚荣可以使人不明是非,不辨真伪,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恶为善。人啊人,千万不可因为贪慕虚荣而丢失了真实的自我。...

枷锁忽然至

天子与你官,俸禄由他授。饮食不知足,贪钱得动手。每怀窃贼心,恒张饿狼口。枷锁忽然至,饭盖 ① 遭毒手。(王梵志《天子与你官》) 注释 ①饭盖:指脑袋。 译文 天子让你做官,给你发俸禄。有吃有喝你还不知足,还动手贪污钱财。总是怀着一颗盗贼的心,总是张着一张像...

功名如鸡肋

功名古今一鸡肋,美味哪知是祸根。(觉范:《怀李道夫》) 译文 自古至今,功名就好比是一根鸡肋骨,食之无肉却不舍得将它抛弃,殊不知,它的美味正是招灾惹祸的根苗。 感悟 功名,本来是指建功立业。人生在世,如果能够为同胞、为民族、为天下建功立业,岂不是好事?但是...

自学养恬休用智

自学养恬 ① 休用智 ② ,从他名迹日衰 ③ 微 ④ 。我身不欲全高贵,高贵多乘祸败机。(《法藏碎金录》) 注释 ①恬:恬静、恬淡。②智:心机、心计。③衰:衰落。④微:低微。 译文 人应当做到心境恬淡不用心计,哪怕名望衰落低微。我不求成为高官显贵,高官显贵常常惹...

从贪欲生忧

从贪欲生忧 ① ,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从欲乐 ② 生忧,从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怖忧?(《法句经》) 注释 ①忧:忧虑、忧患。②乐:快活、享乐。 译文 从贪婪的念头中产生忧虑和恐怖,离开了贪欲就没有了忧虑,哪里还会有恐怖?从享乐的欲望中产生...

守谦寡欲

守谦寡欲,善善恶恶,不得不作。(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 译文 要谦让少欲,分清善恶,不该做的事情就一定不去做。 感悟 “无欲则刚”,清心寡欲应该成为我们做人的一条基本原则。所谓“刚”就是正气,它是心性修养的崇高境界,是坚不可摧的精神气概,仁人志士视之重...

欲有二患

谨观 ① 欲有二大患:固 ② 权宠 ③ 而触 ④ 祸机,饰 ⑤ 私邪而涉畏途。知之善避百无一二,古今之大情也如是。(《法藏碎金录》) 注释 ①谨观:“谨”即谨慎、认真。“观”即观察、考察。②固:巩固。③宠:宠爱。④触:碰到、遭遇。⑤饰:掩饰、掩盖。 译文 认真地进...

吾贫极快乐

他家笑我贫,吾贫极快乐,无牛亦无马,不愁贼抄 ① 掠。(王梵志《他家笑我贫》) 注释 ①抄:搜查并且没收。 译文 别人笑我穷,我虽穷却非常的快乐。因为无牛无马的人,不会担心小偷来偷窃和抢夺。 感悟 正如一个舍弃了王位去当和尚的国王说的:“我做国王的时候,心中...

防意如城

藏六 ① 如龟,防意如城。(《法句譬喻经》) 注释 ①六: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②龟:龟缩。 译文 深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如同乌龟缩在壳里一样;要严防各种诱惑引起的欲念,如同关闭城门一样。 感悟 人有“六根”,不得清净,生活中...

八两是半斤

望 ① 空 ② 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 ③ 原来是半斤。(《五灯会元》卷十四) 注释 ①望:往远处看。②空:天空。③八两:即半斤,古代的重量单位十六两为一斤。 译文 即使财富多得像从天而降的大雨一样源源而来,也不要自夸富有;即使没有了...

富不如贫

多藏 ① 厚亡 ② ,不如积而能散;高位疾颠 ③ ,当中卑 ④ 以自牧 ⑤ 。是以古人有言“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者,识之深 ⑥ 者也。(《法藏碎金录》) 注释 ①藏:收存。②亡:失去。③疾颠:“疾”指快、迅速。“颠”指倒、跌。④卑:低下。⑤牧:放牧。⑥深:深刻。 译文...

富贵亦有苦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 ① 忧;贫贱亦有乐,乐在心自由。……权要亦有苦,苦在当 ② 忧责;闲 ③ 慢亦有乐,乐在无萦 ④ 迫。(《法藏碎金录》) 注释 ①危:忧惧。②当:面对。③闲:没有事情做。④萦:缠绕。 译文 富贵的人也有苦恼,苦恼在于心中充满担忧;贫贱的人也有快...

不求人过

性 ① 行 ② 柔软,不求 ③ 人过 ④ ,不称 ⑤ 己善,不与物 ⑥ 诤。(《禅宗永嘉集》) 注释 ①性:脾气。②行:足以表明品质的举止行动。③求:求全。④过:过失、过错。⑤称:赞扬。⑥物:别人,多指众人。 译文 脾气行为柔和,对别人的过错不求全责备,不赞扬自己的好品...

安贫度世

不 ① 愿荣饰,安 ② 贫度世。少欲知足,不长蓄积。(《禅宗永嘉集》) 注释 ①愿:乐意、想要。②安:安于。 译文 不追求荣华富贵,安于清贫地度日。清心寡欲而知足,不积攒钱财。 感悟 对于人的幸福和安乐来说,物质条件固然不可少,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的充实和愉悦。...

知足常乐

知足之法 ① ,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②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教遗经》) 注释 ①法:说法。②处:点、部分。 译文 所谓知足,就是指富有、快乐、安定等。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会...

豁开心地

是非憎爱世偏 ① 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须忍辱,豁 ② 开心地任从他。(《五灯会元》卷二) 注释 ①偏:出乎寻常。②豁:敞亮。 译文 世界上是非、爱憎的事情出乎寻常的多,仔细思考我应该怎样去应付,那就是应该放宽心胸多加忍耐,心地敞亮地顺其自然。 感悟 忍...

何为忍

受人凌辱,畏其势而忍之者,不足为忍;无可畏之势而能忍之者,真为忍也。(《法藏碎金录》) 译文 受到别人的凌辱欺侮,如果是因为畏惧其人的势力而能够忍受的,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忍,只有那些没有任何威势可惧怕而能够忍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忍。 感悟 这里给真正的“忍...

知非不如去非

知非不如去非,改过不如无过。(《法藏碎金录》) 译文 知道犯错误不如改掉错误,改掉错误不如不犯错误。 感悟 对于过错,最不可取的做法是文过饰非,所以我们提倡知错就改。同时我们还提倡防微杜渐,与其事后弥补,不如事前多思考,想清楚后再行动,尽量争取不犯错误或...

不为暴虐

不为暴虐 ① ,不害无辜,不可滥刑,不可不恤 ② 。(《佛祖通载》卷七) 注释 ①暴虐:凶恶残暴。②恤:对别人表示同情。 译文 为政不能做凶恶残暴的事,不能伤害无辜的人,不能滥施刑罚,不能不同情百姓。 感悟 这里表达的四层意思,其实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不做恶事。这...

宁以有德而死

宁以有德而死,不以无德而存。(《採花违王上佛授决经》) 译文 宁可德行优秀而消失肉体,也不愿无德而苟活在世。 感悟 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让人铭心难忘。 没有人格的人,活着岂不是和死了一样?但是,有些人虽然肉体已...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