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用数理化公式与各种符号

2019-05-25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65.一位同志采访某大会归来谈观感,兜头扔来一句话:“会场停着个坦克师!”……他微笑解释道:“这次会议动用了x台进口轿车,每辆车平均价值y元。x·y=z,这些钱可以造w台中型坦克,装备一个坦克师绰绰有余。”(《解放日报》1988年5月29日)
        评析 例句借用代数式批评了讲求排场、铺张浪费、追逐豪华的不正之风,先简单地列出公式,毫无惊人之处。最后点明“W”的数值是“一个坦克师”,猛地,使人震惊。与平铺直述的语句相比,借用的数学公式与符号,不啻是惊雷、响鼓。
        66.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各种因素,用代数式来说,就是N种因素,而不是一种因素。世界愈复杂,N的数值愈大……。(王蒙《说客盈门》)
        评析 借用数学符号“N”代替“多”,强化了文章的审美价值。
        67.如果假设另一个条件的作用为x,那么我们就得把形象的特殊结构继续探究下去,在探究形象的外在容量和形象的内在逻辑的过程中,把x求出来。(孙绍振《美的结构》)
        评析 “x”本是数学上表未知数的一个符号,文中借用它来探究艺术作品何以具有美感的奥秘,不仅拓宽了文艺理论写作的领域,而且增加了学术论文的逻辑力量。
        68.文章标题:《企业的1%,用户的100%》(彭朝丞《标题的艺术》)
        评析 作者紧紧抓住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利害关系,借用数学中的百分比,阐明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企业生产的产品虽说只有1%的不合格,可是它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却是100%。两个百分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作标题,生动形象,立意深刻,不落俗套。
        69.如果我们尝试用一个公式来表现这个道理,那么可以写成这样:
        字数/内容=?
        以内容来除字数,那个商数,不能太大,大了文字大抵有些问题。(秦牧《语林采英·饱满的形象》)
        评析 如果分析一下借用的除法公式,就会发现:内容少,字数多,或者内容不变,字数不断增多的文章和作品,都无法成为好文章和好作品。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答案,一个简单的算式寓含着深意,激发读者的联想,具有很强的表达力量。
        70.笔者认为,胡适所犯的错误,是因为他只注意到其不可分的一面,因此他得出了石头=贾宝玉=作者(曹雪芹)的结论,提出了自传说。(马力《从叙述手法看石头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评析 借用数学符号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性和生动性。几个简单的符号,构成某种组合,能将复杂的内容,凝缩成极简单的公式,收到一目了然的表达效果,文中“=”的运用即是如此。
        71.古装⇄时装,轮番变化,轮番变化,这当中似乎也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规律可寻。(公刘《正题歪做》见《人民日报》1988年8月25日)
        评析 “⇄”是回环等于号。作者借用它来说明服装的不断变化的情况,语言简洁、形象,饶有趣味。
        72.影片的立意线,“被动的+主动的+自觉自愿的(怕老婆)=模范丈夫”,这是日常生活中的可能出现的玩笑话。(何焕章《“模范丈夫”格调不高》)
        评析 借用数学中的“+”、“=”替代文字“加号”、“等于号”,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目的是使读者通过符号标志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73.1+1=2,在初等数学上可谓规律。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在人才学上却并不尽然。1+1可能等于5;可能等于0;也可能等于-1。要问这是何意?回答很简单:两个人团结合作得很好,发挥的作用比孤立的两个人要大得多;反之,合作得不好,或用人不当,力量就会相互抵消,甚至会得到相反的效果。(任铎夫《1+1=?》见《山西日报》1980年8月2日)
        评析 符号可以强化视觉,可以加快视觉向感受、思维转化。如果不用“1+1=?”这道算式提问,后面的解说,就会显得平淡无味。
        74.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点兽性,如果合于下例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人+家畜性=某一种人。(鲁迅《略论中国人的脸》)
        评析 不直接表明反对“奴性”的观点,只是客观地列出一道算式。既经济了笔墨,又引人深思,使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读者,变得主动起来。
        75.从外面炸进来,这“生命圈”便收缩而为“生命线”;再炸进来,大家便都逃进那炸好的“腹地”里面去,这生命圈变完结而为生命0。(鲁迅《中国人民的生命圈》)
        评析 作者用生命0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主义。如果把“生命0”改为“生命零”或“生命的完结”,既不含蓄也不幽默,那就势必影响杂文辛辣的风格,削弱杂文的战斗作用。
        76.为X、Y、Z送了君命,叫W、F、S依靠何人。(金德泉《对联纵横谈》)
        评析 相传这是解放前一位英语教师为他的同事——某数学教师制作的一副挽联。“X、Y、Z”是数学中常用的符号,这里是指代这位数学教师为之呕心沥血献出生命的事业。“W、F、S”分别是英语单词“妻子”、“父亲”、“儿子”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指的是这位教师撇下的老父、寡妻和孤儿,借用的符号有着深邃的意蕴,凄惋、愤激、伤痛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77.x地带>(俞天白的长篇小说名)


