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 注释: 惑: 迷惑, 此指坏现象。 句意: 人们都想教育好子女, 但不懂得从我做起, 其结果自然是惑乱了。 出处: 清·张履祥《愿学记》...
名言: 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 注释: 率从: 服从。反求诸己: 自己要反思。 句意: 学生教育后还不听从, 一定是教育时没有按照规律。作为父兄师长, 应当自己反思, 不应完全责备学生。 出处:...
名言: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齐风俗,则教化纲纪为不可阙也。 注释: 所以: 拿来……的东西(办法)。阙: 同“缺”。 句意: 亲眼目击形势所趋, 才明白治理混乱的关键在于民众心意和社会风俗; 而谈到用来改变人心, 矫正...
名言: 子弟童雅之年,父母师傅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注释: 童稚: 年幼时期。异日: 日后。至: 通“致”, 导致。 句意: 学生在年幼教育的时候, 如果父母老师对其严格要求, 那么长大后大多贤能; 如果对其宽大纵容, 那么长大后大多导致不...
名言: 人主所与治天下者,人材也;所以教育人材者,学校也。 注释: 所与: 所参与……的人。所以: 所用来的……办法(地方) 句意: 能帮助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 必须是能人英才,而能培养英材的地方是学校。 出处: 清·陈澧《学校贡举私议》...
名言: 政著于一时,而传于后世者显而易见。教垂于后,而其在当时则隐而难知。 注释: 著: 显著。垂: 指流传。 句意: 政治的效果显著, 其影响当然是显而易见。教育的效果虽然隐微, 但其影响则更为深远。 出处: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
名言: 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昌。 注释: 苟: 如果。 句意: 如果想兴盛工业, 就必须兴办教育。……光有实业而没有教育,那么此实业也不会昌盛。 出处: 清·张謇《辞谢农工商大臣见招答友函》...
名言: 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 注释: 塞: 闭塞。此指愚昧。 句意: 学校犹如一条江河, 师范开启其愚昧: 小学疏导其源, 中学端正其流, 各专科学校是分别其派, 大学如百川汇归, 是各种知识总汇之处。 出处:...
名言: 师范为教育之母。 注释: 母: 母亲, 此指能有所滋生的事物。 句意: 师范是发展教育的基...
名言: 教育为开亿万人普通之识,非为储少数人非常之才。 注释: 非常之才: 此指天才。 句意: 强调教育应是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不应着眼于少数天才。 出处: 清·张謇《代苏抚条陈规复海军疏》...
名言: 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 句意: 图谋生存匡救弊亡, 舍弃教育就没有别的道路可选择。 出处: 清·张塞《政闻录》卷三...
名言: 图国家强立之基, 肇国民普及之教育。 注释: 肇: 开始。 句意: 图谋国家强大独立的根基, 开始于普及全民教育。 出处: 清· 张謇《通州师范学校仪》...
名言: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 注释: 不能己: 不会停止。 句意: 教导儿童读书, 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内心喜欢所学的内容, 如果这样, 那么他的进步就不会自行停止。 出处: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
名言: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妖,而同归乎善。 句意: 因人而施教, 这才是教学。各人都能尽其所长而成材。同样都达到善的目的。 出处: 明·王守仁《别生纯甫序》...
名言: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是。 句意: 学校教育, 应当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目的。 出处: 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名言: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句意: 传授知识, 不在贪多而贵于使学生能精专熟透。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
名言: 今教童子,……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注释: 讽: 劝告。 句意: 教导儿童, ……应当用诵诗歌为内容诱导他们抒发情意, 用遵守礼节的办法来引导他们讲究威仪, 用读书为内容来劝告他们开拓智能。 出处...
名言: 圣人教人,或因人病处说,或因人不足处说,或因人学术有偏处说,未尝执于一言。 句意: 圣人教人善于针对对方的毛病, 不足或偏颇之处而施教, 未曾只执着于一种讲法。 出处: 明·吕经野《答学问阳明良知教人》...
名言: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句意: 教人治学, 不可偏执于一种方法。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