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析形

2024-04-28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就是对字的结构 (部位或笔画)进 行增损离合,并不作意义上的解释与分 析。析形的方法有三种:一、离合字形。 二、减少字形。三、增加字形。析形是 利用汉字的象形性和可分合性进行表 意的,所以显得生动、形象,能够激发 联想,有时析形后的汉字,只求形似而 勿需绝对相同。
        1. 冰冷酒,一点二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彭友元等编《对联趣话》


        评析 这是析字修辞格中的离合字形 法。(简称析形)上句将“冰冷酒三字的 左边部件析为“一点二点三点”;下句将 “丁香花”三字的上部拈出,析为“百头 千头万头”。对分离出的部件未作意义 上的解释与分析,只是利用汉字构形特 征巧妙联句,含蓄地表达了感情。
        2. 晚清翰林,喜爱对联。友人曾撰上 联求对: 此木为柴山山出; 刘尔炘神妙 地对了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王中安 《析字对联的修辞艺术》)
        评析 上联 “此”和 “木”合为 “柴”; “山” 和 “山” 重叠为 “出”。下联 “因”和 “火” 相并为 “烟”; “夕” 和 “夕”相叠为 “多”。这副对联,每联所 析的字都是先分后合,几乎字字相连, 意义相关,对仗工稳,颇不易得。
        3.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 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也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 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金小曼编著《有趣的谜语故事》)
        评析 据史料记载,有一年元宵节、乾 隆皇帝和宫中文武百官观灯赏联。在一 盏彩灯上写着纪晓岚制作的一副灯谜。 这副灯谜就是巧用了离合字形法制作 的。如将“青”与 “犭”拼合,上联暗 藏 “青”与“ 犭” 二形,两相拼合为 “猜”字。下联暗藏“言”形,指出事物 的属性,再加以会意,为 “谜”字。谜 底是一个文娱节目: 猜谜。联语构思巧 妙,适应情景。充分利用了我国汉字的 构形特点。这种修辞手法,是任何拼音 文字无法运用的,为世界独有的。
        4.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 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 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 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 行舟。
        

(吴文英《唐多令》)


        评析 这首词为表达异乡做客的愁思, 便在 “愁”字上做文章。开头,用一问 一答的形式,将 “愁”拆开,会意为 “离人心上秋”,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自 然流畅,紧扣主题秋思离愁。
        5.记得想当年美国另一位教习,也曾 大战过女学生老奶的短裙,他不准女学 生穿短过膝盖的裙子上课,否则就两个 “山”字加在一起——请出。那战役的结 局是知道的,女学生老奶们大获全胜, 争取到 “露膝盖的自由”。以致到了后 来,女人们的裙子简直短得几乎看不 见。(柏杨《牛仔裤和长头发》)
        评析 两个“山”字加在一起是“出”字。 不直说“请出”,而用析字法曲折表意, 可以造成行文的曲折,增加语言的生动 性。
        6. 如果要来拆字法,“臭”的拆散应 该是“自犬”。自己把自己摆到狗的地 位,不管是走着的,卧着的,打躬作揖 的,疯狂咬人的,都是吃屎货。(蓝翎 《了了录》)
        评析 这是运用析字法,批评那些行 为、作风不正,语言、思想不端,身染 某些臭毛病的人。“臭”字可拆为“自”、 “犬”两部分,再将“自犬”别解,赋予 新意,抽象的事理,立即被阐述得十分 生动形象。
        7. 贝者是人不是人,
        只为今贝起祸根;
        有朝一日分贝了,
        到头成为贝戎人。
        

( 《陕西日报》 1990年2月3日)


