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鲁庄公 ① 及宋人战于乘丘 ② ,县贲父御,卜国 ③ 为右 ④ 。马惊,败绩,公队 ⑤ ,佐车 ⑥ 授绥 ⑦ 。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 ⑧ 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⑨ 。公曰:“非其罪也。”遂诔 ⑩ 之。(《礼记·檀弓上...

君子爱人以德

曾子 ① 寝疾 ② ,...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西狩获麟 ① ,孔子曰:“吾道 ② 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 ③ ?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 ③ 十四年?曰:备矣。(《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注释 ①麟:麒麟的简称,传说中的神兽。②道:政治主张。③隐:鲁隐公。④哀:鲁哀公。...

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

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 ① 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 ② 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左传·昭公十九年》) 注释 ①觌(dí):相见。②禳(ráng):古代一种驱邪除灾的祭祀。 译文 子产不答应(那个求福消灾的祭祀),说:“我们争斗,龙...

人生几何

孝伯 ① 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 ② ?朝不及夕,将安用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释 ①孝伯:鲁国大夫。②偷:苟且,没有远虑。 译文 孝伯说:“人的一辈子能活多久?谁能没有点得过且过?早晨活着到不了晚上,哪里用得着去(和别国)建立友好关系呢?” 感悟 人...

节有度,守有序

(公子札) ① 曰:“至矣哉 ② !直 ③ 而不倨 ④ ,曲 ⑤ 而不屈 ⑥ ,迩 ⑦ 而不逼 ⑧ ,远 ⑨ 而不携 ⑩ ,迁 B11 而不淫 B12 ,复 B13 而不厌 B14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B15 ,用而不匮,广而不宣 B16 ,施而不费 B17 ,取而不贪,处而不底 B18 ,行而不流。五声 B19 和,...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仲尼曰:“《志》 ① 有之:‘言以足 ② 志 ③ ,文 ④ 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注释 ①《志》:一部古书。②足:完成。③志:意志,意愿。④文:文采。 译文 孔子说:“《志》上有这样的话:‘言语用来表达意...

退避三舍

子玉 ① 怒,从 ② 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 ③ 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 ④ 辟 ⑤ 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 ① 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②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 ③ 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颍考叔劝孝

(郑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 ① ,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 ② 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③ 。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④ 之。”公曰:“尔有母遗,繄 ⑤ 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

陈乾昔寝疾

陈乾昔 ① 寝疾,属 ② 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己 ③ 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陈乾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陈乾昔:人名。②属(zhǔ):通“嘱”,嘱咐。③尊己:人名,陈乾昔的儿子。 译文 陈...

陈子车死于卫

陈子车 ① 死於卫,其妻与其家大夫 ② 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 ③ 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陈...

石祁子不沐浴佩玉

石骀仲 ① 卒,无適子 ② ,有庶子 ③ 六人,卜 ④ 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玉则兆 ⑤ 。”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 ⑥ 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 ⑦ ,卫人以龟为有知也。(《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石骀仲:人名。②適(dí)子:嫡...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①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② 。”(《论语·里仁》二) 注释 ①约:简约、穷困。②仁者:有德的人。智者:聪明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又都有他们的合理性。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能长期地处于穷...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① 曰:“吾日三省吾身 ② :为人谋而不忠 ③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④ 乎?传 ⑤ 不习乎?”(《论语·学而》四)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②三省(xǐng):多次自我反...

孝悌,仁之本也

有子 ① 曰:“孝悌 ② 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二)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②孝:敬长。悌:恭兄。 【译文】 有子说:“孝悌大概是为仁的根本、是仁的主要内容吧!” 感悟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无所谓,你想他还会有什么仁义之...

仁者,人也

仁者 ① ,人也,亲亲 ② 为大。义 ③ 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二十) 注释 ①仁者:行仁的人。②亲亲:前一个“亲”是动词,义为敬爱;后一个“亲”为名词,义为父母。③义:相宜。 【译文】 行“仁”的就是人,最高的仁就是敬爱父母。“义”的意思是相宜,最大的义...

大德必得

故 ① 大德 ② ,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中庸》十七) 注释 ①故:因此,所以。②大德:大的德性(的人);儒家提倡积善成德。俗有大恩大德之说。 【译文】 行大善而积大德的人,必然会享受到他应得的地位、福禄和寿命。 感悟 积善成德、积恶成罪。我们平时没...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 ① 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② 。未有好义 ③ ,其事不终者也。(《大学》十一) 注释 ①仁者:仁爱的人。②上:身居上位的人。下:身居下位的人。上仁下义。上正,则不令而行;上不正,则虽令不行。中国有句俗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德本财末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① 。……是故言 ② 悖 ③ 而出者,亦悖而入;货 ④ 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十一) 注释 ①道德(义),是根本;财富(利),是枝节。②言:政策,法令。③悖:反正、不合情理。政策法令不合正理而发布出去,人民就会用不合正理的方法来回应。即...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