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传统年节。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 “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因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古尔邦节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传说北部阿拉伯人的始祖易卜拉欣夜里梦见了真主安拉,安拉启示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司马仪勒献祭,以表示他对真主的虔诚。当易卜拉欣执行安拉的命令,举起刀子的一瞬间,安拉派遣特使牵着一只羊匆匆赶到现场,命令易卜拉欣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阿拉伯民族便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承袭这种礼仪,把古尔邦节定为宗教节日之一。居住在世界各国的穆斯林,都按照传统习惯欢度古尔邦节。过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舍,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这时,高亢激越的唢呐声和雄浑有力的鼓声宣布节日礼拜即将开始。穆斯林在清真寺握手拥抱,互道节日幸福,然后由“伊玛目”(教长)带领,边诵赞词,边步入礼拜大殿,举行节日会礼,并观看宰牲仪式。礼毕,经济宽裕一些的人家,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宰骆驼。在节日里,人们访亲问友,馈赠油香,主人要按照传统的礼节,摆出丰盛的宴席,同食羊肉、糕点和瓜果等,并互相祝贺,共叙家常。也有的祭坟扫墓,诵经祈祷,缅怀先人。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