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

【注释】 选自清·王夫之《姜斋诗话·诗译》。 涯:边际,边沿。 遇:接触,触发。 【赏析】 王夫之认为,文学欣赏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并因人而异的现象,同一部作品,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体会和审美感觉,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和不同的情感状态下...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

【注释】 选自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 情中景:把客观之景化为主观之景。 景中情:把主观之情化为客观景物。 离:分离,离开。 神:高妙,神妙。 无垠:无边。垠,边际,界限。 【赏析】 关于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问题,王夫之写过一篇文章《夕堂永日绪...

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

【注释】 选自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珀芥:琥珀和小草。比喻相互紧密联系。琥珀是松柏等植物树脂的化石,其形成时往往和松枝草芥等物混合在一起。 景:指客观物景。 【赏析】 王夫之继承传统进步诗论,主张诗歌创作应以意为主,反对“求形模,求比似,求...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清初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字而农,号薹斋,又号夕堂,自署船山病叟,衡阳(今湖南衡阳市)人。少负俊才,读书一目十行。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举人。清兵南下,曾于衡山举兵抵抗,兵败退至广东肇庆,应南明桂王之召,授行人。因上疏劾...

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

【注释】 选自清·魏禧《吾庐记》。 夫:语气词,无意义。 适:好,宜。 【赏析】 明朝末年,江西魏禧、魏祥、魏礼三兄弟时称“宁都三魏”。明亡以后,“宁都三魏”同大多数江南志士一样,采取不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隐居于宁都县西北的金精山翠微峰中。魏禧...

魏禧

魏禧(1624—1681),清初散文家、诗人。字叔子,一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宁都(今江西宁都县)人。少儿时酷爱古学,11岁补诸生。明末,与兄魏祥、弟魏礼隐居翠微山,筑室号“易堂”。三兄弟均擅文章,时称“宁都三魏”。又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

【注释】 选自明·黄宗羲《原君》。 毕世:毕生。 经营:操劳,谋划。 【赏析】 黄宗羲以启蒙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独有的眼光和思想角度,审视、观照古代君主的地位及其作用,他在《原君》中指出,古代君王原是要为天下人操劳的,后世君王改变了这种性质,反过来...

古有人者,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

【注释】 选自清·黄宗羲《原君》。原君,推究、研究做君王的道理。原,探究事物的根本和真相。《原君》系《明夷待访录》中的一篇。 释:解除,消除。 【赏析】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早年拜理学家刘宗周为师,深受刘氏唯物主...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其父黄尊素是明末东林党著名人物,因反对宦官集团,明天启六年被魏忠贤所害,死于狱中。明末崇祯时,黄宗羲曾进京为父讼冤。受遗命师从刘宗...

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注释】 选自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负:辜负。 双慈:双亲。指嫡母盛氏和生母陆氏。 【赏析】 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少年爱国英雄。他的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爱国志士。他14岁就跟随父亲、老师参加抗清斗争,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从6岁起随父亲夏允彝游宦四方,阅历甚丰。九岁能诗文,有“神童”之称。14岁即追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进行抗清活动,15岁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其父在抗清失败后投水自杀,...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注释】 选自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首领:脑袋。 老:老死于。 户牖:房屋。户,门户。牖,窗。 隶使:像奴隶一样地驱使。 安能:怎么能。 屈:令人……折服。 扼腕:一只手扼住另一手的手腕,表示激动、兴奋、惋惜等情绪。 发:抒发。 【赏析】 张溥的...

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

【注释】 选自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高爵显位:指官高位显的封建官僚。 抵罪:根据罪行加以惩治。 【赏析】 明代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迫害正直官吏和读书人,引起了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魏忠贤派人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引起...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注释】 选自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中丞:指应天巡抚毛一鹭。中丞,官名,原是御史台的副长官。明初改置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与御史中丞略同。他们常放到外省任巡抚,所以也称巡抚为中丞。 詈:骂。 以:连词。 【赏析】 明末...

张溥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苏州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末著名的散文家,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从小勤奋学习,所读书必抄录六七遍,以加深印象,其书斋以“七录”名之。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参与组织复社,继承东林党的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注释】 选自明·张岱《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 雾凇:雾气。 沆砀(hàng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 长堤:指西湖中的白堤。 芥:小草。指微小的事物。 【赏析】 张岱的小品,长者千把字,短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

张岱

张岱(1597—1689),明末著名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一个累世通显的官僚家庭,“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服食豪侈,尽享荣华,但始终没有做过官。明亡后,他中年已过,家道败落,意绪苍凉,遂隐居浙江剡...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

【注释】 选自明·钟惺《浣花溪记》。浣花溪,又名濯锦江,也叫百花潭,是成都郊外一处风景名胜。 琅玕(lánggān):似珠玉的美石。 窈然:幽深的样子。 委:指水的下游。 潆(yíng)回:水流回旋的样子。 【赏析】 成都西郊外浣花溪一带,风光旖旎,景色秀美...

钟惺

钟惺(1574—1624),明代文学家,竟陵派代表人物。字敬伯,一作景伯,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进士,曾任南礼部仪制司主事、祠祭司郎中、福建提学佥事等职。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人诗为《唐诗归》,隋以前诗为《古诗归》,一...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

【注释】 选自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偃:仰卧。 冥然兀坐:默默地端坐。 珊珊:(露珠)明洁的样子。 【赏析】 归有光是明代中叶唐宋派古文的代表,他继承唐、宋古文言之有物的优秀传统,打破传统古文的禁区,把家庭琐事也写进文以载道的古文中去,较有新...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