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

【注释】 选自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朱:丹朱,尧之子,因不贤,尧禅位于舜。 象:舜后母弟,骄纵凶狠,常欲杀舜。 管、蔡:管叔、蔡叔,周武王弟,周公兄。 【赏析】 《狱中上梁王书》是邹阳身陷囹圄时写的一篇酣畅淋漓的千古奇文。作者以忠信自期为...

邹阳

邹阳,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人,生卒年不详。西汉文学家。文帝时,与枚乘等人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刘濞蓄谋反叛朝廷,邹阳上书劝阻,不为采纳。遂与枚乘等改投梁孝王门下。 梁孝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少子、景帝的同母弟,备受朝廷恩宠,有嗣位之意。母...

磨砻底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注释】 选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磨砻底砺:都是磨的意思。 【赏析】 汉景帝即位后,为巩固和加强中央专制皇权,大臣晁错上了《削藩策》,景帝接受晁错建议,下诏削了赵王刘遂常山郡,胶西王刘昂六县,楚王刘戊东海郡。景帝三年,又削了吴王刘濞会稽...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

【注释】 选自汉国。枚乘《七发》。 溰溰(yíyí):高白的样子。 腾装:装备雄壮。此指三军奔腾而进。 勒兵:主将驾轻车检阅士兵。 【赏析】 《七发》针对楚太子的病,借吴客之口讲了七件事,对楚太子进行启发教育,最后以圣人的要言妙道,治好了太子的...

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

【注释】 选自汉·枚乘《七发》。 龙门:山名。在今陕西韩城县和山西河津县之间。 桐:树名。 郁结之轮菌:纹理盘曲。菌,同“困”。 扶疏:四散貌。 分离:分叉貌。 仞:古代七尺为一仞。 豀:山涧。 湍流:急流。 溯波:逆流的波浪。 澹淡:摇荡。 【赏析...

枚乘

枚乘(?—前140)西汉辞赋家。字叔,淮阴(今属江苏省)人。汉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郎中,刘濞谋反,曾上书谏阻,不听,遂投奔梁孝王刘武。吴楚七国谋反,复上书吴王,劝其罢兵,又不听。七国乱平,景帝召拜为弘农都尉,不久托病辞去,仍投梁孝王门下。梁孝王死后...

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注释】 选自汉·贾谊《鸟赋》。 小智:智慧小,目光短浅,小聪明。 自私:自高自大。 达人:通达的人。指见识高超,不同于流俗的人。 大观:志向远大。 可:合适。 【赏析】 贾谊少年得志,二十多岁便升迁为太中大夫。然而正当他筹划改革,憧憬实现自己的...

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注释】 选自汉·贾谊《鸟赋》。 预虑:预先知道。 预谋:预先谋度。 迟速:指难凶到来的快慢。 有命:指命中注定。 【赏析】 汉文帝七年(前173),贾谊谪居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做了长沙王太傅。有猫头鹰(古楚人称“鸮”)飞入他的住地。按楚地风俗,猫头...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

【注释】 选自汉·贾谊《吊屈原赋》。 彼:那。 寻常:八尺为寻,二寻为常,此形容狭...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注释】 选自汉·贾谊《吊屈原赋》。 漂漂:同“飘飘”,高飞貌。 逝:离去。 固:本来。 自引:自己引退。 袭:仿效。 九渊:深渊。 沕(mì):潜藏的样子。 自珍:珍惜自己。 偭(miǎn):背。 (xiāo):水虫,状如蛇,生四足,食鱼。 獭:水...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遂并

【注释】 选自汉·贾谊《过秦论》。 斩:砍。 揭:举起。 云集:像云一般集合。 赢粮:背负粮食。赢,担负,肩挑。 景从:像影子一样随从。景,通“影”。 【赏析】 秦国的兴盛经历了七代国君,逾百年之久,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秦国的王霸之业才达到极盛。然...

(六国)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

【注释】 选自汉·贾谊《过秦论》。 叩关:叩门。喻攻关。即到关前列队进攻。 延敌:迎击敌人。 九国:齐、楚、韩、魏、燕、赵、宋、卫、中山。 逡(qūn)巡:迟疑不敢前进的样子。 【赏析】 秦孝公变法之后,秦国的嗣君继续扩张领土,国力更加强盛。各诸侯国...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

【注释】 选自汉·贾谊《过秦论》(上)。 秦孝公:名渠梁,公元前36l~前338年在位。 崤(xiáo)函:崤山、函谷关。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包括今甘肃、陕西和青海部分地区。 窥:偷看。这里有伺机夺取之意。...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辞赋家。汉初雒阳(今河南洛阳)人,世称贾生。少有文名,二十多岁即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曾多次上疏言政,力主改革,削弱藩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对外主张抗击匈奴的侵扰,维...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注释】 选自战国《楚辞·卜居》。《卜居》传为屈原所作。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应该是了解屈原的楚人在屈原死后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 宁:宁愿,宁肯。 昂昂:气宇轩昂的样子。 若:如。 将:还是。 泛泛:鸟浮在水面(另说“汜汜”,同义)。 凫:野鸭。 偷:...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注释】 选自战国秦李斯《谏逐客书》。 太山:即泰山。 让:拒绝,弃舍。 择:挑选,有所弃舍。此处引申为拒绝不受。 细流:小溪流水。 【赏析】 秦王嬴政元年(前246)时,韩国害怕秦国发兵进攻,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游说,建议秦王修一条将泾水...

李斯

李斯(?—前208),秦国政治家、文学家。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况学帝王之术。与韩非同为荀子的学生。李斯见楚国不足成大事,便于公元前247年西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后为秦王嬴政赏识,任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秦宗室...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注释】 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镆铘(mòyè):宝剑名,又作“莫邪”。传说为干将铸造。 骥骜(ào):千里马名。 【赏析】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篇围绕“因时变法”这个中心论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是先王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制定的法...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注释】 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贵:以……为贵,认为……重要。 【赏析】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篇,在论述世道变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应该改变时,强调说: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意思是:有识见的人,...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注释】 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赏析】 先秦时代,孔、孟儒家派主张法先王,儒法合流的荀子主张法后王,法家韩非主张尊今王。《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篇主要反映法家的思想,强调因时变法的重要性。因为古今时世不同,所以今天制订法令时,...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