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执清而无事。

(饰邪) 镜子所反映出来的都是形体上的外貌,无论美或丑,也都是自己原来的形相,我们应认清此点而去接受它。同理,我们的心灵也应该有如明镜一般的清澈,将外物观察得清清楚楚,尔后才能包涵接纳一切。...

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

(饰邪) 明确地将公、私划分清楚,莫使私情慢了公义。推行法制,也要抛弃私人恩怨。如此,政制才能悉得其宜,法制才能不矫不乱。...

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饰邪) 不可以让耍小聪明的人去谋划事功。也不可以让表现小忠的人去掌管一国法纪。因为他们未必能有大忠,未必能有广识,能使所谋者遂,执法得其平。...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饰邪) 如果家人都有固定的工作和恒产,即使是处在闹大饥馑的日子里,也不至于冻馁。...

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

(备内) 做轿子的人,希望大家臻于富贵,使他所做的轿子能有顾主,制造棺柩的工匠,却希望夭寿的人增多。这两种心理,充分地表现出人性自私的一面。...

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

(饰邪) 相信而依赖鬼神的人,一定是不重视法典的盲人。而一心只想依赖诸侯扶持的君主,将会使天下生灵陷于涂炭。...

人主亦有逆鳞。

(说难) 龙的喉咙下传说有倒生的龙鳞,称之为“逆鳞”。绝不轻易容许人触摸,若万一摸到时,再温顺的龙也会胜怒。一个国君也一定有他的弱点,好象是龙身的逆鳞一般不许人触摸,否则这位国君也会如龙之被触逆鳞而震怒的。...

待目以为明,所见者少矣。

(奸劫弑臣) 千万不可以眼睛所见到的去判断事物。因为眼睛看到的范围很狭隘,因而所知也正如眼光所得见的狭窄一面,而不能及于全面。所以应该用心去体察事物的多方面,深入探究它的真相,才能不失偏颇。...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说难) 知道事情的原委并不困难,真正的难处是如何把困难,在最合宜的时机内处置妥当。...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说难) 要想计划能够顺利地完成,那么所约定好的事情一定要能够守秘。否则机密容易外泄,事情就会导致失败。这是战国时代的法家思想。...

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

(孤愤) 确实遵行法制典章的人,其性格一定是强毅而又刚正的。...

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也。

(说难) 游说的困难处是在于先要了解被进言的人的心理,才能够真正地打动他。如果不能真正了解对方。纵然是说得口沫横飞、舌蔽唇焦,也只是徒劳而已。...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十过) 邻国如果以一位圣人来治理国政,就是自己国家的忧患。因为如果自己的国家治理不得其当,臣民将之与邻国相比,便会民心涣散了。...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

(孤愤) 有智慧、有学养的人,一定是看得远,而且能明白事理。...

圣人之治藏于臣,不藏于府库。

(十过) 所谓圣人之治,就是拥有众多敬服的臣民,而不是仅求府库的充实。国防的财物再多,也不如人民向心力坚定为好。因为人民才是国家取用不竭的真正财宝。...

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

(大过) 如果一味贪图眼前的小利益,就会失去将来的大收获。...

辅依车,车亦依辅。

(十过) 车子的两胁称为“辅”,其作用是支持车身的支节,使之不致分离破碎。因此车、辅相依相助,两者密不可分。成语“相辅相成”语源于此。...

(十过一日)行小忠,则大忠之也。

(十过) 只顾及行小忠义,就会妨碍大忠义之推展。 从前楚国的司马子反率领大军屯驻之时,全队军民均感口干舌躁,一致要求喝水。这时候传唤兵谷阳想到子反喜欢喝酒,乃以酒代水。结果子反喝得酩酊大醉,因致楚军溃败。象这样,不是成了“大忠之贼”吗?...

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

(十过) 把自己的东西藏诸他人的库藏里去。意思是指欲行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为了想从他人身上牟取利益,常常会对他施予小惠,以接纳他,来取得他对自己的信赖;然后再行设法从对方身上收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战国时代诸侯也常用这种技俩以掠夺邻国,甚至并吞...

豺狼在牢,其羊不繁。

(扬权) 同一栅栏内,如果饲养豺狼等的猛兽,那么栏内的羊儿必定无法繁衍。此句引伸到治理国家,就是一国之内如果有凶残逞恶之徒,将使人民无法适从,而不能求生民之丰殖繁衍。...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