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换言式换述

2023-08-17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将已述部分的内容变换一种角度 方式来说。常用的换述词有: “换句话 说”、“换而言之”、“换个比方”等。
        20. 过了几天,他又回来了。还是那 种神态,不死不活,慢条斯理。人都猜 不透他的内心。相当一级的领导找他谈 了话,要他“维持现状”,换句话说,不 要再发展自己的错误。(施放 《无冕之 王》)
        评析 已述部分“维持现状”是模糊语 言,显得委婉含蓄,换述成 “不要发展 自己的错误”语意直率显豁,由此可见 主人公的尴尬处境和不平静的心态。
        21.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任 意增减笔画,变换结构而改变了原来字 形的叫错字;把形近或音近的甲字当作 乙字的字叫别字。换句话说,错字是本 无其字,写错; 别字是张冠李戴,用错 了。(《语文基础知识》北京出版社1981 年版)
        评析 已述部分对错字和别字下了定 义,换述部分变换角度,对错字和别字 进一步进行区别性的阐释,补充说明了 已述部分。使读者对错字和别字的实质 和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
        22. 直链糖分子并不稳定,形成碳环 结构就稳定了,葡萄糖分子第五碳上的 羟基和第一碳形成氧环,氢和第一碳的 氧构成新的羟基,换句话说,第一碳的 两只“手”,各都抓住其它的原子,就稳 定得多了。(叶萌《细胞王国遨游记》)
        评析 已述部分用专业术语解释葡萄 糖分子形成碳环结构后就会稳定的化 学现象,科学性很强,但一般人不易理 解;换述部分用形象化的语言作进一步 的说明,文学性比较强,易于被人们接 受,也符合科普文学的创作原则。
        23. 所以我觉得,要想培养读书的兴 趣,非将态度根本改变了不可。读书不 是要应付考试,不是要敷衍外来的要 求。却是要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 的生活。换了话说,读书必须是自己的 有机的一部分,必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 熔为一炉。(李霁野 《读书与生活》)
        评析 例中的换述部分把读书的目的 和态度讲得十分透彻,给读者以深刻的 启示。已述部分用否定说法,换述部分 运用肯定说法。一反一正,使说理显示 出严密、辩证的说服力量。
        24. 大脑作为一种特殊物质的重要性 之一,是它既能反映,又能创新。打个 比喻来说,它是既如照相机,又如加工 厂。(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
        评析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换述部分对大脑的重要性用具体的事 物作比,就是所谓的“巧说”,很容易使 人产生强烈的印象。它使文章既保持了 已述部分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又增添了 说理的形象性,使说理趋于生动、完善。
        25. 假如整个内蒙是游牧民族的历史 舞台,那么这个草原就是这个历史舞台 的后台。很多的游牧民族都是在呼伦贝 尔草原打扮好了,或者说,在这个草原 装备好了,然后走出马门。当他们走出 马门的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一群牧人, 而是有组织的全副武装的骑手、战士。 (翦伯赞《内蒙访古》)
        评析 以 “或者说”为标志,其前为已 述部分,其后为换述部分。已述部分的 “打扮”一词是相对“舞台”而言的;换 述部分的 “装备” 是和 “骑手”、“战 士” 相呼应的,因而,尽管前后意思等 值,但并非简单的、多余的重复,因为 换述语从另一个角度强调、突出了内蒙 古民族的豪放、勇敢、粗犷的性格。
        26. 神经衰弱症,大约是因无聊的闲 日子过了太多而引起的。对于 “生”的 厌倦,确是促生这时髦病的一个病根, 或者反过来说,如同发烧过后的人在嘴 里所感味道的一种空淡,对人生的这一 种空淡之感,就是神经衰弱的征候,也 是一样。(郁达夫 《灯蛾埋葬之夜》)
        评析厌倦生活,会产生无聊,从而产 生神经衰弱,作者在已述部分的独到分 析,深刻地揭示出了旧时代一部分青年 人的真实心态。为了将问题说得更具体 透彻,作者又以发烧者味觉空淡为喻, 启发读者的实际感受,来加深对前面分 析的理解。换述语在文中化抽象为具 体,变理论为形象,对表达中心起到补 充说明的作用。
        27. 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 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 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 丝毫的强迫。(顾迈南《丁肇中教授谈科 学实验》1979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评析 换述部分用 “事业心”取代已述 部分的“兴趣”,既是述说对象的转换, 又是说理的升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者呈递进关系,显示出换述的不可缺 少性与良好的表达效果。
        28.船主照例是麻阳人,且照例姓滕, 善交际,礼数清楚。常与商号中人拜把 子,攀亲家。行船时站在船后檀木舵把 边,神气严正中带点从容不迫神气,口 中含了短烟管,一面看水,一面吸烟,遇 有身份的客人搭船,喝了一杯酒后,便 向客人一五一十叙述这只油船的历史, 载过多少有势力的军人阔老,或名驰沅 水流域的妓女。换言之,就是这只船与 当地历史发生多少关系!(沈从文《常德 的船》)
        评析 已述部分已经具体地叙述了油 船的历史,换述部分在此基础上说明历 史与船的关系,同是写船,前者强调船 的本身,后者突出当地历史,人情风貌, 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在两个不同角度 的叙述中,得到深刻、形象的揭示。
        29. 什么是科普文学呢? 苏联著名科 普文学作家伊林说,科普文学是 “用科 学全副武装起来的文学”。我国科普文 学作家叶永烈说: 科普文学是“科学与 文学结婚的产儿”。它从文学中吸取了 文学性,从科学中吸取了科学性,把两 者融为一体,这两段话就把科普文学说 得很清楚了。我们换一句话,可以这样 说; 科普文学一般是以科学为内容、以 文学为表现形式的文体样式。(翁世荣 主编 《文学写作教程》)
