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为公矣。(祁黄羊: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 ————《论语》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有才不难,能善用其才则难。 ————《老子》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 岁不寒无以知...
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是以道不渝。(并:同“屏”,摒除。) ————《庄子·天运》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最大的悲哀没有超过心死,而肉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庄子·田子方》 评析:没有理想虽生犹死。 人生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立于社会。耳顺:听到别人的言论即可分辨真假是非。) ————《论语·为政》 评析:少有所学,长有所立,壮有所成,老有所为,人的一生就应如...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耳:语气助词。)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宋·苏洵 位卑未敢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运行。健,强...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公冶长》 安危在是非,不在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众寡。 ————《韩非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屈原《离骚》 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金汤:即金城汤池,代指强权。)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困境,尽头。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革,变革了就能通达,通达了就能长久。) ————《周易·系辞》 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国语·越语下》 盛者必衰,聚者必离。 ————《大般涅槃经》 知...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景语:指寓情于景的写景之语,如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情感比较隐蔽、含蓄。 情语:指“以写景之心理言情”之语,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入乎其内:指诗人深入生活,对宇宙人生有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出乎其外:指诗人必须从现实人生中摆脱出来,不拘泥于具体事物,能比较客观地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人生。 生气:生动活泼。 高致:高雅的情致。 【赏析】...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凋:凋残,零落。 衣带:衣服。带,衣服外面栓的腰带。 伊:你,他。 度:次,遍。 蓦然:突然。 阑珊:歇息,将...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境界:原为佛学术语,文论家借以论文学。单言之称境,重言之称境界。境界有多种含义:可以指作品的精神界域,也可以指作品景物描绘的具体界域,可以指作品表现的诗人修养方面的造诣,也可以是诗人真切感受的表现。...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海宁(今属浙江省)人。近代著名学者、词人。早年向往西学,深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先后任通州、苏州师范学堂教习。光绪三十二年入京,任...
【注释】 选自近代·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新理想,指当时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思想。 旧风格,指旧体诗的整套格律。 黄公度:黄遵宪,字公度。 【赏析】 梁启超是一位资产阶级改良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为了配合资产阶级改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新会(今广东省新会县)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17岁拜康有为为师,参与发起“公车上书”,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戊戌维新变法时,是康有为的助手和领导人之一。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和康有...
【注释】 选自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诗之外有事:指诗歌创作要为事而作,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 诗之中有人:指诗人应在诗歌中抒发对时代社会的深切感受,表现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性情。 【赏析】 近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黄遵宪,曾参加戊戌变法...
黄遵宪(1848—1905),清代诗人。字公度,别署东海公,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举人,翌年出任驻日本国大使馆参赞。光绪八年出使美国,任旧金山总领事。时值美国政府迫害华工,以外交官身份据理斗争,迫使美国当局释放被拘华侨。在此期间...
【注释】 选自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物:指客观事物,这里指匹夫匹妇的饥寒劳困之苦。 间:空隙,缝隙。 【赏析】 刘熙载在他的《艺概·诗概》中,深入论述了物我之间的关系,认为在诗歌创作中,作为主体的诗人,必须与客观现实生活相交融,并在这种融...
【注释】 选自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诗品:指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人品:指诗人的道德修养和创作才能。 【赏析】 刘熙载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精通经学、文学、语言学、天文算法。《艺概》是他主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在《艺概·诗概》...
刘熙载(1813—1881),清代学者、文学评论家。字融斋,江苏兴化人。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8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同治三年为国子监司业,官至詹事府左春房左中允、广东学政。精通经学、文学、语言学、天文算法。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达14年之久。所著《...
【注释】 选自清·洪仁玕《戒浮文巧言谕》。 浮文:空洞无物的浮夸文辞。 巧言:表面好听而实际虚伪的话。 从心:表达思想感情。 【赏析】 《戒浮文巧言谕》是太平天国的一篇文告,由洪仁玕、蒙时雍、李春发三人于1861年联衔发布,文中全面论述了革新文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