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

2023-09-11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曾就学于巴纳德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得到了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的指教。1925年赴萨摩亚进行第一次人类学实地考察,研究土著女孩从青年进入成年的转变过程,其成果是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年)。1928年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民族学馆助理馆长。长期从事对大西洋各地区文化的研究。1942年成为副馆长,1969年出任馆长。20年代晚期至30年代,又赴阿德米雷尔提群岛的马努斯岛和新几内亚,考察了与他们的文化环境相关的男女差别和儿童的智力发展问题。稍后,她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富有创新精神地运用电影记录该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情况。这期间出版的重要著作有: 《新几内亚人的成长》 (1930)、《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气质》 (1935)、《阿拉佩什山》(1938—1949)、《萨摩亚人中法定年龄的来临》(1949)、《巴厘岛人的特性》(1942)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指导美国饮食习惯的全面研究,并且十分关注驻扎在英国的美军对当地社会的冲击。战后,她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当代美国社会,尤其是精神病学、精神康复、儿童发展等方面。五六十年代又几次到马努斯岛作短期旅行。60年代晚期,她重点研究年轻人中的幻灭感和人口过剩问题以及环境的危机,这方面的著作有《男人与女人》 (1956)、《古老社会的新生活》 (1956)、《文化与承诺》 (1970)。米德曾获北欧基金会普遍人类学奖章(1957),并于1959年至1960年任美国人类学协会会长。米德以研究所谓的“原始”社会以及文化对性格发展的作用等问题而闻名于世。作为本尼迪克特的学生,米德继承了她的老师的理论方法。她编辑出版的《远距离文化研究》 (1957年)一书,专门搜集在本尼迪克特领导下的有关“远距离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论文。她的主要兴趣在于文化与个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她的民族志研究中,她试图展示个人发展的青春期的作用和男人与女人的行为方式,并对幼儿和儿童的保育、青春期的性行为进行了独特的研究。她认为,个性的模式是由文化而不是生物性因素决定的。换言之,个人的行为方式,不是受生物性因素决定的产物,或是先天固有的属性,而是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儿童抚养实践的结果。米德的贡献还在于她相当成功地在广大公众中传播人类学思想。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