        评析 赌博古今有之,人们深恶痛绝。 据传,古时一位做父亲的得知儿子沾染 上了赌博恶习,便写了这首《戒赌诗》。 其儿百思不解其意,父为之一一点破: 贝者为 “赌”,今贝为 “贪”,分贝为 “贫”,贝戎为“贼”。这是运用了离合字 形法,含蓄巧妙地指出赌、贪、贫、贼 为赌徒们的必由之路。儿子幡然醒悟, 弃赌从良,走上自食其力的新生之路。 其诗富有哲理,只用了四个字,就揭示 了赌博的危害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8.千里草,何青青,十日 卜,不得生。 (《后汉书·王行志》)
        评析 这是三国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 民谣。“千里草”扣合一个 “董”字, “何青青”,则痛斥董卓的飞扬跋扈!“十 日 卜”扣合一个“卓”字,“不得生”则 诅咒董卓决无好下场,死到临头。这种 运用析字法制作的歌谣,是利用人们迷 信的心理,制造天命如此,势之必然的 舆论。符合人民对专横者的仇恨的心 理,所以在当时广为流传。
        9. 清代贵州诗人周起渭游昆明节竹 寺。寺僧迟归,因而吟句道:竹寺等僧 归,双手拜四维罗汉; 寺僧对曰: 木门 闲客至,两山出大小尖峰。(彭友元等编 《对联趣话》)
        评析 上联“竹”和 “寺”组成“等”; “双手”组成“拜”;“四”和“维”组成 “羅” (简体为 “罗”)。下联“木”和 “门”组成 “闲”; “两山”组成 “出”; “大”和 “小”组成“尖”。这上下联都 是三次组字,文通字顺,构思精巧,自 然贴切。
        10.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片,上七刀,下八刀。
        

(彭友元等编《对联趣话》)


        评析 传说明代文学家蒋焘,小时才思 敏捷,有次,父亲的朋友来访,适逢秋 雨浙沥。友人出上联。“冻洒”二字,道 出眼前秋景。蒋焘看父亲和朋友吃瓜, 触景生情,即刻对出下联。将“切分”两 字化形,道出眼前实情。妙语双关,情 趣自然。
        11. 凡鸟遍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 《红楼梦》第五回)


        评析 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金陵 十二钗判词之一,是写王熙凤的。“凡 鸟”即 “鳳 (凤)”的析形;“二令”为 “冷”,“人木”是“休”。作者运用析字 法暗示了王熙凤的命运,将是受到贾琏 冷遇,最后弄权事败,被休弃。
        12. 左七右七,横山倒出。(王安石)
        一上一下,春少三日。你谜我谜, 恰成一对。(吕惠聊)
        

(金小曼编著《有趣的谜语故事》)


        评析 相传,这是王安石与其好友吕惠 聊相互猜谜取乐时,制作的谜语。“婦” 字笔画繁多,左边“女”旁形如“左七 右七”,右边“帚”旁形如横 “山”倒 “出”,王安石以离合字形法,构思奇特、 绝妙,实属绝唱。吕惠聊功底不凡,才 思敏捷,应对如流。他用增减字形法,析 “夫”恰与“婦”配对,妙不可言。虽说 是文字游戏,没有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 才思,实属难为。
        13. 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 博学多才,曾官中散大夫,是“竹林七 贤”之一。其友吕安清高傲岸。有一次, 吕安专程拜访嵇康,恰值嵇康外出,他 哥哥嵇喜出来迎接。吕安讨厌嵇喜的虚 伪庸俗,临别在门上写了一个大 “鳳” 字,嵇喜以为这个鳳(凤)字大吉大利, 预兆他日后能攀龙附凤,官运亨通,特 意请人缘势镂刻,以防磨灭。有人领会 这是吕安利用离合字形析字法,讥讽嵇 喜的,并对嵇喜说:“吕安哪里是在恭维 你,他是在骂你俗不可耐,是只凡鸟 啊!” (王中安《析字对联中的修辞艺 术》)
        评析 这里用析字法表情达意,既表露 心中不满,又适应了当时交际环境的需 要。
        14. 与国咸休,安冨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彭友元等编《对联趣话》)


