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

名言: 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 注释: 莫近于诗: 犹“莫过于诗”, 没有能比诗更合适的。经: 使……入于常道。 句意: 摆正得失的关系, 感动天地和鬼神, 没有比用诗更合适的。先王...

吞若云梦者八九于胸中。

名言: 吞若云梦者八九于胸中。 注释: 云梦: 古代的大泽, 地跨今湖南、湖北两省的部分地区, 今之洞庭湖是它的遗存。 句意: 文学创作必须气势盛大, 就象胸中吞有八、九个云梦泽一样。 出处: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名言: 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注释: 驰骛(wu): 奔走趋赴。参天贰地: 上达天下至地。 句意: 构思时思绪联翩, 什么都能想象到。勤于思考, 上至于天下达于地, 没有不在想象的范围内。 出处: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名言: 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句意: 种种变化, 都是为了适合表达意思的需要。 出处: 《列子·汤问》...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名言: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句意: 增加一分就觉得太长了, 减少一分又觉得太短了。 出处: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辞流说。

名言: 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辞流说。 句意: 政治清明的时代, 老百姓不喜爱空言虚辞, 也不喜欢过分的话和没根据的话。 出处: 《吕氏春秋·知度》...

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

名言: 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 注释: 凫(ru): 泛指野鸭。胫(jing): 腿。 句意: 野鸭的腿虽短, 但加长了它, 野鸭就会忧愁。鹤鸟的腿虽长, 但截短了它, 鹤鸟就会悲伤。 出处: 《庄子·骈拇》...

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名言: 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注释: 二家: 指儒、墨两家学说, 这两家在汉以前是显学。表: 表面, 外面。众贤: 指先秦诸学派。 句意: 在儒、墨等先秦各家各派以外又设立一种新的学说。 出处: 《庄子·逍遥游》...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于期间。

名言: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于期间。 注释: 徐: 迟缓, 慢。疾: 迅速, 快。数: 术, 技艺。 句意: 不紧也不慢, 心手相应, 口中表达不出来, 但有技艺存在其中。 出处: 《庄子·天道》...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

名言: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 句意: 不精确又不真诚, 就不能打动人。 出处: 《庄子·渔夫》...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争美。

名言: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争美。 注释: 朴素: 指质朴无华,不加任何修饰, 保持原始状态。 句意: 质朴无华, 保持事物本来面目, 那是最美的了, 世上没有比这更美的了。 出处: 《庄子·天道》...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名言: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注释: 意有所随: 指意思, 意义等从道而来。随: 从。 句意: 意思从道而来, 而道是无迹象可寻的, 因此意思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出处: 《庄子·天道》...

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明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

名言: 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明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 注释: 正明而期: 证据确实而能判断。正: 通“证”, 凭证。期: 期会, 判断。质请而喻: 本其实而晓喻之, 根据事实就能明白。质: 本, 根据...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

名言: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 句意: 言谈一定要合于道理, 事情一定要干紧要的。 出处: 《荀子·儒效》...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名言: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注释: 以文害辞: 指拘于文字而曲解文句。以辞害志: 指拘于文句而曲解文意。以意逆志: 指用自己的感悟、体会去推测、领会作者的文意。逆: 迎, 这里是揣测、揣摩、领会的意思。 句意: 解...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名言: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注释: 颂: 同“诵”, 高声地读。尚友: 指与人交朋友。 句意: 朗读某人的诗, 读某人的著作, 却不了解这个人, 可以吗? 因此要讨论这个人所处的时代, 这就要和前人交朋友。 出处: 《...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名言: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注释: 浩然: 盛大流行的样子。 句意: 我领会别人的言论, 我善于培养我自己的浩然之气。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名言: “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注释: 诐(bi) 辞: 即“颇辞”, 偏颇的、不全面的言辞。蔽: 指不通达。淫辞:过分的话, 言过其实的话。邪辞: 邪僻的言辞, 不正的言辞。遁辞: 躲闪的言辞, 回...

不学《诗》,无以言。

名言: 不学《诗》,无以言。 句意: 不学习《诗经》, 就不善言谈。 出处: 《论语·季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名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兴: 指感发志意, 即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观: 指观风俗之盛衰, 即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群: 指群居相切磋, 即互相感化的教育作用。怨: 指怨刺上政...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