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良师不能饰戚施,香泽不能化嫫母。 注释: 戚施: 驼背的人。嫫母: 传说为黄帝妃子, 因其貌丑, 后遂为丑女的代称。 句意: 再好的师傅也不能把驼背的人打扮的好, 再名贵的化妆品也不能把丑妇变美。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
名言: 傅人之道也,非贤者不能行。 注释: 傅: 教导。 句意: 教导人、为人师傅这件事, 不是贤明的人是不能够做的。 出处: 汉·贾谊《新书·傅职》...
名言: (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文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注释: 或: 有人。 句意: 董仲舒放下帏幕讲习学问, 传授给某些程度好的学生以文学知识, 然后学生间再按水平高下渐次...
名言: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注释: 表仪: 表率。 句意: 智慧象泉源一样丰沛, 行为可以作为大家的表率的, 是人们的老师。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
名言: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 注释: 信: 有信誉。 句意: 不用言语许诺却很有信誉, 不发怒却很有威严, 就是老师的样子。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
名言: 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注释: 第二个风(feng): 动词, 吹。 句意: 象和煦的春风和夏天及时的雨那样滋长万物。喻及时给人以教益或帮助。 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
名言: 师者,人之模范也。 注释: 模范: 榜样。 句意: 老师, 是人们的榜样。 出处: 汉·扬雄《法言·学行》...
名言: 呱呱之子, 各识其亲;之学, 各才其师。 注释: 呱呱(gu): 婴儿啼哭声。: 争辩声。 句意: 啼哭的婴儿, 能识别他们各自的亲人; 争辩的学习, 也是各自依从他们老师所教导的。 出处: 汉·扬雄《法言· 寡见》...
名言: 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姿自行,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注释: 晏(yan): 晴朗。愎(bi): 任性。证移: 劝说, 改变。处: 常。 句意: 不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的人, 他们志气不统一...
名言: 善为师者, 既美其道, 有慎其行。 注释: 有: 虚词, 无实义。 句意: 善于当老师的人, 不但他的道义很完美, 他的行为也很审慎。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玉杯第二》...
名言: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惰也。 注释: 反: 回, 还。 句意: 对待学生象对待自己一样, 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上来教育学生, 这就掌握了教育的实情了。 出处: 《吕氏春秋·诬徒》...
名言: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 注释: 达: 通达。安: 安详。休: 美善。游: 从容舒畅。 句意: 通达的老师教育学生, 能使学生学得安详, 学得有乐趣, 尽美尽善, 舒畅自如, 尊敬师长, 又严格要求自己。 出处: 《吕...
名言: 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注释: 胜: 与“行”同义。 句意: 当老师的一定要按照道义行事, 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 出处: 《吕氏春秋·劝学》...
名言: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句意: 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尊敬老师, 就不管他的贵贱贫富(都尊敬他)。 出处: 《吕氏春秋·劝学》...
名言: 疾学在于尊师。 注释: 疾: 快、迅速。 句意: 要很快学得知识和才干, 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出处: 《吕氏春秋·劝学》...
名言: 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注释: 胜: 与“行”同义。 句意: 作为教师的任务, 在于遵循道理准则, 在于施行仁义。 出处: 《吕氏春秋·劝学》...
名言: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注释: 滋: 栽种。畹(wan): 十二亩。蕙: 香草。“兰”与“蕙”在这里均比喻贤者。 句意: 我既栽种了许多亩兰花, 又培育了很多蕙草。意指自己辛勤培养了许多贤才。 出处: 楚辞·离骚》...
名言: 圣人行不言之教。 注释: 言: 言语。 句意: 圣人用不以言语而使人自明的教育方法。原指无为而治, 使民自化。现用以指以身示范。 出处: 《庄子·知北游》...
名言: 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 注释: 列: 犹“各”, 各位。终: 最后。 句意: 诸士子一起学习, 到最后能学得最好的就可当老师。 出处: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
名言: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注释: 傅: 教导人的人, 与“师”同义。贵: 以……尊贵。重: 以……为重。 句意: 国家要兴盛, 必须尊师重傅。尊师重傅了, 法令制度就会得到实行。 出处: 《荀子·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