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恶而劝善。

(成公十四年) 对于行善的人要奖励他、勖勉他,对于作恶的人要禁止他、惩罚他,这也是“惩恶劝善”的出处。...

盗憎主人,民恶其上。

(成公十五年) 强盗憎恨主人,是因为主人对自己的防卫。百姓憎恨在上位者,是因为在上位者不使百姓恣意放纵之故。 人往往对不利于己的事,产生憎恶,而不问其是非曲直。...

惟命不于常。

(成公十六年) 天命是不固定的,端看那个国家是否能正道行德。...

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成公十三年) 礼就像人身的脊骨,使人能直立于世间。敬则是身体的四肢,是行动的根本。...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成公十三年) 国家的两件大事是祭祀和军备。(刘子说) 《论语》说:“子所慎,齐、战、疾。”...

宽以待之。

(成公九年) 治理人民,要以宽大的襟怀去对待他们。...

齐盟所以质信也。

(成公十一年) 在谨慎严肃的心情之下所订的盟约,一定会互相约束己方。使能遵守信义。...

与众同欲。

(成公六年) 圣人以民乐为乐,民忧为忧。因此圣人有欲求,正是民众的欲求。...

知惧如是,斯不亡矣。

(成公七年) 知所戒慎恐惧,而又慎重将事的人,绝对不致遭致败亡。...

从善如流。

(成公八年) 对于善意的建言,要像流水一样,能从其流向。...

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

(成公四年) 尊敬再尊敬,上天的眼光是雪亮的。如果不能笃敬,天命何时会改变,就不可知了。“思”是助辞。...

神福仁而祸淫。

(成公五年) 上天会降福给仁人,对于不仁的人,则会降予灾祸。 “淫”即过度耽溺。...

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成公二年) 车服和爵号是不可以随便假借予人,人首贵正名。 “名”即爵位,身份不相同的人,所用的车服和爵位都有差别,不是诸侯而妄用诸侯的器物,这是名份上的划越。...

不解于位,民之攸堲。

(成公二年) 为人君者,不可以懈怠,要拳拳服膺自己的职守,这就是使国人安和的终南捷径。...

庸庸祇祇。

(宣公十五年) 值得委用的人要立即去用他,该谨慎的事,要十分谨慎,这是为政的根本。...

称善人,不善人远。

(宣公十六年) 禹治理天下时,总选拔善良的人以为用,因此坏人自然会日益疏远。 “称”是举用之意。...

恶之来也,己则取之。

(宣公十三年) 诸恶之临身,都是自肇,并非他人所施予的。...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宣公十五年) 鞭子再长,也不及于马腹,世间的事也有人手伸不到的地方。 成语:“鞭长莫及”导源于此。...

义无二信,信无二命。

(宣公十五年) 守义的人绝不立二信,守信的人绝不出二令。 君和臣之间,只有共遵一个义字,才能上下悉中其宜。...

武有七德。

(宣公十二年) 武德有七种。 《诗经》周颂武德篇是武王伐殷所作,七种德目在《左传》中曾列举出来,一以禁暴,二以戢兵,三以保大,四以定功,五以安民,六以和众,七以丰财。...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