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二十一年) 当政者的作为,正是一般民众效法的准则。...
(襄公二十一年) 对礼仪的怠忽,会破坏一国的政制,也就是说,政治的根本在于礼。...
(襄公二十二年) 让心灵已死的我再度复活,已经变成骷髅的身体再长出肉来。 把陷入绝境和危险状态的人救出来,再重新活下去。...
(襄公十六年) 忧心于国家大事。...
(襄公十九年) 任意去破坏社会上的纲常,是不祥的征兆。...
(襄公十五年) 在上位的人,把自己的宫室装饰得很华丽瑰美,这不是民众所希望的。...
(襄公十五年) 不随便贪恋份外之物的廉节情操,才是我之所宝。 古书记载:宋人夜访子罕,要献上玉,子罕不肯收。他说,你把玉当宝贝送给我,我把不接受玉当作我的宝贝。假使我收了您的玉,不仅您损失了您的宝贝,我也损失了我的情操。 【参考】 宋人或得玉献...
(襄公十五年) 身份卑微的人,假如怀宝器以远行,易遭致不测。...
(襄公十三年) 君主统治天下的成就,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蒙受其恩泽。“普天同庆”即由此而来。 “一人”指君王。...
(襄公十四年) 国君是祭祀礼仪中的主体,也是众所仰望的中心。...
(襄公九年) 治理别人者,劳费心神。被治理者,劳动体力。 “君子”、“小人”指治者和被治者而言。...
(襄公十年) 众人所不满意的事,不能干犯。一己的欲求基于私利,不容易获致。...
(襄公十三年) 谦让,是礼的第一要义。...
(襄公八年) 人所依杖者,莫如信义。...
(襄公八年) 能够商量的人太多,反而不能成事。 “船头多船夫,船上山”与此同意。 “谋夫”,用于被咨商的人。...
(襄公五年) 能够真正做到诚实,才能获致成功。...
(襄公六年) 犯同样的罪就必须科同样的刑。如果惩罚与事实不相眸,就有失于法律的正直和公平。...
(襄公八年) 该做的事要赶快去做,不可迁延,要等到黄河的水清澄,人的寿命是否能等待呢? (言人寿促而河清迟。) 《逸诗》与《诗经》是同时代的作品,此句,《诗经》所无,今收在《逸诗》里。...
(成公十六年) 他人对我的怨恨,绝不会轻易的暴露出来,所以您的眼睛要注意那些暗处看不到的地方,才能发掘到那些看不见的怨恨。...
(襄公四年) 古书上说,无礼的事行多了,报应必定返诸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