        评析 这是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上的一 幅对联。联中“冨”是“富”的减形,孔 门弟子故意少写了一点,寓含“富贵无 头”之意。含而不露,语意隐晦,启人 联想,巧妙地表达了孔子后裔期望永享 荣华富贵的特殊心态。
        15. 二人并坐,坐到二鼓三鼓,一畏 猫儿,一畏虎。(金小曼《有趣的谜语故 事》)
        评析 相传这是一个店姑出给明朝广 东才子丘濬的字谜诗。谜底是“孩”字。 “二鼓”为“亥”时,属“猪”;“三鼓”是 “子”时,属“鼠”。鼠畏猫,猪畏虎,与 谜面相符。“子”和“亥”拼合起来是个 “孩”字。店姑和丘濬才思敏捷,学识渊 博,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析字法,问 得巧妙,答得也巧妙。
        16. 魔触槐, 死作木边之鬼;
        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
        

( 《渔隐丛话》)


        评析 这里用析字修辞形式,将“槐”析 为“木边之鬼”,将炭析为“山下之灰”, 由字生意,表意深刻含蓄,巧妙地将两 个故事,镶嵌在其中。
        17. 长风挂席势难回,
        海动山倾古月摧。
        

(李白 《永王东巡歌》)


        评析 作者将 “胡” 析为 “古” 和 “月”,使其前后两句字数相等,又揭示 了胡人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形势。这种 用法在文言诗词中颇多见。
        18.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 (曹操) 自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置 之案头。修 (杨修)入见之,竟取匙与 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 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 虽喜笑,而心恶之。(《三国演义》第三 十四回)
        评析 “一盒酥”本意就是 “一人一 口”酥。曹操采用析形手法表意,本想 为难众人,不料被主簿杨修一语道破, 导致曹操对杨修的嫉恨,暴露了曹操既 爱才又妒才的矛盾心理。
        19. 江南若逢人、丁、口,
        江南便是鬼门关。
        

(太平天国时民歌)


        评析 这句民歌,把“何”字,按笔画 顺序分解成“人丁口”三部分,然后又 总表“何”字,暗示清代贪官两江总督 何桂清。“人、丁、口”只是字形构件, 不代表任何意义。这里运用了离合字形 的修辞方式,表达了民众敢怒而不敢言 的不满感情。
        20. 东庙阚,西庙房,东西两庙,门 户相对,方敢并坐;
        南京河,北京城,南北双城,水土 并分,可成霸业。
        

(彭友元等编《对联趣话》)


        评析 此联出自浙东慈溪县。因该县城 东西有二街,并有东西二庙。东庙祀奉 三国时东吴的中书令阚泽,西庙祀奉唐 朝宰相房琯。因此,有人写了此联。上 联“阚”拆开是“门”和“敢”,“房”拆 开是“户”和“方”。再用拆开的字联成 “门户相对,方敢并坐”一句,既写实况, 又准确地评价了阚、房二人的功绩。下 联“河”拆为“水”和“可”,暗指秦淮 河。“城”拆为 “土”和 “成”,指紫金 城。“河”和 “城”拆开组合,便成了 “水土并分,可成霸业”。同样以双关的 语意,巧妙地评说了二城的地理形势, 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21. 淮海战役期间,杜聿明的前线指 挥部设在陈官庄农民陈瑞兴家里。这是 一个四合大院,院中有一棵水桶粗的老 槐树。原国民党十六兵团监察官尹天晶 善观天象,深谙阴阳五行,又会江湖艺 人的拆字术,他认为司令部所在地不 吉。四合院合围为“口”,院中之树为 “木”,二者拼合正是“困”字,正是不 祥之兆。杜聿明立即命人将树砍倒,可 是仍未逃脱被俘的命运。“木”虽然砍掉 了,可是院子里不是还住着人吗? 岂不 成了 “囚”字?!(江深、陈道阔《淮海 之战》)
        评析 江湖艺人的拆字术与修辞手法 的析字格形同神异,不可同日而语。杜 聿明一味迷信效力于非正义战争,终于 难逃覆灭的命运。了解一些“析字”修 辞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既可以有助于语 言表达,又可以戳穿江湖艺人骗人的把 戏。
        22. 吕先生——这是一个不大好听的 雅号。被称为“吕先生”的人,不一定 尊姓“吕”,而是指某人说话、作文、处 事归于吕氏之辈。吕者,上一口,下一 口也。此口,忽而这么说,彼口,俄顷 那么讲,出尔反尔,自相矛盾,令人捉 摸不定而又莫明其妙。人们有时就把此 辈讥之为“吕先生”。(1979年6月9日 《解放日报》)
        23. 踏破磊桥三个石;
        剪断出字两重山。
        

