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 注释: 职: 掌管。 句意: 使国家能治理好在于人材, 使国家的人才能培养好在于教化, 掌管教化的在于教师和有学问的人。 出处: 宋·胡瑗《松滋县学记》...
名言: 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 却要遇明师。 句意: 求学的人必须首先立志。大志已立, 还要遇到贤明的好老师。 出处: 宋· 陆九渊《象山全集·语录》...
名言: 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注释: 长育: 培育。 句意: 君子能够培育人材, 那么天下人就非常喜欢他了。 出处: 宋·朱熹《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
名言: 述粹言,续绝学,遵启儒宋,若江河之行地;持正论,辟新径,独属道统,如日月之中天。 注释: 粹: 精华。属(zhu) 集中在一点。 句意: 讲述精粹的言论, 继承最高的学问, 开启并遵循儒家正宗, 象江河在大地上一样浩荡不绝; 秉持正统的论点, 开辟...
名言: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远者大者。 注释: 序: 次序, 顺序。 句意: 有道德的人教育人循序而行, 先传授小和近的方面, 而后教授深远和宏大的方面。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
名言: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 注释: 舍: 舍弃。是: 这个。 句意: 做事一定要依循法则, 才可以成功。老师如果舍弃了这点就无从教育学生了。 出处: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名言: 德行之于人大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 句意: 德行对于人来说可谓重要了……所以古时候的老师, 没有不是把它摆在首位的。 出处: 宋·朱熹《学校贡举私议》...
名言: 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注释: 见: 表示被动。 句意: 宽容而不使人畏惧, 严厉而又让人爱戴。 出处: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名言: 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注释: 斯文: 文化, 文明。 句意: 求学的人有老师, 文化就能流传下来。 出处: 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名言: 教人至难, 必尽人之材, 乃不误人。 注释: 至: 最。 句意: 教育人是最难的事, 一定要彻底发挥学生的才能, 才不会耽误他。 出处: 宋· 张载《张子全书·语录抄》...
名言: 汲汲以教人者,在其不可得而知,而其可得而知者,不详论也。 注释: 汲汲: 情意急切的样子。 句意: (孔子孟子等) 情意急切地来教育学生们, 在他们难以懂得的方面。而对于他们可以懂得的方面, 就不详细讲述了。 出处: 宋·苏辙《新论下》...
名言: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注释: 匹夫: 普通人。 句意: (韩愈) 虽是普通人, 他的文章却为百代所景仰, 他的一句话就足可以为天下的法则。 出处: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名言: 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所得也。 注释: 学者: 求学的人。 句意: 做老师的要不怕麻烦, 有耐心, 学生才能有所收获。 出处: 宋·王安石《书洪范传后》...
名言: 君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君;臣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臣。 注释: 所以为: 如何去做。 句意: 国君没有老师(教育), 就不知道如何当国君, 人臣没有老师(教育), 就不知道如何去为人臣。 出处: 宋·王安石《请杜醇先生入县学书》...
名言: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 注释: 先: 首先。 句意: 教育人治理人, 应当都以“正直”为首务。 出处: 宋·王安石《洪范传》...
名言: 师道立, 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注释: 立: 树立, 确立。 句意: 师道确立了, 那么善人就多。善人多了, 那么朝廷就有正气, 国家就得到治理了。 出处: 宋·周敦颐《通书·师第》...
名言: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注释: 本: 根本。 句意: 使人为善的根本在于教育, 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 出处: 宋·李觏《广潜书》...
名言: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 注释: 滞(zhi): 滞留, 不通。蒙: 蒙昧, 没有知识。 句意: 思想迟滞的人, 诱导他使他通达, 愚蒙不懂的人, 开导他使他明了。 出处: 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
名言: 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 注释: 须: 求, 期待。 句意: 善教的人, 用不知倦怠的意志求得长久的功效。 出处: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
名言: 今之世, 为人师者从笑之。举世不师, 故道益离。 注释: 举: 全。 句意: 全社会都不尊重老师, 所以愈加背离道德规范了。 出处: 唐·柳宗元《师友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