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俗学

2025-04-15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民俗学分支学科之一。该词首先由W·H·黎耳于1854年提出(《作为德意志社会政策的民族博物学》 “家庭”条)。A·巴赫在1937年把“社会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民俗学》),而后M·瓦勒尔于1947年区别了社会民俗学与“文化创造”、“俗民文化学”的差异,进行专门的研究(《民俗学的基本科学观》)。一般认为,社会民俗学是一门与社会学、民俗学相联系的交叉学科,在研究的范围与对象上,它与一般民俗学不同,侧重于研究当代的现实民俗和那些急剧变革地区的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的民俗问题,尤其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或处于前工业阶段或落后边远地区的初级社会之中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阻碍或影响着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民俗事象。亦即社会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性民俗问题,均为社会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民俗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理论与方法上除了适用民俗学本身的田野作业法、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以外,更注意采用社会学的统计法、问卷法、抽样法等,对现实中出现的民俗事象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对民俗在当代与将来的发展及与社会的适应关系的研究,使社会民俗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因而对社会决策者具有指导意义。与“社会民俗学”相关的又有“民俗社会学”一词,它是由M·鲁姆夫于1931年在其《德意志民俗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的。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