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幼有异才,博览群书。灵帝时为司徒杨赐掾属,后升任虎贲中郎将。性刚正敢言,不避权势。献帝初,因触忤董卓,出为北海(今山东昌乐县)相,世称孔北海。在郡六年...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匪亡,违

【注释】 选自汉·赵壹《刺世嫉邪赋》。 宁:宁愿。 荒岁:荒年。 乘理:坚持真理。 匪:非,不是。 【赏析】 赵壹生活的桓、灵时代,是汉代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宦官外戚轮番弄权,贿赂公行,欺压百姓,民不聊生,社会危机四伏。...

赵壹

赵壹(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东汉辞赋家、诗人。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为上计吏入京,为司徒袁逢、羊陟等人所礼重,名动京师。后离京西归,公府十召皆不就,卒于家。代表作《刺世疾邪赋》并诗,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氏族豪强垄...

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

【注释】 选自汉·张衡《归田赋》。 王雎:鸟名,即《诗经·周南·关雎》篇的雎鸠。 鸧鹒(cānggēng):鸟名,黄莺。 颉颃(xiéhàng):鸟上下飞。 关关:王雎鸟的和鸣声。 嘤嘤:鸧鹒鸟的和鸣声。 【赏析】 张衡在东汉安帝、顺帝时担任过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学者。少善属文,17岁入太学,通五经、天文、历算。28岁任南阳太守主簿,安帝时拜为郎中,再迁太史令,累官至尚书。曾作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天体和地震的仪器,在...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注释】 选自汉·王充《论衡·自纪》。 补:益。 【赏析】 东汉初期,绝大部分汉赋堆砌辞藻、典实,仅在篇末“曲终奏雅”,表达一点讽谏之意。王充认为这种“讽一劝百”的创作现象,于世无补,近乎游戏,于是在他的《论衡·自纪》中,提出了新的创作主张。...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注释】 选自汉·王充《论衡·自纪》。 佳于目:眼睛看起来很舒服。 悲:动听。 快于耳:听起来很动人。 【赏析】 《论衡·自纪》是王充晚年写成的自传,记述了自己的家世、生平、思想性格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阐述了写作《论衡》的目的,是王充一生...

王充

王充(公元27一约100),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出身“细族孤门”,先祖因从军有功,受封于会稽郡阳亭,后失去封爵。祖父因躲避仇家,携家徙居钱塘(今杭州市)。父亲王诵亦因与钱塘豪门结怨,再徙浙江上虞定居。早年赴洛...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注释】 选自汉代《毛诗序·大序》。 主文:指与音乐的宫商(音阶)相应,以使诗歌富于文采。南宋朱熹解释说:主于文辞而托之以谏。 谲谏:用曲折隐约的言辞婉转地劝谏,而不直言君主的过失。谏,劝谏。 【赏析】 古代儒家要求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既要对政治...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注释】 选自汉代《毛诗序·大序》。 所之:所到,所适。 发:抒发。 中:内心。 【赏析】 《毛诗序·大序》肯定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他对什么是诗歌有非常中肯而精当的诠释。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意思是:诗歌是...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注释】 选自汉代《毛诗序》。 变风:指《诗经》中属于西周中衰以后的作品,被称为乱世之音。由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诗作中对现实社会颇多感愤、怨刺之辞。 【赏析】 这是《毛诗序》对西周中期衰落后诗歌创作的看法,后来成为儒家评判诗歌的准绳和规范诗...

毛诗序

秦焚书之后,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已失传,仅存毛亨、毛苌一家。毛氏所传的《诗经》,各篇均有小序,文字很短。但在首篇《关雎》一诗的下面,有一长段论诗的文字,称为“诗大序”。“小序”“大序”合称《毛诗序》。 《毛诗序》作...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注释】 选自汉·扬雄《法言·吾子》。 赋:一种文体。 丽:华丽。 以:而。 则:法度。指符合儒家的标准。 淫:泛滥,夸大。指过多的藻饰。 【赏析】 扬雄早年热心于汉赋的创作,后来思想有了很大转变,用儒家的眼光批判了自己,也批判了当时流行的辞赋。...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而君子小人见矣。

【注释】 选自汉·扬雄《法言·问神》。 言:语言。 书:文字。 形:表现出来。 【赏析】 扬雄是西汉末年的儒学思想家,又是著名的辞赋家。《法言》一书是他模仿孔子《论语》写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他的文学理论观点。他在《法言·问神》一篇中,提出了文...

扬雄

扬雄(前53—后18)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又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从小好学深思,敏于文笔,因口吃不能畅谈。中年至京师向成帝呈献《甘泉》、《羽猎》等赋,任为郎,给事黄门。新莽时,校书天禄阁,为大中大夫。曾因事牵连,投阁自杀,几...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

【注释】 选自汉·代杨恽《报孙会宗书》。 田家:农家。 作苦:辛苦劳作。 岁时:一年四季。 伏、腊:古代进行祭祀活动的两个节日。伏,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天极热时。古代伏祭在这一天。腊,腊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天极冷时。古代腊祭在这一天...

杨恽

杨恽(?—前54),字子幼。西汉华阴(今属陕西省)人。汉昭帝时丞相杨敞的次子,司马迁外孙。宣帝时,初为郎,补常侍骑。有才干,喜结交英俊文士,名显朝廷。因告发霍光的子孙谋废宣帝有功,封平通侯,旋迁中郎将,直至郎中令。任职期间,任用贤能,崇法尚令,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注释】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熙熙壤壤: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壤,通“攘”。 【赏析】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一文,针对当时重农抑商的时弊,着重阐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司马迁认为,追求财富和“与王者同乐”的物质生活是人的一...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注释】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沐;洗头发。 捉发:提起头发。 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 【赏析】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曾经辅助武王剪灭商纣王,建立周朝。周建立两年后,武王病逝,其子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担心天下...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注释】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运:运用,进行。 筹策:古代计数的筹码。引申为计谋策划。筹,谋划、策划。 帷帐:军用帐幕。 千里之外:指前方战...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