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 烝民) 处乱世要明智而谙事理,以求保身。邦国有善有不善,仲山甫都能明察国政,顺理保身。即所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在乱世与治世,哲人处事的态度不同,视听当行而行之。 成语“明哲保身”即出于此处。...
(大雅 烝民) 也有人说:菜嫩时就吃它,菜老了就吐掉它;就是一般所谓“欺善怕恶”的心理。对于弱者加以欺凌,对于强暴,则畏缩逃避。然而 真正贤明的人,能做到不侮矜寡,不畏强权:“柔茹刚吐”的事,君子仁人是做不出来的。...
(大雅 烝民) “秉”是操持。“彝”是常道“懿德”指美德。人民秉持着常道,爱好美德。就是说喜善厌恶是人的天性,也是庶人所应秉持的态度。...
(大雅 云汉) “惮”是畏惧害怕的意思。连年干旱,滴雨不降。我心中实在畏惧暑气,心中忧虑干旱再延续,有如被焚灼般难忍受。...
(大雅 烝民) “烝民”指众多的庶民。“物”包括实际的物质及事情 。上天生养众民,即使百姓拥有事物,也有一定法则给百姓遵循。上天必有常道给予人民,使人民不致不知所从。...
(大雅 桑柔) “听言”指顺从自己心意的话。“诵言”指劝谏的话。对别人顺应自己的奉承话,很容易入耳并且高兴去答理他。对于好意劝谏的话,却认为不堪入耳;就好象喝醉了酒一般,那有清醒的神志,去思考对自己是否有益处。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自是人情之...
(大雅 云汉) “云汉”指天河。“荐臻”指重覆来临。“饥馑”指荒年。明明的天河,当光芒转于天上,是夜下的景象,已没有下雨的希望。君王就叹息说:现在的百姓到底做错了什么?上天竟然降下这等丧乱,干旱连年,饥馑屡至,民不聊生,天何降此丧乱也。 这是久...
(大雅 桑柔) 我出生的时机不对,正碰到老天震怒,使我远行在外,居无定所,漂泊流离。 这是远戌边疆的征夫,所发出的怨辞。...
(大雅 桑柔) “逝”是语词,无义。手中拿着热的东西,没有不想以水冲洗,以免太热烫坏了手。这是说哲人处事,当能寻求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如同国君治国,总是引用贤者辅政,才是最合于常理常态的...
(大雅 抑) 今日国家正值艰难,濒临灭亡;如果听我的话,用我的谋略,也许不致落到败亡的地步,而感到后悔不已。 这是讽谕当政者昏庸的诗。...
(大雅 抑) 人情之常,当人投我以桃,我必以李来还报它。即使人家施给我很小的恩惠,我也要报答之。...
(大雅 抑) “温温”是宽大柔和的样子。哲人告之以善言,则当顺德而行。哲人具有宽大柔美的德性,谨言慎行。足以为一切道德的基本楷模。...
(大雅 抑) “思”是语词,无义。“矧”是况且的意思。神的降临,是无法预知的。因此我们要敬慎的修德养性。平常行事,即偶有差错,尚可宥...
(大雅 柳) 话不要轻易说出口,一方面怕自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怕无意间说错话,伤害到别人。也是要人小心说话,不可太莽撞。...
(大雅 抑) “屋漏”指屋的西北角幽暗之处。在独处时,虽然没人看见,也要能不愧于天。古人讲“慎独”就是这个意思。人往往在幽暗独处时,以为没人看见,就任意为所欲为,神之降至,是不可测知的。...
(大雅 抑) “圭”是诸侯所持的瑞玉,上圆下方()。“玷”指玉的瑕疵。白玉如有瑕疵,还可磨平它,使恢复圆润。然而人的话一说出口,就无法收回;即使是一点小毛病也无法挽回。这是警戒人要谨慎于言行。...
(大雅 抑) 哲人通达事理,处于乱世,则行为有若愚人。即所谓“国有道则知,国无道则愚”,具有明哲保身的意思。...
(大雅 抑) “维”是恐怕。“戾”指罪罚。哲人并非真正愚笨,只不过想以愚昧来避免乱世“莫须有”的罪刑。是害怕罪刑加于己身,这也带有明哲保身的意思。处于乱世,不能“兼善天下”,只好“独善其身”了。...
(大雅 荡) “鉴”指镜子。殷商的覆亡,可做为我周代的借镜;至于殷商则应以离其不远的夏桀为鉴镜。历史是一面镜子,能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致再造成同样的悲剧。 与“前车之鉴”意思相通。...
(大雅 荡) 这是说在上的君王,行为失常,纵酒享乐不分昼夜,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白天,终日沉腼于酒色中。 此诗是讽刺周灵王饮酒作乐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