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房
旧时在平津一带专门从事替人抬灵柩、出殡送葬的行业。出殡用的工具仪仗,除帝王有御用工具外,一般人都得向杠房租赁使用。如罩棺材的绣花缎子棺罩,仪仗队用的开道锣、伞、扇、旗、牌、车、轿、硬器等设备,要按用主的官位职称用相应的仪仗执事。杠房做活的主要是杠夫、吹鼓手和打执事的(殡柩前引人伏)“三行”。各行有自己的头目。大杠开始走动时,杠头要先喊: “加钱!”,俗信:抬杠出殡不喊加钱,到下世死者托生个哑吧。杠房的响尺,是杠头发号施令的工具。全体杠夫、执事前引,起落走步,均需以之为号,不得乱说乱动。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载: “京师凡有死丧之家,抬棺安葬,先期由杠房召集抬棺人。抬杠头目,皆经众工选举,其人必年高望重,为侪辈所莫及,尤须熟于北京地理者,方能膺选。抬棺出门,首领执响尺敲之,在前引导。众工听其尺声,以为进止,步履秩然,无敢逾越。棺上有巨罩,行时不得少有倾侧。工有怠不受命者,以尺痛击之,虽死不论抵。时或大雨,泥泞没踝,亦前行不辍,无少馁却。首领更以身先之。”旧时,北京杠房行业的经营者分为山西帮和京帮两大帮,清亡后,杠房业日渐衰落,而转向寿材业。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