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仕而优 ① 则学,学而优则仁。”(《论语·子张》十三) 注释 ①优:有余力。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做官有余力,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可以去做官。” 感悟 可见古人也主张边干边学、边学边干。这句话的原意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学好了可以做官,不尽相...
子张曰:“士 ①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一) 注释 ①士:读书人,知识分子。 【译文】 子张说:“读书人应该做到:遇到危险时则勇于献身,有利可得时则想想它是否符合义,即见利思义。” 感悟 不义之财,不可...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① 也;近之则不逊 ② ,远之则怨。 ③ ”(《论语·阳货》二十五) 注释 ①难养:难以供养,这儿指难以相处。②不逊:无礼,不恭。③怨:埋怨,怨恨。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是很难相处的。你亲近了,他们就会无礼;你疏远了,他...
孟子曰:“民事 ① 不可缓 ② 也。”(《孟子·滕文公上》三) 注释 ①民事: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②缓:缓慢,推迟。 【译文】 孟子说:“处理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不能推迟。” 感悟 百姓的事无小事。有了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或理念,政府的行...
孟子曰:“得道 ① 者多助 ②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一) 注释 ①道:民心,正义,真理。②助:帮助。 【译文】 孟子说:“行为正义、得民心,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行为不正义、失民心,就只能得到很少人的帮助。” 感悟 道义是人心所向、民心所向。因此...
孟子曰:“先王有不忍 ① 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 ② 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六) 注释 ①不忍:怜悯的,同情的。②治:治理。 【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圣王是先有了怜悯、同情百姓的心,这才有怜悯、同情百姓的政...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① ;市 ② ,廛 ③ 而不往,法 ④ 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 ⑤ ,稽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 ⑥ 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孟子·公孙丑上》...
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 ① 害人 ② 。(《孟子·梁惠王下》十五) 注释 ①所以养人者:这里指土地。②人: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译文】 君子不会因为百姓脚下养活他们的土地而使他们受害。 感悟 这种思想近乎于当今一些西方人权人士所宣扬的“人权高于主权...
孟子曰:“乐民 ① 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 ② 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 。”(《孟子·梁惠王下》四) 注释 ①乐(lè):快乐。②以:因为。③未之有:未有之。 【译文】 孟子说:“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以他的快乐为快...
齐宣王问曰:“交 ① 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 ② 小,是故汤 ③ 事葛 ④ 、文王 ⑤ 事昆夷 ⑥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 ⑦ 事獯鬻 ⑧ 、勾践事吴王。以大事小者,乐天 ⑨ 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 ⑩ 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 其国...
孟子曰:“今 ① 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一) 注释 ①今:现在。 【译文】 孟子说:“现在大王你能做到与百姓同乐,那你就可以因行王道而一统天下了。” 感悟 与百姓同乐,不可流于形式主义,不可存恩赐思想。...
(孟子)曰:“独乐乐 ① ,与人乐乐,孰乐? ② ” (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齐宣王)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下》一) 注释 ①乐乐(yuè lè):前一个乐为音乐,后一个乐为快乐,指欣赏音乐的快乐。②孰乐(lè):哪一...
孟子曰:“故明君制 ① 民之产 ②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③ 妻子;乐岁 ④ 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 ⑤ 、故民之从之也轻 ⑥ 。”(《孟子·梁惠王上》七) 注释 ①制:制定,设置。②产:产业。③畜(xù):饲养,养活。④乐岁:丰年。⑤之善:致善。⑥...
孟子曰:“仕 ① 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聚妻非为养 ② 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当)辞尊居卑 ③ , 辞富(多)居贫 ④ (寡)。……位卑而言高 ⑤ ,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孟子·万章下》五) 注释 ①仕:做官。②养:赡养。③尊、卑:高位低位,大官小...
《太誓》 ① 曰:“天视自 ② 我民 ③ 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五) 注释 ①《太誓》:五经之一《尚书》的篇名。②自:从,来自。③我民:对百姓的爱称。 【译文】 《太誓》说:“上天所能看到的都来自百姓的眼睛,上天所能听到的都来自百姓的耳朵。”...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 ① 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② ;君之视臣如土芥 ③ ,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三) 注释 ①视:看作,对待。②国人:国民,平民百姓。③土芥:尘土,草芥。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国君如...
孟子曰:“争地以 ① 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 ② 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 ③ 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十四) 注释 ①以:用,这里译为“而”更妥。②率:率领。③善:善于,喜欢。④上刑:重刑。 【译文】 孟子说:“为争夺土地而战,...
孟子曰:“桀纣 ① 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心有道 ② :所欲与 ③ 之聚 ④ 之,所恶 ⑤ 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九) 注释 ①桀(jié)、纣(zhòu):夏朝、商朝的两位暴君。②道:方法,途径。③与:给。④聚:积攒,聚集。⑤恶(wù):讨...
孟子曰:“顺天 ① 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七) 注释 ①天:天意,民意。 【译文】 孟子说:“顺从天意,就能生存;违背天意,就会灭亡。” 感悟 违背天意,必遭天谴;违反民意,必被民弃。而把这句话发展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自己早亡了,“天”却依...
孟子曰:“三代 ① 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 ② 兴 ③ 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④ ;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⑤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⑥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⑦ 。”(《孟子·离娄上》三) 注释 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夏禹、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