        评析 换述部分对“科普文学”的解释, 既不像伊林那样偏重于科学,显得抽 象; 也不像叶永烈那样过于形象化,而 是对“科普文学”这一概念进行严格而 准确的界说,十分切合《文学写作教 程》的内容与语体。
        30.的确,林黛玉给我们印象更深的, 还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 或者说,是 一个女性气质的诗人。(蒋和森《林黛玉 论》)
        评析 换述部分通过语序的变化进一 步强调林黛玉的诗人气质。从而帮助读 者对林黛玉的思想个性产生更深层的 理解和把握。
        31.如果说:“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异 常庞杂的范围”,易言之,是个模糊概 念,那么,从沿袭的角度看,中国的现 代散文既有广义性,相对于韵文 (诗 歌)而言的一切散行文字……又含有狭 义性,相对于现代意义的小说、戏剧、诗 歌而言的文学散文以及相对于杂文、报 告文学而言的定义散文,这是最狭义的 散文。(王彬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前 言》)
        评析 已述部分从内容与形式上指出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异常庞杂的范 围”,换述部分则是从理论的角度,说明 它的概念的不准确性。用换述修辞提出 论题,鲜明而集中,为后面的详细论述 作了简洁明晰的概括。
        32.我所能自信的,只有两点:一,未 尝敢“粗制滥造”,二,未尝为要创作而 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 社会的意义。(茅盾《我的回顾》)
        评析 已述部分是作者在创作中的实 际想法和作法,换述部分上升到理论的 高度谈文学创作的方向和原则。既通俗 易懂,真切感人; 又在理论上给人以教 育和启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述说着同 一个问题,拓宽拓深了语言的容量和表 达力。
        33. 学生在学校里念书做功课,理由 是预备将来做人,将来做事,这是成千 成万的教师父母们如是想的,也是成千 成万的学生们信守着的。换句话说,学 生过的并不是生活,只是预备生活,所 以一切行为,一切思虑,都遥遥地望着 前面的将来,却抹杀了当前的现在。因 此,从初级小学校以至高等大学校里的 所有一个个生物只能算“学生”,还不能 算“人”,他们只学了些“科目”,还没 有作 “事”。(叶圣陶 《双双的脚步》)
        评析 如果说已述部分所说: “学生在 学校里念书,做功课”“是预备将来做人 做事”属于大道理,有点抽象、空洞的 话,那么,换述部分的 “学生过的并不 是生活,只是预备生活” 的说法,则要 具体得多。既是说理性文章,少不了讲 道理,但是结合实际,将会使说明更加 生动、具体。
        34. 这雷声又化为久久的喧哗和纷纷 的议论,像随之而来的哗啦啦的雨水, 在乡场上闹个不停。换个比方,又好比 今年正月里玩龙灯,小小的乡场是一片 喜庆的爆竹。(何士光 《乡场上》)
        评析 已述部分是个比喻,换述部分也 是一个比喻,两个比喻前后呼应,烘托 渲染出了小小的乡场上农民欢庆喜悦 的心情,表现出农民对农村新经济政策 的衷心拥护和称颂。
        35.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 “意”与 “境”的合称。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 的脉络;“境”,指意脉所贯注的对象。意 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 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换句话说,意境 是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 的、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的生动画 面。(吴伯威《基础写作教程》)
        评析 对“什么是意境”?有各种不同的 解释,有的侧重主体,有的注意客体;有 的倾向诗情,有的强调理性。例中的换 述运用科学界说的方式,对“意境”作 出了简洁、准确的解释,鲜明地突出了 文章的表达中心。
        36. 我虽不曾生长在“书香世家”,但 因为一生下来便住在大都市中,买书异 常方便,似乎从十四五岁的时候起便已 学会了“以古为师”的习惯;换言之,也 就是很早就存心要把自己造成一个“读 书人”。(严溉澄 《随天涯室记》)
        评析 已述部分的 “买书异常方便”, “从十四五岁的时候起就学会了 ‘以古 为师’的习惯,”说的是作者嗜好读书的 表现,换述部分的“存心要把自己造成 一个读书人”进而表明了作者有着明确 的理想追求和人生道路,已述部分偏重 事实,换述部分着眼理想,二者相互补 充说明,生动地述说了作者通过读书而 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的历程。
        37. 这不是小说作者代鸣凤出主意要 她走那条路; 是性格、教养、环境逼着 她(或者说引诱她) 在湖中找到归宿。 (巴金《关于 〈家〉十版代序》)
        评析 鸣凤投湖自尽的原因,在已述部 分里,作者是用 “不是……是……”排 除修辞的方式说明的,换述部分在肯定 这个原因的前提下,有意变换了一个动 词“引诱”代替“逼着”,强调突出了鸣 凤悲剧中的主观因素,从某种意义上 讲,更加切合鸣凤的思想性格实际。在 《家》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有不少勇敢 的叛逆者,作者换述的目的,无疑是在 强调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38. 我认为文中 (陶渊明《五柳先生 传》) 的所谓“好读书”,它的意思是说 他的读书完全是凭着性之所好,换句话 说,也就是完全是为了愉悦自己,使自 己快乐。所谓“不求甚解”,也就是说, 读书既是为了自娱,当然也就用不着劳 形役气地去花力气,苦心钻研,只是漫 不经心,求个大而化之的理解就行了。 (褚斌杰《 “好读书,不求甚解”解》)
        评析 例首的“意思是说……”和例中 的所谓“不求甚解”后面的 “也就是 说”不是换述语,它们是单一的叙述句, 并不分属于 “已述部分” 和 “换述部 分”。只有“换句话说”的后面是换述语, 目的是为了将“好读书”的涵义解释清 楚,以增加人们对陶渊明思想和个性的 理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