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将降大任 ① 于斯人 ②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③ 其身。”(《孟子·告子下》十五) 注释 ①大任:治国为民的重任。②斯人:这个人。空乏:穷绝穷困。 【译文】 孟子说:“上天如果要委任一个人大任务,一定会先有意地磨炼他的意志,锻...
孟子曰:“君子之所为,众人固 ① 不识也。”(《孟子·告子下》六) 注释 ①固:本来。 【译文】 孟子说:“君子的所作所为,一般人本来就不容易理解。” 感悟 小人之心难度君子之腹。...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① 。”(《孟子·告子上》十七) 注释 ①此句引自《诗经·大雅》。 【译文】 《诗经》上说:“美酒让我醉了,美德使我饱了。(我还羡慕别人什么呢。)” 感悟 醉酒容易,饱德难。有的人一时发财、富裕,却茫然空虚了,一时不知该干什么...
子贡 ① 曰:“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十) 注释 ①子贡: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子贡说:“我的老师孔子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感悟 孔子的这些品质,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也有人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温、良、恭、俭、让...
孔子曰:“道 ① 千乘 ② 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 ③ 以时 ④ 。”(《论语·学而》五) 注释 ①道:动词,治理。②乘:古代四匹马拉一辆兵车为一乘。千乘之国,指诸侯小国。③使民:用民,役使民众。④以时:按四时农事忙闲。 【译文】 孔子说:“治理诸侯小国之...
(孔子曰:)“凡 ① 为 ② 天下国家有九经 ③ 。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之怨;敬大臣,则不眩 ④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 ⑤ ;来百工,则财用足,...
执 ① 其两 ② 端,用其中 ③ 于民。(《中庸》六) 注释 ①执:把握。②两、两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如快慢、难易、大...
国 ① 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十一) 注释 ①国:邦国,邦国的国君。 【译文】 一个国家(尤其他的国君)不应该仅仅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感悟 我们既提倡“以利为利”,也提倡“以义为利”,而合法的私利、相关的他利和优先的公利就是我们的...
生财有大道 ① 。生 ② 之者众,食 ③ 之者寡;为 ④ 之者疾 ⑤ ,用 ⑥ 之者舒 ⑦ ,则财恒足矣。(《大学》十一) 注释 ①大道:重要的途径。②生:生产。③食:消费。④为:创造。⑤疾:快,迅速。⑥用:使用。⑦舒:慢。 【译文】 生财有条重要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
君子先慎 ① 于德。有德此 ② 有人 ③ ,有人此有土 ④ ,有土此有财 ⑤ ,有财此有用 ⑥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十一) 注释 ①慎:谨慎,慎重。②此:乃,才。③人:人民、民众。④土:土地。⑤财:财物。⑥用:费用、花费。...
民之所好 ① ,好之;民之所恶 ② ,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大学》十一) 注释 ①好:喜欢。②恶:厌恶。 【译文】 百姓喜欢的,你就喜欢;百姓厌恶的,你就厌恶。那样你才称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官。 感悟 想做一位老百姓拥戴的父母官,其实很容易,就是“民好,好之;民恶...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 ① 人,无诸己而后非 ② 诸人。(《大学》十) 注释 ①诸:之于。②非:非难,责备。 【译文】 君子是自己有了善行而后才要求别人也行善,自己没有恶行而后才责备别人的恶行。 感悟 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在责任面前,先己后人。这才是君子的风范。...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 ① ,一国兴让;一人贪戾 ② ,一国作乱。此谓一言偾事 ③ ,一人定国。(《大学》十) 注释 ①让:礼让。②贪戾(lì):贪婪暴戾。③偾(fèn)事:败坏事情。 【译文】 一户户的家中有仁爱,整个国家就兴起了仁爱;一户户的家中有礼让,整个国家就...
君子济困不济富 ① 。(《论语·雍也》四) 注释 ①原文为“君子周急不济富”。 【译文】 君子只周济生活困难、有急需的穷人,不接济生活已富裕的富人。 感悟 有些领导借发展地方经济之名,整日与外商粘在一起,热情有加,对困难群众却漠不关心,甚至恐吓、打压群众...
子游 ① 曰:“事君数 ② ,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二十六) 注释 ①子游:孔子的学生。②数:多次。 【译文】 子游说:“向君子进谏多次(不被采纳还不离去),就会遭到侮辱;对朋友劝告多次(不被理睬还不停止),就会被疏远。” 感悟 作为朋友,尽到朋...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① 。”(《论语·里仁》十四) 注释 ①患:忧愁,担心。所以立:能够在其位的资本、本领。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位,只担心没有做官的本领。” 感悟 有为,才能有位...
孔子曰:“成事 ① 不说,遂事 ② 不谏 ③ ,既往不咎 ④ 。”(《论语·八佾》二十一) 注释 ①成事:已经完成的事。②遂事:已经成为定局的事。③谏:劝告。④咎:追究。 【译文】 孔子说:“对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说了;对已成定局的事,不要再劝告了;对已经过去的事,...
孔子曰:“君使 ① 臣以礼,臣事 ② 君以忠。”(《论语·八佾》十九) 注释 ①使:使用,对待。②事:侍奉。 【译文】 孔子说:“君主以礼对待大臣,大臣则忠心侍奉君主。” 感悟 还有一句话:“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贼寇。”可见即便在古代,上下级关系也是对等的、...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 ① 。”(《论语·八佾》七) 注释 ①无所争:没什么可争执争夺的。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没什么可争执争夺的。”(如果有,那也是在礼、义上。) 感悟 该争的,如正当的权益,一定要争;不该争的,如本该属于别人的荣誉,争来了也不光彩。道...
孔子曰:“君子(为道)不(为)器 ① 。”(《论语·为政》十二) 注释 ①器:是相对于“道”而言的,指形而下的具体的事物、器具,而一件器具通常只有一种特定的作用。“道”是指形而上的无形的事物之理,它的作用无处不在,它才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君子是领导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