(李国桢《古今对联集锦》)


        评析 据传,秦少游与苏东坡郊游。东 坡见乡间小路上有一个用三块石头磊 起的 “磊”桥,东坡踢了一脚,吟出上 联,将“磊”字拆为三个“石”;秦少游 一时答不出,回家请教苏小妹。小妹在 一张纸片上写了个“出”字,用剪刀剪 成两段。少游大悟,即对了下联。将 “出”拆为两个“山”字。其事虽属传闻, 但巧妙地运用了析字法构思立意,富有 生活情趣。
        24. 横额: 梁上君子。联语: 一目不 明,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此身应 受八刀。(王中安《析字对联的修辞艺 术》)
        评析 这个匾和联暗含了“梁鼎芬”的 名字。当年,广东人梁鼎芬在湖北任太 守时,苛捐杂税繁多,人民恨之入骨,有 人拟了匾联,运用离合字形修辞法,表 达了人民的不满情绪。横额套用了成 语,点明了 “梁”; 上联 “目”和 “两 片”可以组合为“鼎”,下联“廿”头割 断,是 “艹”,“八”和 “刀”组合成 “分”。“艹”和 “分”又组成“芬”。强 烈地表达了人民对这个暴虐者的诅咒。
        25. 妙人儿,倪家少女;
        搞长弓,张府高才。
        

(华罗庚拟对联)


        评析 此例上句隐倪姓女服务员,下句 隐张姓医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服务 员和医生的赞美,富有情趣。
        26.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李国祯《古今对联集锦》)


        评析 这是西湖天竺顶茅草庵寺的一 副对联。因庵边有一泉眼,泉水清冽。庵 中二人,常用泉水煮茶品尝。故上联将 “品”拆成“三口”,“泉”拆成“白水”。 下联将 “竺”拆成“二个”,“仙”拆成 “山人”。点出“物”与“人”。切人、切 事、切景,真是妙不可言。
        27. 君在堂上邀双月;
        我于窗下捉半风。
        

(李国桢 《古今对联集锦》)


        评析 这是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枝山 与友人在庙堂论文时所出对联。上联为 祝枝山吟诵,下联是一乞丐巧对。上联 “双月” 即 “朋” 字; 下联 “半风” 即 “虱”字。文人的情趣与乞丐情境相映 照,强烈的反差中倒也能看出点人世的 不平,和情趣的差异。
        28.某甲出一字谜叫某乙猜:唐虞有, 尧舜无; 商周有,汤武无; 古文有,今 文无。某乙略一思索,笑道:“我将你的 谜底也做成一谜,你瞧对不对。听者有, 看者无; 跳者有,坐者无; 高者有,矮 者无。” 甲接着: “哭者有,笑者无; 骂 者有,打者无;活着有,死者无。”乙继 续:“右边有,左边无;后边有,前边无; 凉天有,热天无。” 甲拍手叫绝,又道: “哑巴有,聋子无;跛子有,麻子无;和 尚有,道士无。”乙紧接着笑道: “善者 有,恶者无;嘴上有,手上无;智者有, 愚者无。”(谜底是一个“口”字)(《演 讲与口才》1987年第7期)
        评析 这段谜语是用减形析字法制作 的。通过甲乙对答,将有 “口” 无 “口”的字组成在意义上有关联的语句。 其谜底是个 “口”。
        29. 四口兴工造器成,口多工少;
        二人抬木归来晚,人短木长。
        

(王中安《析字对联中的修辞艺术》)


        评析 这是明初文人吴文泰与友人作 的一幅析字对联。上联四个“口”与一 个 “工”组成 “器” (“器”为器的异 体),下联两“人”与一个“木”组合成 “来”(来即“来”)。又就每个字的特点, 加以解说,形象突出,印象深刻,富有 情趣。
        30. 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
        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彭友元等编 《对联趣话》)


