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志

2024-09-04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中国现代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字有竟。广东海丰人。1923—1926年在广东岭南大学学习;1927年到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工作;1932年去法国留学,在巴黎人类学院学习两年毕业,翌年获巴黎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 1935年在中山大学任职。1928年曾去云南进行民族调查两年;1944—1946年,曾去印度、非洲、美洲学习和考察。1950年调到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1952年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现为该校教授。1927年曾参加发起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1935—1943年恢复并主持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工作,主编《民俗》季刊。1978年与顾颉刚、钟敬文等六教授一起,发起倡议,重建民俗研究工作并建立有关机构。1983年建立中国民俗学会,任学会副理事长。60年来发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论文约200篇300多万字。民俗学方面的有《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 (与钟敬文合作,1928)、《民俗学问题格》 (译著,1928)、《民俗学会的经过及其出版物目录一览》 (1936)、《现代民俗学—历史与名词》 (1936)、《民俗学之内容与分类》 (1942)、《我国民俗学概况》 (1962)、《民俗学的起源、发展和动态》 (1983)等。杨成志在我国广州和西南民族调查方面,贡献最为突出,对欧洲民俗学理论及其发展有深入了解。他将民族学研究引入民俗学中,使中国民俗学在本世纪40年代吸收民族调查研究方面的方法、经验,得以进一步推进。他的民俗学研究,侧重基本理论和学术史的探索,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