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丽莎白·罗特
德国民俗学家。曾在伍兹堡及瑞士福利堡攻读美术史、日耳曼学、历史及民俗学。1958—1965年任小学教师,1965年任班贝格教育学院讲师,1970年升任教授,1972—1976年任大学校长。曾获巴伐利亚功勋章(1970),1984年获联邦德国一级功绩勋章。她曾于1987年到中国讲学。她的研究是注重图画艺术(包括壁画等)中所反映的古老民俗。对各式民居、民具、服饰等均进行细微的考察和民俗分析。她的成就在于通过民俗艺术,揭示民俗内在的规律,提出民俗与民间生活、生产劳作及审美意识的密切关系。罗特的主要著作有: 《中古晚期文学及图画艺术中的橄榄山》(1958)、《低山区与阿尔卑斯山间的共和国》(三册,1970)、《上法兰肯的歌德式壁画》(1982)、《赫思巴赫——一个村庄的历史与现代》(1983)等。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