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风景谈》

前夜看了《塞上风云》 ① 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 ② 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

曹靖华《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

大理好。 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里,东西宽十余里,就放在它前面。苍山,这扇彩色锦屏,高达八里,宽百余里,就竖在它背后。 苍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并坐,相偎相依,好像在对镜理妆,凝视洱海;又好像在顾盼着苍山下,洱海边...

曹靖华《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赏析

曹靖华《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原文 1962年1月,作者访问了我国西南边陲,写下《云南抒情》一组三篇抒情散文。本篇为其中之二。 起首,便是一声喝彩大理好,突兀直捷,以造成强烈印象。同时,它又提示: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即先抒总体情绪,再分层细...

韩少华《大弥撒之思》赏析

韩少华《大弥撒之思》原文 你去过教堂吗? 无论出于哪种动机,或者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或者是出于观察体验生活的需要,或者仅仅想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当你步入那尖顶的屋穹下和重新返回太阳朗照的大地的时刻,你的脑海里涌现过怎样的感想? 内心产生过怎样的...

韩少华《大弥撒之思》

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① 卡尔马克思 只从维克多雨果 ② 的或者丽莲伏尼契 ③ 的笔下,才依稀领略过的那种森严、凝重、深幽得近于神秘的气氛,正弥漫在这青灰色岩石砌就的穹顶下面。这气氛了无痕迹,却又触...

邵燕祥《大峡谷去来》赏析

邵燕祥《大峡谷去来》原文 随着中国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远游异国他乡,在异域的土地上一留踪影。游记散文也就格外地繁荣。大部分的游记恰如旅游本身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很快淹没在众多的出版物里。真有点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味道。而那些经...

邵燕祥《大峡谷去来》

一个扰攘喧嚣,一个肃穆幽静; 一个珠光宝气,炫人耳目,一个雄奇深邃,浑然天成;一个灯火辉煌,城开不夜,一个月色迷离,万籁俱寂;一个矗起沙漠间,蓝天绿地,却置身万丈红尘,一个历经千百劫,刀劈斧斫,反化成胸中丘壑。 一个是美国三个赌城中之最大者拉斯...

余光中《登楼赋》

汤汤堂堂。汤汤堂堂。当顶的大路标赫赫宣布: 纽约三哩。 该有一面定音大铜鼓,直径十六里,透着威胁和恫吓,从渐渐加紧,加强的快板撞起。汤堂倘汤。F大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主题。敲打乐的敲打敲打,大纽约的入城式锵锵铿铿,犹未过赫德逊河,四周的空气,已...

余光中《登楼赋》赏析

余光中《登楼赋》原文 很少有这样的散文,能把要表现的客观物象的动态节奏如此强烈、如此准确地溶入文字节奏。余光中的笔不是摄影机,只把一切景物定格为一幅幅静态画面;他的笔是飞动的车轮,是流转的眼神,是疾追的步履,读他的《登楼赋》,会使读者对着纸...

柏杨汪曾祺《第一是保护自己》

圣人曰: 知而不行,不为真知。仅知合作的重要,而不能在行为上合作,就不算真知。仅了解团结就是力量,而不能在行为上团结,就不算真了解。毛病似乎不出自中国人本性,而出自大家吃儒家学派的药太多,吃得跟柏杨先生尊肚一样,害了消化不良之疾。盖儒家在原...

柏杨汪曾祺《第一是保护自己》赏析

柏杨汪曾祺《第一是保护自己》原文 一本薄薄的杂文集《丑陋的中国人》,使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龙的传人深深震惊。在震惊中,我们认识了台湾作者柏杨,也认识了他那犀利得近乎咬牙切齿,恣狂到嬉笑怒骂的文风。这篇 《第一是保护自己》 的杂文,就具有柏杨...

黄秋耘《丁香花下》赏析

黄秋耘《丁香花下》原文 一个人某种习惯的形成往往和他生活中所经历的某件事有联系。一位步入黄昏的老人,常常坐在丁香花下沉思冥想。这种爱好当然不是偶然形成的,为什么他只爱丁香花而不是别的什么花,这里面肯定蕴含着个人的某些隐秘经历。这篇散文以给朋...

黄秋耘《丁香花下》

今年的暮春和初夏,我是在北京度过的。除了刮风天和阴雨天,我吃过晚饭后就溜达到中山公园去,在紫丁香花丛中消磨掉整个黄昏。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公园的长椅子上,让那浓郁的花香弥漫在包围着我的气氛里,沉思着四十多年来像云烟一般的前尘往事。对于一个性情...

萧红《蹲在洋车上》赏析

萧红《蹲在洋车上》原文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记叙了童年时的一个故事。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充满童趣的举动最终被大人伤害了的故事。 一个生活在有钱人家的小女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可以撒娇,故意把斗篷说成斗风,她可以要玩具,要根本不存在的...

萧红《蹲在洋车上》

看到了乡巴佬坐洋车,忽然想起一个童年的故事。 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祖母常常进街。我们并不住在城外,只是离市镇较偏的地方罢了!有一天,祖母又要进街,她命令我: 叫你妈妈把斗风给我拿来! 那时因为我过于娇惯,把舌头故意缩短一些,叫斗篷作斗风,所以祖...

靳以《大城颂》赏析

靳以《大城颂》原文 靳以是我国现代文学著名的编辑和作家之一。他曾在三、四十年代写过为数甚多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他的创作,评论界一致认为是文笔清新、明丽,情调忧郁和感伤,并且善于诉说故事,善于渲染气氛的。1946年他写的这篇散文《大城颂》就体现了这...

靳以《大城颂》

喂,你没有看见过上海么? 就是那边,你看,那一派红光。那不是火,傻孩子,那不是我们那里烧山的野火,那是那个不眠的大城冒出来的光。 你说我们这里早就黑了天,邻舍家有的都睡着了,不错,上海的天也黑了,那是人的力量使它发光。你看不出吧,那一边是出卖...

周瘦鹃《姑苏台畔秋光好》赏析

周瘦鹃《姑苏台畔秋光好》原文 读这篇名为《姑苏台畔秋光好》的散文,你不会像读其它常见的游记那样,在一片对山水景观、名胜古迹绘声绘色的具体描绘中,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你就仿佛和作者一起呆在小屋中闲谈,聆听他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地畅叙对家乡风光的整...

周瘦鹃《姑苏台畔秋光好》

秋光好,正宜出游,秋游的乐趣,实在不让春游,这就是苏东坡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啊! 笔者年来隐居姑苏台畔,天天以灌园为事,厮守着一片小园,与花木为伍,简直好像是井底之蛙,所见不广,几几乎不知天地之大,更不知有秋游之乐了。前天老友...

女人花

天终于放晴了,终于有了些春的意思。书房里传来儿子清脆的童声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推开窗,花儿都开了,以不同的绚丽装扮着城市。我正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时,接到...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