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注释: 失: 不足, 缺点。 句意: 教育, 就是发扬学生的长处, 补救他的不足。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择师不可不慎也。 注释: 慎: 审慎, 谨慎。 句意: 选择老师是不可以不审慎的。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注释: 严: 尊敬。 句意: 大凡为学之道, 尊敬老师是最难的。尊师才能重道, 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注释: 常: 固定不变。 句意: 培养道德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有善行的就是老师。 出处: 《尚书·咸有一德》...
名言: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注释: 匪: 不仅, 不但。言: 动词词头, 无定义。 句意: 非但当面教导, 而且提着他的耳朵叮嘱。形容教诲者的殷勤恳切。 出处: 《诗经·大雅·抑》...
名言: 重精神,贵德育。 句意: 应当重视民族意识的培养, 学尚道德品德的教育。 出处: 清·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
名言: 师道...
名言: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句意: 人生百年大基, 确定于幼年的教育。 出处: 清·梁启超《论幼学》...
名言: 亡而存之,复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于学校。 注释: 存之: 使他生存, 使动用法, 以下“举之”“智之”“强之”用法同。皆:都。 句意: 使国家在危亡时刻的生存, 政权废除之际能建立, 又能使民众化愚为智, 使民族由弱趋强...
名言: 今夫言治国者,必推本于学校。 句意: 现在谈论治理国家的办法, 一定会推求根源到学校教育。 出处: 清·梁启超《论女学》...
名言: 他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 注释: 苟且: 聊且。 句意: 办别的事没有宗旨还可以聊且迁就, 办教育没有宗旨就不可能有丝毫的成就。 出处: 清·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
名言: 善为教者,必使举国之人,无贵贱无不学。 句意: 重视教育的君主, 一定使全国上下之人, 无论是贵是贱都受教育。 出处: 清·梁启超《论劝学》...
名言: 欲任天下之事, 开中国之新世界, 莫亟于教育。 注释: 亟: 急, 迫切。 句意: 想要担任天下大事, 使中国开创新局面, 那么没有什么事能比得上重视教育更迫切了。 出处: 清·梁启超《康有为传》...
名言: 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句意: 说到要在当今独立自强, 应当以开发民智为第一要义。 出处: 清·梁启超《变法通议》...
名言: 智愚之分,强弱之源也;而开智之道则在讲明西学也。 注释: 智愚: 聪明与愚蠢。西学: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 句意: 聪明与愚蠢的区分, 正是国家强盛与衰弱的根源所在。而开拓智力的办法在于宣传倡明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 出处: 清·梁启超《西学书...
名言: 一国之人材, 视乎学校。……学校广则人才多。 句意: 一个国家的人才如何, 只要考察一下学校就有数了, ……学校多那么人才也多。 出处: 清·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
名言: 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句意: 现在讲教育, 其内容可分三个方面: 体育、智育、德育, 三方面同时重视。 出处: 清·严复《原强》...
名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于学校。 句意: 变法革新社会的根本, 在于培育人才; 而人才的兴起, 全靠学 校。 出处: 清·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名言: 致富勿愚民,广学开其智。 句意: 要使国家富强就不应该实行愚民政策, 而应该广设学校以开发民众的智力。 出处: 清·郑观应《高丽使臣来购拙著》...
名言: 立中国于不败之地,则必先有能立中国于不败之人乃可。此非宏学校不能也。 注释: 宏: 重视。 句意: 要使中国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先有能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才方可。而要达到这一点, 就非得广设学校不可。 出处: 清·何启、胡礼垣《治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