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缘物空

2023-01-26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万法皆空是佛教一个重要命题。它认为,世界是虚幻的。既是虚幻,那又何必当真呢? 何必有所追求,有所留恋呢? 遁人空门吧! 你看,佛门的另一名字就是空门,可见“空”对于佛教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空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物“无我”、“无自性”。什么是“无我”、“无自性”呢? 佛教说:一些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有了此,才有彼,彼此诸多因素的结合,才成就一个事物。因此,任何事物都处在一个因果链条中,除去这个因,就不一定会有那个果。同时任何事物也都是某些因素的结合,除去这些因素,事物也就不再存在。他们经常举的例子有两个,车和房屋。
        一辆车子,有车轮、车厢、车辕、车轴等等。车,就是这些零件的集合。或者说,把这些零件集在一起才有了车。这些零件都有实指,比如这是轮,那是轴等等。但车却没有实指。你能指出哪一部分是车呢? 不,哪一部分都不是车,只有它们的全体才是车。那么,当解散这个全体,把这些零件拆开,还有车没有呢? 没有了。所以,车,本身没有自己的存在,它不是独立存的东西,而是依赖其他因素的集合才存在的东西。所以,车“无我”,“无自性”,是空。
        同样,房屋也可以作这样的分析。墙是砖垒起来的,房顶上盖的是瓦,瓦下面是椽子和梁栋,再加上门窗,可能还有柱子,这才构成了房屋。 假若把砖、瓦、椽、梁、门窗分开,房屋还在哪里呢? 不存在。所以房屋无我、无自性,是空。
        其他事物,也可以这样分解。一棵树,除却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在哪里呢? 没有了。树,只是根、干、枝、叶的集合。一个人,在佛教看来,也不过是头、四肢、躯干、思想的集合。我们平常也常说:我的手、我的脚、我的眼……我的思想……除去这些“我的……”,“我”在什么地方呢?“我”没有了,不存在了,所以是“无我”,“无自性”,是空。
        如果说前面分析车、房屋还是有道理的话,那么,分析到树,就有点不对头了。进而分析到人,就更加荒谬了。恐怕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否认自己的存在。车、房屋,确实是由人把它们的各个零部件集在一起而成的,但是,人、树难道也是零部件的集合吗?
        这里,佛教思想家显然是把人制造某些产品的过程推到了一般,推到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诞生过程。不论这个分析的正确与否,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呢? 看到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佛教正是在这个发展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论证,并认为这个过程就足以说明一切事物的产生及其存在。
        然而,上面这个说明,对于空、无自性这个命题,还不过是个比喻而已。
        如果进一步追问,那分开以后的各个零部件,是否还可以再分呢? 当然,上面那些例子中,没有一个是不可以再加分析的。比如车轮,还可分为轴条、毂等等;砖,也是泥土和水加火烧成的,如此等等。因此,除去这些因素,上面所提的零部件,同样是空,是无自性。
        分析到最后,任何事物都是地火水风等元素和合而成。人及动物比瓦石土块可能多出一样:思想感情。因此,任何事物也都可以作这样的分析。它们由四大等和合而成。他们死亡或毁坏以后,就重新分解为四大等等,那么,这些物自身在哪里呢?在佛教看来,整个世界,包括天地在内,都要毁灭,然后再产生出来,还有什么事物能长存永住呢? 既然生由四大和合,灭又回归四大,当然是诸法皆空,无我,无自性。
        我们看到,这种说法,不过是当时一种颇有影响的自然观,而这种自然观的诞生,乃是人们对世界、特别是对自然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是当时各种自然科学观念的概括和升华。
        不同的是,其他人,包括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思想家,认识到事物可分解为几种基本原素,然后以此为指导去认识世界,而佛教却利用这种认识去论证万物皆空。他们从人们造车、造房的情况出发,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像造车、造房一样,用四大及其它原素集合而成的。
        这种论证方法是早期佛教某些派别的论证方法。但它影响深远。后来对空又有了许多论证,甚至连四大,甚至连人的思想的真实性也不承认。但毫无疑问,佛教在论证世界虚幻,万法皆空时,利用过科学技术的成果。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