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民俗学
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民间语言传承现象的民俗学分支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方言、俗语、谚语、称谓语及咒语、祷语、祭祀语、史诗、古歌、传说故事等民间传统用语和民俗语。通过对各项民俗用语和民间语言的调查与研究,揭示语言现象所表现的民俗内涵。语言民俗学是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而出现的。语言学的科学调查,为民俗事象的表现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依据,结构语言学的方法,使民俗学研究透过表层结构,看到其深层表现。方言学的研究,在民俗地域性的划分上有积极意义。我国20年代北京大学研究所成立的方言调查会及其研究,开了语言民俗学的先河。当时的一些学者、语言学家通过歌谣和民俗考订方言,又由方言来探讨民俗,提高了人们对语言调查在民俗学研究上的作用的认识,促进了语言民俗学的发展。在当前,语言民俗学虽然还未在学界得到最后的确立,但在实际研究中,却不断显示它的活力。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