        评析 用符号x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的题目,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8.阿Q正传
        

(鲁迅中篇小说名)


        评析 “Q”是英文字母,鲁迅借用它为小说中的主人翁命名,形象而深刻。单从字形上看,这个“Q”就像阿Q的脑袋——生过癞疮的头后面吊着一根细细的小辫子。它活脱脱地画出了守旧却希冀革新、愚昧而又自傲、欺人而又自欺的旧中国农民形象。鲁迅常说写人物要善于“画眼睛”,“阿Q”这个现代文学画廊中的不朽形象,即就是取名上,也可见匠心一斑。
        79.小莉和小娜,
        爱说“悄悄话”。
        谁的辫子长,
        谁的裙子花。
        说东又道西,
        作业尽是“×”。
        

(陈淳《悄悄话》)


        评析 诗需要形象思维,“×”的形象性正符合这一特点。
        80.一本本作业簿就像一块块肥沃的田地,
        一行行字迹酷似一排排茁壮的禾苗。
        打在作业簿上的“√”号,
        那是老师金秋时节收割的镰刀。
        

(杨健仁《“√”号》)


        评析 这是一首清新有趣的儿童诗,借用的“√”号,形象而含蓄,批改作业竟然会有如此美妙的联想,写出了教师神圣的职责感,写出了对教师的崇高敬意。
        81.当她们掌握方向盘,两眼专注地瞪视着前方,操纵自如地让汽车盘旋在曲曲折折、上上下下、崎岖蜿蜒如长蛇一般的山路上,高山深谷,悬崖峭壁,不离左右,公路到处都布满“!”和“Z”的标志牌,而她们不慌不忙,指挥若定,俨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士。(罗竹风《上海儿女》)
        82.她用红铅笔在图上标上了一个醒目的“”符号。 (钱佩衡《雪莲》)
        评析 “”表示气流的入口处,是气象、地质专业通用的符号。
        83.我唱得很认真,很卖劲儿,唱的不是小的调,而是正儿巴经的新式秧歌:

我有点扫兴,因为谁也没有认真地在听。(张洁《盯梢》)
        评析 张洁用简谱的形式写作,可谓新径独辟,别具匠心。当读者看到这里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谱击拍,手舞足蹈,进而联想到许多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情景。作者运用借用修辞,对于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强化作品的审美效果,都有很大的作用。
        84.现在我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精华,提炼在下面,遥献这些崇拜家,算是“望梅止渴”云。那就是——△。(鲁迅《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评析 “△”是鲁迅用来表示张资平小说中尽是低级趣味的“三角恋爱”故事的符号。如果改写为“三角恋爱”,意义虽未变,但却平淡多了,讽刺力量也不那么大了。
        85.“( )”的特异功能。经鄙人潜心研究,发现“( )”具有特异功能,请听其详。某单位为了压缩招待费开支,行文分级别规定了伙食标准;可是,文件的末尾带上一个“( )”,内中写道:“特殊情况另定。”有了这一括,就不怕前面规定的约束了。“( )”具有化硬为软之功能。一位领导干部犯了错误被免职,可免职条件中有一个“( )”,里面写有“可调同级单位任职”。“( )”还具有迂回变通的功用。某单位部、室正职已无空缺,调来的干部职务低了又不干,于是,下任命通知的时候,在“副局长”三字后面带上一个“( )”,注明是“享受正局级待遇”。好一个“( )”,这又解决了编制限制的难题。嗨!原来,“(____)”确实有无穷的妙用。(《四川日报》1989年7月11日)
        评析 “( )”的特异功能是由“()”内的文字内容决定的,不书写“括号”二字,而借用符号“( )”写文章,能给读者留下尽可能大的联想空间。只要某些传统的病菌没有清除,说不定,“( )”又会增添新的特异功能。
        86.? ?????
        ! !! !!!
        

(范文祥编《古今联话》)


        评析 1949年4月1日,南京大专院校学生游行,反饥饿,反内战,反对假和平,要求真和平。此举遭到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打死学生二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四·一”事件,几天后,在原中大礼堂举行了追悼会,会场四周挂满挽联,其中这副借用标点符号写成的对联,特别引人注目,上联用六个问号强烈地质问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枪杀无辜的罪行;下联用六个感叹号表达了血债要用血来还的决心。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