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官夜为僧

2023-08-12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明成祖朱棣原本是受封的藩王之一,但他在建文元年(1399)以“靖难”名义举兵,四年后取得皇位。而他窃取帝位的谋士正是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父亲是医生,十四岁时出家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拜应真为师,学得阴阳术数。当他云游到嵩山寺时,有一个名叫袁珙的相面人看见他后,便对他说:“你是一个怪僧,三角眼,形如饿虎。性情必定喜爱嗜杀,乃是刘秉忠之辈的人物。”姚广孝听说后,大喜过望。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选高僧作诸位藩王的参谋,当时宗泐推举了姚广孝。燕王朱棣与他谈话后,十分投机,请姚广孝跟着他去当参谋。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的住持。经常到王府中长谈,行迹诡密,常常在谈话时避人耳目。等到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惠帝朱允炆继位,于是姚广孝建议朱棣进兵攻打南京。朱棣心存疑虑,对他说:“民心都向着惠帝,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姚广孝说:“我知道天道,还谈什么民心呢?”于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了袁珙与金忠这两位相面先生。在他们的怂恿策划下,朱棣下定决心,准备举兵。开始私自训练精兵强将,广招人才。姚广孝不甘心于谋士的地位,还亲自出马,在后苑中指挥操练兵马,日夜督造兵器。等朱棣起兵以后,初战受挫,朱棣想欲事休息后再作商量,姚广孝极力劝说朱棣必须加快速度,不容对方有喘息的机会。他建议朱棣沿途不要攻打城邑,而挺军直接攻打首都南京。因为南京在军事上是薄弱环节,举兵必得。当然,军事行动并非像姚广孝所预计的那么顺利,他们不得不在河北、山东转战三年,在这期间,朱棣的攻守进退等行动,都由姚广孝献策定计。在姚广孝的精心谋划之下,朱棣终于在永乐元年(1403)造反成功,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明朝的第三位,也是颇有作为的皇帝。
        朱棣即位后,让姚广孝担任僧录司的左善世。后又拜为赞善大夫,太子少师。恢复其俗姓,赐名广孝,并追赠他祖父、父亲官职。朱棣与他谈话时,呼少师而不称名。朱棣还曾让姚广孝蓄发,但他不答应;朱棣赐给他住宅,他也不接受。姚广孝经常住在寺庙中,白天穿戴官服进朝主事,夜晚则穿上袈裟做和尚。在朱棣举兵夺取皇位时,姚广孝的功劳最大,但他并未像元代的刘秉忠那样显赫,与他亦僧亦官的特点有关。一方面他澡入世事,对权谋机诈、利弊得失都有充分的把握,得以辅佐明成祖;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过世俗生活,淡漠于人世荣华。这种矛盾在姚广孝身上统合为一。也许正是这一点,他在后世遭到的非议颇多。其实,亦僧亦官,亦官亦僧正好反映了佛教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统一。
        据说,姚广孝的姐姐对他的为人十分不满。在他刚当和尚时,他的姐姐就告诫他说:“你既然做了和尚,就有慈悲心肠。”等到后来姚广孝辅助朱棣夺取皇位时,她姐姐对人感叹道:“和尚的慈悲应当是这样的吗?”姚广孝做官后到江苏苏州去看望姐姐时,起初遭到拒绝。他姐姐颇带讥讽味地传话说:“贵人干吗还要到贫人家来呢?”姚广孝又换上袈裟再去拜访,姐姐还是不肯见,在家人劝说下,姐姐迫不得已,站到堂中来见面。姚广孝见面后就接连下拜。他姐姐却说:“我哪经得起你这么多的拜呢?你不是做了和尚了吗?该是多么好的人啊!”说完后就转身回到里屋,不再理他了。
        姚广孝在晚年写了《道余录》,反驳程朱理学对佛教的攻击,认为程颢、程颐和朱熹对佛教的排斥是“不知道佛教的底蕴,凭私意而出邪诐之词,贬抑太过”。他因此而受到士大夫们的鄙视,也在情理之中。姚广孝以八十四岁高龄死于永乐十六年(1418),在他病重期间,明成祖多次前往探视,笑语不断,明成祖还赐给他金唾壶。在他病逝后,明成祖辍视朝政两天,下令用僧礼安葬姚广孝,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还亲自制神道碑以记其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