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 ① 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 ② 怒得怒。(《法句经》) 注释 ①击:打击。②施:给予。 译文 打击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还击,做出令人怨恨的事情就会得到别人的怨恨,谩骂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回骂,对别人发怒就会引起别人对你发怒。 感悟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 ① 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 ② 也。(《理惑论》) 注释 ①乘:凭借。②免:避免。 译文 行善的结果是吉,作恶的后果是凶,就好像一个人或者是善或者是恶,自然会通过他的行为和言语表现出来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感悟 这里强调的是因果报...
善人行善,从乐 ① 入乐 ② ,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 ③ 入冥。(《无量寿经》) 注释 ①从:参与。②入:收进、纳入。③冥:昏暗。 译文 好人行善,能够从快乐中得到快乐,从光明中得到光明;坏人行恶,只能从苦中得到苦,从黑暗中得到黑暗。 感悟 人如果能够...
积善必余 ① 庆 ② ,积恶必余殃。(王梵志《积善必余庆》) 注释 ①余:遗留、遗存。②庆:幸福。 译文 积善的人必定会留下幸福,积恶的人必定会留下祸殃。 感悟 这是“报应说”的观点。如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果真能够像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成为“铁的法则”,那么...
曰儒曰佛曰百家,心则一,其迹 ① 甚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辅教篇·广原教》) 注释 ①迹:行为、事迹。 译文 说儒家、说佛家、说诸子百家,用心是一样的,但是在行为方面彼此差异很大。他们的共同用心,就在于都是想教育人们与人为善。 感悟 这里涉及了...
何名忏悔 ① ?忏者终身不为,悔者知于前非 ② 恶业 ③ ,恒 ④ 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 ⑤ 中,永断 ⑥ 不作,名为忏悔。(《坛经》) 注释 ①忏悔:忏是梵文Ksama(读“忏摩”)的音译之略,悔是它的意译,合称“忏悔”,原为对人陈说、暴露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译文 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深厚,对子女的怜爱没有停止的时候。父母的心总是伴着子女的一举一动,总是随着子女的远离和归来而改变。百岁的母...
飏 ① 下屠刀,立地 ② 成佛。(《五灯会元》卷十九) 注释 ①飏(读“扬”):抛弃。②立地:站在原地。 译文 即使是作恶多端的人,如果能够抛弃屠刀,那么即刻也能成佛。 感悟 这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简单的话,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给所有做了坏事的人指明出...
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条然易辨:幽 ① 则有罪福苦乐,显 ② 则有贤愚荣辱。爱荣憎辱,趋 ③ 乐背 ④ 苦,含识 ⑤ 所必同也。今爱荣而不知慕贤,求福而不知避祸,譬犹播植秕稗 ⑥ 而欲岁取精粮,驱驾驽 ⑦ 骞 ⑧ 而望腾超琼绝 ⑨ ,不亦惑哉!如鸟兽虫卉之智,...
善因虽微,获果甚大。如小爝 ① 火能烧大山,一善能破大恶,亦如少灯能破多暗,轻日能消重露 ② ,小子 ③ 能生大树。世事尚然,何况善力也?(《法苑珠林》) 注释 ①爝(音“爵”):小火把。②露:露水。③子:种子。 译文 善良的因素即使微小,也能够获得很大的善果。就...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 ① ,身自当 ② 之,无谁代 ③ 者。(《无量寿经》) 注释 ①承:继续、接连着。②当:承担。③代:替代。 译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祸得祸,因福得福,所有这些都是要由自己来承当的,没有谁能够替代。 感悟 人的一切,都是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这...
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印光法师文钞·到光明之路序》) 译文 对别人有利就是对自己有利,加害于别人更是加害于自己。 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在帮助别人,得到的结果常常是同时帮助了自己。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利人又利己”就是“双赢”,双赢就是互惠互...
死者弃 ① 身,其行不亡。譬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实出于上。作行不断,譬如灯烛,辗转 ② 燃之,故炷虽消,火续不灭。行有罪福,如人夜书,火灭字存。(《佛说孛经》) 注释 ①弃:舍去。②辗转:翻来覆去地来回转动。 译文 死去的人虽然身体腐烂了,但是所做过的事...
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泥犁经》) 译文 父亲做的不善之事,儿子不用代他受过;同样,儿子做的不善之事,父亲不用代为受过。行善,自己就会获福,行恶,自己就会遭祸。 感悟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所谓“敢作敢当”、...
福德之反报 ① ,不问尊与卑。(《法句经》) 注释 ①反报:回报。 译文 对于自己得到的福和德要给予回报,不论施予者地位的尊贵或卑下。 感悟 饮水不忘掘井人。无论是谁,对你有滴水之恩,都应当以涌泉相报。...
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习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法句经》) 译文 行恶就会得到恶果,仿佛种下苦种,就会收获苦果。行恶的人自己承受罪责,行善的人自己得福。学习善行则得到善,如同种下甜种,就会收获甜果,既能使自己得利,也有利...
我有 ① 你不喜 ② ,你有我不嗔。你贫憎我富,我富怜你贫。行好得天报,为恶罪 ③ 你身。你若不信我,你且勘 ④ 经文。(王梵志《我有你不喜》) 注释 ①有:拥有。②喜:高兴。③罪:指惩处。④勘:查看。 译文 我富有你就不高兴,你富有我却不生气。你贫穷便憎恨我的...
若以诤 ① 止诤,至竟 ② 不能止;唯忍能止嗔 ③ ,是法可尊贵 ④ 。(《中阿含经》) 注释 ①诤:争。②竟:到底、终于。③嗔:生气。④贵:重视。 译文 如果以争斗去制止争斗,终归是制止不了的。只有忍耐才能止息怒气,这个方法是值得重视的。 感悟 人生“不如意事常...
忍 ① 不可忍者,万福之原 ② 。(《六度集经》卷三) 注释 ①忍:梵文Ksanti(音“羼提”)的意译,指忍受、认可。②原:同“源”。 译文 能够忍别人所不堪忍受的事情,是很多福分的源泉。 感悟 即便遇到了难以容忍的事,发怒也是无济于事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生气,...
官职莫贪财,贪财向死亲 ① 。得即浑 ② 家用,遭罗 ③ 唯一身。法律刑名 ④ 重,不得 ⑤ 浪推人。一朝囹圄里,方始忆 ⑥ 清贫。(王梵志《官职莫贪财》) 注释 ①亲:亲近。②浑:全。③罗:捕鸟的网,亦可指张网捕鸟。④刑名:刑罚的名称。⑤浪:放纵、随便、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