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黄昏》赏析

吴组缃《黄昏》原文 人说吴组缃的散文多以描写人物为主,不太注重景物的渲染。开头我有点不信,因为读了他的散文名篇《黄昏》的开场那段文字,真感到有点以情景交融而出了名的孙犁的散文 《荷花淀》的情韵。你听,我的女人伶俐地笑着,叫小玉搬张竹榻放到院...

梁实秋《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赏析

梁实秋《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原文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由于在三十年代梁实秋和鲁迅之间发生过论战,几十年来,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对梁实秋的评价一直不公正。现在,终于到了实事求是地评价梁实秋的文学成就的时候。梁实秋是位...

梁实秋《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

美国不是一个适于老年人居住的地方。一棵大树,从土里挖出来,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都不容易活,何况人? 人在本乡本土的文化里根深蒂固,一挖起来总要伤根,到了异乡异地水土不服自是意料中事。季淑肯到美国来,还不是为了我? 西雅图地方好,旧地重游,当...

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传世之作,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正陷于苦闷之中:既不满四一二政变造成的黑暗现状,又一下子看不到出路何在,心理失去了平衡,所以文章一开头便直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办呢? 既然白天在尘世...

张抗抗《橄榄》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 新春会交还给你。 海涅 ① 那一片密集的橄榄树林,伫立在黄褐色的山坡上,树梢上似乎挂着几片低低的灰色浮云。虽值冬令,树叶儿仍是青苍葱郁。然而在那油绿的叶片背后,秋天的缀满了枝头的尖尖的小果,却早已被采摘得一干二净,连一颗也...

张抗抗《橄榄》赏析

张抗抗《橄榄》原文 一个似乎很平常的人说过的一句似乎很平常的话,常常会对一个人的一生发生不平常的影响,它留在记忆仓库的一角里多年,当你也面临一种相同的处境时,你才会真正理解它。《橄榄》是一篇回忆初恋生活的散文。一个女中学生初上台朗诵诗,由于...

萧乾《鼓声》

在所有的乐器中,鼓同我这一生关系似乎更为密切些。 倘若你闭上眼睛使劲回忆,总可以追想出自己孩提时代玩过的一两件玩具。我曾经这么试过。浮现在我眼帘里的,总是一只拨浪鼓,鼓面大约只有铜钱那么大,是杏黄色的,两边各拴着一根红丝绳,绳端是颗透明或半...

萧乾《鼓声》赏析

萧乾《鼓声》原文 鼓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人的一生中,总会听到那么几次鼓声。可是,除了鼓手,一般人同鼓的关系似乎并不密切,仅仅是听听鼓声而已。然而,对萧乾来说,鼓却同他的一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篇题为《鼓声》的散文,开宗明义地说明了这一点。读者不...

陆蠡《光阴》

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我平素不大喜爱表和钟这一类东西。它金属的利齿窸窸窣窣...

陆蠡《光阴》赏析

陆蠡《光阴》原文 对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陆蠡有过独特的贡献。他作品的数量虽不多 (在他风华正茂之年,即被日寇杀害),但风格鲜明,佳作频频。他以写作抒情散文著称于当时的文坛。 这里赏析的《光阴》是陆蠡的又一篇散文佳作。古往今来,以珍惜光阴为题材...

许钦文《鬼的世界》

一位亲戚带着乡人阿羊来寓。吃了晚饭,亲戚出去接洽事情。坐在灯下喝茶,阿羊就同我闲谈起来。 初到这里,他先开口,我真看得奇怪! 他住在故乡的山中,离我家有廿五里路,一年四季在山间耕种,农闲时到山上去斫 ① 柴,只于粜谷卖柴时才摇着出畔船到镇上来几...

许钦文《鬼的世界》赏析

许钦文《鬼的世界》原文 读过了这篇作品《鬼的世界》以后,我们就得掩卷深思:这所谓鬼的世界,究竟是否就是鬼的世界,抑还是人的世界,被说成是鬼的世界? 这就值得我们化心思去考虑。在我们的映象中,如果我们也根据作品中的人物,也即是乡下人阿羊的见解和...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由于它构思的新巧,意境的优美,韵味的隽永而获得广大读者的称赞。也由于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反复吟唱北国之秋的特有的自然美,使这篇散文犹如一曲优美动听的咏叹调,令人神往。全篇文章,作者落墨的不...

袁鹰《筏子》赏析

袁鹰《筏子》原文 在 《散文求索小记》 中作者自述:我比较喜爱这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人生真理于水光山色之中,寓哲学蕴味于诗意氛围之内的散文,我比较喜爱这种理在方寸、思隔山河、情思隽永、含意悠远的随笔。这一明确的艺术追求,决定了袁鹰散文中的...

袁鹰《筏子》

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大水车在河边缓缓地转动着,从滔滔激流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黄水,倾注进木槽,流到渠道里去。这是兰州特有的大水车,也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 《翡冷翠山居闲话》 是徐志摩1925年在风景优美的意大利名城翡冷翠(今译佛罗伦萨)时所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 这篇山居之作被称为闲话是很贴切的。作者既没有记山居时的生活,也没有具体描绘山中绮丽的风光,而是从眼前...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像是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

茅盾《风景谈》赏析

茅盾《风景谈》原文 《风景谈》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亲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不久写于重庆的。这篇散文,表面看似是描写塞上高原的自然风光,然其主旨则在讴歌大自然的主宰革命根据地的人。 唐代边塞诗描写塞上风物,往往以苍茫、悲凉的基调居...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