        评析 解放前,物价飞涨,社会黑暗,人 民生活痛苦不堪。就连大学教授也过着 饥寒交迫的生活。某教授曾撰写一联控 诉反动统治,响应反饥饿、反内战、反 迫害的斗争。上联把“饮”析为 “欠” “食”,把“泉”析为“白”和“水”;下 联把“抚”析为 “无”“才” ( “抚”的 左半边是“挑手”,跟才只是形似),把 “墨”析为“黑”“土”。作者运用离合字 形法,巧妙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31. 自古以来,百姓见了丘八就逃 …… (梁信《从奴隶到将军》)
        评析 此例将“兵”析为“丘八”,表达 了一种幽默的情调。如直接用 “兵”来 表达,其语意就显然平淡无味了。
        32. 昨天编完了去年的文字,取发表 于日报的短论以外者,谓之《且介亭杂 文》。(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
        评析 “且介”是“租界”两字各去掉 一半。暗指写作居住地——租界亭子 间。这是运用减形析字法撰写的书名。
        33. 三国时的薛综,善于辞令,有诗 赋杂论数万言,在吴国官至太子少傅。 有一次,西蜀使者张奉出使东吴,自以 为能言巧辩,竟在孙权的面前,用东吴 太子太傅阚泽的姓名进行嘲弄。薛综哪 能忍受,便对张奉说:“蜀者何也?有犬 为獨(独),无犬为蜀,横目勾身,虫入 其腹。”张奉回曰: “女流之娱,多言实 误。”薛综回敬曰: “无口为天,有口为 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张奉无言以 对,薛综以能言善辩的机敏之才,维护 了东吴的尊严。(《老年报》1988年9月 18日)
        34.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彭友元等编 《对联趣话》)


        评析 此联是朱元璋在打姑苏城时,与 刘基的联句。朱元璋就“天”和“口”上 下组合拟写了上联,抒发了志在吞吴的 决心。刘基以 “人” 和 “王”二字两次 组合为“全”和“任”,表述了自己辅助 朱元璋的意图。这种用离合字形修辞方 式撰写的楹联,既含蓄又生动,还是一 种掌握汉字结构规律的好形式。
        35.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
        

(唐诗人皮日休诗)


        评析 诗中暗藏“黄巢”二字。对农民 起义英雄进行热情的歌颂。
        36. 四口同圆,内口皆从外口管。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语文园地》1982年第4期)


        评析 明朝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幼年时 聪明过人。一次县官将其父捉去服劳 役,杨溥前去请求释放,县官看他年幼 可欺,便说:我出个对子,对得出来,方 可释放。此上联,是县官利用 “圖”字 的结构,拆字表意,意思是在他的管辖 内,百姓必须服从。下联是杨溥运用同 样修辞法,将“傘”字拆开。反映了当 时社会人与人的等级关系,婉转地陈述 了自己的请求。县官不得不点头称赞, 赦免了他的父亲。
        37. 清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主 持乡试。他胸无点墨,又贪赃受贿,录 取不才。落第生员愤然在考场门口题了 一匾一联。
        匾额: 口大欺天。
        联语: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 《语文园地》1982年第4期)


        评析 匾额上 “口” 和 “天” 组成 “吴”,上联“少”和“目”组成“省”,下 联”欠和“金”组合成“钦”。这匾和对 联巧妙地暗含了 “吴省钦”的名字,并 组成了切情切景的句子。一语双关地谴 责了吴省钦的无法无天,学识浅薄,贪 婪无厌的丑恶本质。
        38. 有言则, 近犬则狂, 加颈足而 为马 (馬),施角尾而为羊。(《东西南 北》1988年第2期)
        评析 北齐徐之才通天文,解方术,博 涉经史,官至尚书令。这是他为当时狂 傲书生王昕所写的一段话。“言” 加 “王”为“ ”;“犭”加“王”是“狂”。 “王”加颈足为 “马”,“王”增角尾成 “羊”。整段话,在“王”姓的基础上增 加字形,嘲笑王听的虚夸狂妄。特别是 后两句,活用象形手法,将王听叱之为 马羊,手法尤为高超。
        39. 閑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彭友 元等编《对联趣话》)
        评析 这是清代史致严九岁参加县试 时,运用离合字形法做的对联。上联是 县令出,将 “閒” (简体为闲) 拆成 “門”和 “月”,下联是史致严答,将 “思”拆成“心”和“田”。应答敏捷,意 通语顺,寓含勤奋学习之意。
        40. 虚弄干戈原是戏,
        又加装点便成文。
        

