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有诺责,宁有已怨

子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君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 ① 怨。(《礼记·表记》) 注释 ①已:拒绝。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用空话来赞美人,民众中就会形成忠实的风气。...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① 。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礼记·表记》) 注释 ①醴(lǐ):甜酒。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依据一个人的言辞判断他的好坏。天下有道之时,民风就纯正,人们...

不大其自事,不自尚其功

子曰: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礼记·表记》)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自我夸耀自己做的事情,不推崇自己的功劳,目的是保持质朴实在;有了超常的德行,也不要求别人照着自...

君子耻有其辞而无其德

君子服其服 ① ,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 ② 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礼记·表记》) 注释 ①服其服:穿上他们高雅的衣服。②遂:成就。 译文 君子穿上他们的衣...

君子有三患五耻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 ① ,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 ② ,君子耻之;众寡均 ③ 而倍焉,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注释 ①言:指主...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 ① 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② ,及其久也,相说 ③ 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礼记·学记...

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 ① 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注释 ①长(zhǎnɡ):指发扬。 译文 学习的人会犯四种毛病,做老师的人必须要知道。人在学...

乐天知命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① ;知周 ② 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③ ;旁行 ④ 而不流 ⑤ ,乐天知命故不忧。(《周易·系辞》) 注释 ①不违:不违背自然规律。②周:周全、遍及。③过:偏差。④旁行:广及边际。⑤流:流移、淫过。 译文 周易之道与天地之理相近似,所以不与...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 ① 之善 ② 也,成 ③ 之者性 ④ 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⑤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 ⑥ 矣。(《周易·系辞》) 注释 ①继:传承。②善:善功,多指乾卦开创万物之功。③成:蔚成,指坤顺承乾、孕育万物的成果。④性:天命。⑤知:...

知其不可知,知也

有食 ① 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 ② 其不可知,知也。(《左传·隐公三年》) 注释 ①食:即日食。②知:通“智”,明智的意思。 译文 说“有食之”,意思是说有某物将太阳吞入在内了。经文中为什么没有说吞食太阳的究竟是什么呢?因为知道那是无法弄清楚...

人所以立,信、知、勇

郤至 ① 曰:“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失兹三者,其谁与我?”(《左传·成公十七年》) 注释 ①郤(xì)至:为晋国大夫。 译文 郤至说:“人能在社会立足,是因为他有信用、明智与勇敢。信用就不会背叛国君,明智就不会残害百姓,勇敢就不...

生在敬戒,不在富

(郑国公孙黑肱) ① 曰:“吾闻之,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 ② 共事君与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注释 ①肱(gōng):胳膊由肩到肘的部分,此作人名。②敬:通“儆”(jǐng),警戒。 译文 (郑国的公孙黑肱)说:“我听...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孔文子 ① 之将攻大叔也,访 ② 于仲尼。仲尼曰:“胡簋 ③ 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 ④ 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左传·哀公十一年》) 注释 ①孔文...

困兽犹斗,况人乎

夫概王 ① 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 ② 者知免,后者慕之,蔑 ③ 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左传·定公四年》) 注释 ①夫概王:吴王阖庐的弟弟。②济:渡河。③蔑:没有。 译文 夫概王说:“被困住的野兽还要挣扎,何况人呢?如果...

夫学,殖也

闵子马 ① 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惑,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于是乎下陵 ② 上替 ③ ,能无乱乎?夫学,殖 ④ 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注释 ①闵子马:鲁国大臣。②陵:凌驾。...

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子皮 ① 尽用其币。归,谓子羽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夫子 ② 知之矣,我则不足。《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之谓矣。夫子知度 ③ 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 注释 ①子皮:郑国上卿。②夫子:郑国政治家子产。③度:法度。④克...

可杀而不可辱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 ① 也,可近而不可迫 ② 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 ③ ,其饮食不溽 ④ ;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 ⑤ 也。(《礼记·儒行》) 注释 ①劫:威胁。②迫:逼迫。③淫:奢侈。④溽(rù):味浓。⑤数:列举罪状加以指责。 译文 有的儒者可以与他亲密相...

天叙有典,天秩有礼

天叙 ① 有典 ② ,敕 ③ 我五典 ④ 五惇 ⑤ 哉!天秩 ⑥ 有礼,自我五礼 ⑦ 有庸 ⑧ 哉!天命有德,五服 ⑨ 五章 ⑩ 哉!天讨有罪,五刑 B11 五用 B12 哉!(《尚书·皋陶谟》) 注释 ①叙:秩序,指规定。②典:常法。③敕(chì):告诫。④五典:五种常法,指父义、母慈、兄...

诗言志,歌咏言

帝 ① 曰:“夔 ② !命汝典 ③ 乐 ④ ,教胄子 ⑤ ,直而温,宽而栗 ⑥ ,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 ⑦ 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 ⑧ 伦 ⑨ ,神人以和。”夔曰:“於 ⑩ !予击石拊 B11 石,百兽率 B12 舞。”(《尚书·舜典》) 注释 ①帝:指虞舜,名重...

涣奔其机

涣 ① 奔其机 ② ,悔 ③ 亡 ④ 。(《易经·涣》) 注释 ①涣:卦名,由巽上坎下组成,象征涣散。②机:通几,意为几案,比喻暂时的安身之处;③悔:悔恨。④亡:消亡。 译文 当涣散发生的时候,要迅速找到一张低矮的几案,使自己安定下来,悔恨就会消亡。 感悟 涣散意味着...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