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曰:“未能事 ① 人,焉 ② 能事鬼?……未知 ③ 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十二) 注释 ①事:侍奉。②焉:哪,怎么。③知:明白。 【译文】 孔子说:“不能侍奉人,哪能侍奉鬼?没有明白生的道理,哪能明白死的道理?” 感悟 还没明白生是怎么回事,哪能明白死呢?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① 。”(《论语·子罕》二十八) 注释 ①凋:凋零,凋落。 【译文】 孔子说:“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感悟 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孔子曰:“三军 ① 可夺帅也,匹夫 ② 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二十六) 注释 ①三军:全军。②匹夫:一个人,一介百姓平民。 【译文】 孔子说:“统帅三军的将领可以被人抓去,一个人的志向不可能被改变。” 感悟 风有风的方向,雨有雨的落点——冽风可以削岩,...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曰:“君子求诸 ① 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二十一) 注释 ①诸:之于。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或君子求己、小人求人。)” 感悟 求人不如求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曰:“人无远虑 ① ,必有近忧 ② 。”(《论语·卫灵公》十二) 注释 ①虑:考虑。②忧:忧愁,麻烦。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有眼前的麻烦。” 感悟 生活中,“计划赶不上变化”。但人生、事业不能没有计划或设想,否则,就难免盲目和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曰:“工 ①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 。”(《论语·卫灵公》十) 注释 ①工:工匠。②器:工具。 【译文】 孔子说:“工匠要想把自己的事做好,一定要先磨好他的工具。” 感悟 磨刀不误砍柴工。...

可与言,不可与言

孔子曰:“可与言 ① 而不与之言,失人 ②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③ 。”(《论语·卫灵公》八) 注释 ①言:说。②失人:错失了人。③失言:错说了,说错了。 【译文】 孔子说:“可以跟他说而不跟他说,就错失了人。不可以跟他说而跟他说了,就错说了,即说错了对象。...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 ① 曰:“君子亦有穷乎 ② ?” 孔子曰:“君子固 ③ 穷,小人穷斯滥 ④ 矣。”(《论语·卫灵公》二) 注释 ①子路:孔子的学生。②穷:穷困。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带领弟子在陈国游学时,断绝了粮食,又都病了,不能行走,一时陷入困顿。子路因此发问。③固:...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① 。(《论语·宪问》三十八) 注释 ①为:做,干。 【译文】 明知道那件事不可能,还锲而不舍地去做。(孔子就是那样的人。) 感悟 执著是可贵的。非理性的执著可能就是固执。...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或曰 ① :“以德 ② 报怨 ③ ,何如?” 孔子曰:“何以报德?以直 ④ 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三十四) 注释 ①或曰:有人说。②德:恩德。③怨:怨恨。④直:正直,公正公私。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恩德呢?用公...

君子耻其言过其行

孔子曰:“君子耻 ① 其言过其行 ② 。”(《论语·宪问》二十七) 注释 ①耻:动词,以什么为耻。②言过其行:言语超过了行为,即说得多而做得少或说到未做到。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行为羞耻。” 感悟 言过其行的时候,谁都难免,只是不可经常如此。...

贫而无怨,难

孔子曰:“贫而无怨 ① ,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十) 注释 ①怨:怨言。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是很难做到的,富有而不骄傲则相对地容易做到。” 感悟 富而不骄,也不容易做到。不然,怎么能随眼就能看到“小人得志便癫狂”的人呢?...

乡人皆好之

孔子曰:“乡人 ① 皆好 ② 之、乡人皆恶 ③ 之,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二十四) 注释 ①乡人:全乡的人。②好(hào):喜欢。③恶(wù):讨厌。 【译文】 孔子说:“全乡的人都喜欢他或全乡的人都讨厌他,不如全乡的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

与人为善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 ① 为善 ② 。”(《孟子·公孙丑上》八) 注释 ①与人:赞许别人。②为善:做善事。对于君子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赞许别人和做善事了。 【译文】 孟子说:“对于君子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赞许别人和做善事了。” 感悟 与人为善,要有原则和...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① 。”(《孟子·公孙丑上》四) 注释 ①此句引自《诗经·大雅》。永:永远,长久。言:语气助词,无意义。配命:配合天命。 【译文】 《诗经》说:“一个人要使自己的命运永远与天命相配合,而不一味地违反天命,自己才能寻求到更多的幸...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孔子曰:“不知命 ① ,无以 ② 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 ③ 也;不知言 ④ ,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三) 注释 ①命:天命,必然性。②无以:没什么可以用来。③立:立身处世。④言:言语。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世上还有我们人类无能为力的天命,就不配做君...

患得患失

孔子曰:“其未得之也,患 ① 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 ② 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十五) 注释 ①患:忧虑,唯恐。成语“患得患失”源于此。②苟:假如。 【译文】 孔子说:“一件东西或所想所愿,在没有得到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唯恐会失...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孔子曰:“见善 ① 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② 。”(《论语·季氏》十一) 注释 ①善:善行,善的行为。②探汤:手伸进烧开的开水里。 【译文】 孔子说:“看见善的行为,有唯恐跟不上的感觉,赶紧追击;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不小心伸进了烧开的汤锅里,赶紧离开。” 感悟...

君子有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① :视思明,听思聪,色 ② 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 ③ 思难 ④ ,见得 ⑤ 思义。”(《论语·季氏》十) 注释 ①思:思考。②色:脸色,待人的脸色。③忿(fèn):发怒,生气。④难(nàn):困难,后患。⑤得:所得,利益。 【译文】 孔子...

君子有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① (戒色 ② 、戒斗 ③ 、戒得 ④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七) 注释 ①戒:原指佛教约束教徒的条规,意为防备、警惕、禁止。②色:女色,民间有贪色亏身之说。...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