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
中国传统食品。春节期间,不少地区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的种类很多,有北方城镇的白糕饦,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鱼乡的水磨年糕,西南地区的糯粑粑,台湾省的红龟糕。最具特色的是西北拉祜族的糯粑粑。过年时,拉祜族每户都要做一对大的,象征太阳和月亮;还要做些小的,象征星星,以表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糕是用糯米掺豆沙、红枣、青丝等制成,制法除蒸、炸外,还有片炒和汤煮等法。吃年糕的风俗始于春秋时期。当时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吴王夫差从军事需要出发,命大将伍子胥筑城。城垣建成后,吴王大喜。自此,便全不把敌人放在心上,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大将伍子胥多次进谏,吴王都当成“耳边风”。一天,伍子胥坐在城垣上,泪流满面地对心腹说:吴王如此昏聩,灾难不可避免,倘若民饥无食,可在城门下掘土三尺, 自会找到食物。后伍子胥遭诬陷身亡。越国趁机攻打吴国,战争连绵,饥殍遍野。危难中,有人记起了伍子胥的话,于是拆墙挖地,发现作墙基的砖不少是用糯米浆制成的,人们用它煮食充饥,以此度过了艰难岁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用糯米磨浆制成砖形块糕,并作为丰年有余的象征,起名年糕。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