( 《戏台对联》)


        评析 这副对联,上联将繁体汉字 “戯”(即“戏”)拆成“虚”和“戈”;再 将汉字“又”加点组合成了“文”。是适 应舞台情景所用的联语。
        41. 或入園中,拎出老袁还我国;
        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王中安《析字对联中的修辞艺术》)


        评析 窃国大盗袁世凯抢夺革命成果, 复辟帝制,于是举国上下,掀起讨袁浪 潮。福州某报举办“讨袁征联”,这是其 中一幅。上联的意思是: 把姓袁的窃国 大盗揪出来,还我共和国。析字手法运 用得很出色;从“園”中把“袁”拎出, 再把“或”换进去,不就成了“國”吗? 听说当时无人对出。直到袁世凯快要翘 辫子的时候,才有人借袁世凯“临终自 叹”的口气,“对”出下联。这下联恰当 地刻画了袁世凯穷途末路,不堪回首的 凄凉心情。析字法极巧妙: 从“道”字 中除去“首”,再换进“余”,不就成了 “途”吗?
        42. 张俊民道“胡子老倌,这事在你 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 王胡子道:“我那个要你谢……。”(《儒 林外史》)
        评析 “言身寸”相拼为“谢”字。析 字法的运用,给语言增加了幽默、风趣 的色彩。
        43. 100—2 打一个字。
        谜底: 杂。
        评析 “100-2”等于九十八,将三字 形拼合一起,即为“杂”字。紧扣谜底。
        44. 玉儿道:“就从我的姓上说罢。有 一家姓王,兄弟八个,求人替起名字,并 求替写绰号。所起名字,还要形象不离 本姓。一日,有人替他起道:第一个,名 唤王主,绰号叫做硬出头的王大。第二 个,名唤王玉,绰号叫做偷酒壶的王二。 …… (李汝珍《镜花缘》)
        评析 “主”与 “玉”字都是“王”字 增加了一点。既形象又未离开本姓,符 合起名要求。
        45. 五十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 登临泰山。盘路西侧的石壁上镌刻有 “䖝二”两字,引起他们极大兴趣。询问 读法和意思,陪同的中国学者也被这两 个古怪的字难住了。回来后翻书查卷, 也没有得出结果。后有人带着这两个临 写的字,找到中国科学院的郭沫若,郭 老看了这两个字,沉思片刻, 在“䖝 二”两字外边各加两笔,“䖝二”两字便 成了“风月”。郭老说“风月”二字应读 作“风月无边”。这是古代名士的文字游 戏而已。(《文摘报》1989年5月5日)
        46. 以前上班时,经过长途跋涉,好 容易到办公室,已经像只打败了的鸡。 只要有一盏浓茶,便又抖擞起来。所以 我对茶常有从功利出发的感激之情。如 今坐在家里,成为名符其实的两个小人 在土上的 “坐”家,早餐后也必须泡一 杯茶。有时天在佑我,一上午也喝不上 一口,搁在那儿也是精神支援。(宗璞 《风庐茶事》)
        47.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 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忆三句:“言 与司合,安上冠脱,芝芙草拔。”以告其 父,其父为解曰: “汝待得能文词妇也。 ‘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冠脱’是 ‘女’字,‘芝芙草拔’是 ‘之夫’二字, 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后李翁以女许 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分类字 锦》卷十二引 《琅琊记》)
        评析 赵明诚,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的丈夫。这里运用离合字形与增减字形 法,编撰了一个浪漫而美丽的故事,来 赞美这一对中国文学史上才貌匹对的 夫妻。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