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之士要百行兼修,万善俱足。若只做一种人,硁硁自守,沾沾自多,这便不长进。

【名句】有志之士要百行兼修,万善俱足。若只做一种人,硁硁自守 ① ,沾沾自多,这便不长进。 【译文】有志之士要百行兼修,万善俱足。如果只做一种人,固执自守,沾沾自足,这便是不长进。 注释 【注释】①硁硁(kēnɡ):固执。《论语·子路》:“言必信,行...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常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已。

【名句】小人亦有坦荡荡处 ① ,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常戚戚处 ② ,终身之忧是已。 【译文】小人也有坦荡荡的地方,这就是肆无忌惮;君子也有常戚戚的地方,这就是终身都忧虑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够。 注释 【注释】①坦荡荡:《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

激之以理法,则未至于恶也,而奋然为恶;愧之以情好,则本不徙义也,而奋然向义,此游说者所当知也。

【名句】激之以理法,则未至于恶也,而奋然为恶;愧之以情好,则本不徙义也,而奋然向义,此游说者所当知也。 【译文】用道理和法律来激发他,本来还未至做恶,他可能会奋然而为恶;用感情来使他愧悔,本来不准备为义,他可能会奋然向义。对这种情况,劝说人...

观一叶而知树之死生,观一面而知人之病否,观一言而知识之是非,观一事而知心之邪正。

【名句】观一叶而知树之死生,观一面而知人之病否,观一言而知识之是非,观一事而知心之邪正。 【译文】观察一片树叶就知道这树是死的还是活的,看一看人的面孔就知道这人是否有病,听他说一句话就可以判断他的见解是否正确,察看他做的一件事就知他的心是邪...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动气,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名句】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动气,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译文】如果有强横不合理的事情来侵犯你,应该先想一想会遭到这种侵害的原因,再想如何处理的办法,不可马上就动气。双方都动气,就是一对小人,都...

字到不择笔处,文到不修句处,话到不检口处,事到不苦心处,皆谓之自得。自得者,与天遇。

【名句】字到不择笔处,文到不修句处,话到不检口处,事到不苦心处,皆谓之自得。自得者,与天遇。 【译文】写字到了不必选择笔的时候,文章到了不必修饰句子的时候,说话到了话到口边不必检点的时候,处理事情到了不必煞费苦心的时候,皆称作自得。自得的人...

有余,当事之妙道也。故万无可虑之事备十一,难事备百一,大事备千一,不测之事备万一。

【名句】有余,当事之妙道也。故万无可虑之事备十一,难事备百一,大事备千一,不测之事备万一。 【译文】留有余地,是处理事情的妙道。因此万无一失的事要防备出现十分之一的错漏,难事要防备出现百分之一的错漏,大事要防备出现千分之一的错漏,不测之事要...

天下之事,在意外者常多,众人见得眼前无事,都放下心,明哲之士只在意外做功夫,故每万全而无后忧。

【名句】天下之事,在意外者常多,众人见得眼前无事,都放下心,明哲之士只在意外做功夫,故每万全而无后忧。 【译文】天下的事,出乎意料之外的很多,一般人看到眼前无事就放了心,明哲之士只在意外的事情上下功夫,因此每每万全而无后忧。...

圣贤用刚只够济那一件事便了,用明只够得那件情便了,分外不剩分毫。所以做事无痕迹,甚浑厚,事既有成而亦无议。

【名句】圣贤用刚只够济那一件事便了,用明只够得那件情便了,分外不剩分毫。所以做事无痕迹,甚浑厚,事既有成而亦无议。 【译文】圣贤用刚,只要能完成那件事便不用了;用明,只够明了那件事情就不用了,此外不剩分毫。所以圣贤做事无痕迹,很浑厚,事情成...

无谓人唯唯,遂以为是我也;无谓人默默,遂以为服我也;无谓人煦煦,遂以为爱我也;无谓人卑卑,遂以为恭我也。

【名句】无谓人唯唯,遂以为是我也;无谓人默默,遂以为服我也;无谓人煦煦,遂以为爱我也;无谓人卑卑,遂以为恭我也。 【译文】不要认为别人唯唯诺诺,就以为是赞成自己;不要认为别人默默不语,就以为是佩服自己;不要认为别人和和乐乐,就以为是热爱自己;...

你说底是,我便从,我不是从你,我自从是,何私之有?你说底不是,我便不从,不是不从你,我自不从不是,何嫌之有?

【名句】你说底是,我便从,我不是从你,我自从是,何私之有?你说底不是,我便不从,不是不从你,我自不从不是,何嫌之有? 【译文】你说得正确,我便听从,我不是听从你,我是听从正确的意见,这有什么私心呢?你说得不对,我便不听从,不是不听从你,是不听...

大丈夫看得生死最轻,所以不肯死者,将以求死所也。死得其所,则为善用死矣。成仁取义,死之所也,虽死贤于生也。

【名句】大丈夫看得生死最轻,所以不肯死者,将以求死所也。死得其所,则为善用死矣。成仁取义,死之所也,虽死贤于生也。 【译文】大丈夫把生死看得最轻,所以不愿意死,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为之死的事情。死得其所,就是善用死了。成仁取义,就是应死之所,...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名句】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译文】地位低、年龄小的人有过失,责备他们一定要慎重:当着众人的面不责备,他已惭愧了不责备,黑夜不责备,正在吃饭时不责备,正在...

百代而下,百里而外,论人只是个耳边纸上,并迹而诬之,那能论心?呜呼!文士尚可轻论人乎哉?此天谴鬼责所系,慎之。

【名句】百代而下,百里而外,论人只是个耳边纸上,并迹而诬之,那能论心?呜呼!文士尚可轻论人乎哉?此天谴鬼责所系,慎之。 【译文】百代以后,百里以外,评论人只是凭言语和文章,他的行迹也会被歪曲,还能评论到人的真实思想吗?啊!文士可以轻易地评论人吗?...

见事易,任事难。当局者只怕不能实见得,果实见得,则死生以之,荣辱以之,更管甚一家非之,一国非之,天下非之。

【名句】见事易,任事难。当局者只怕不能实见得,果实见得,则死生以之,荣辱以之,更管甚一家非之,一国非之,天下非之。 【译文】观察事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当事人只怕不能认识清楚,果然认清了,不怕死生,不畏荣辱,都要做下去,更管它什么一家的非议,...

凡当事,无论是非邪正,都要从容蕴藉。若一不当意便忿恚而决裂之,此人终非远器。

【名句】凡当事,无论是非邪正,都要从容蕴藉 ① 。若一不当意便忿恚而决裂之 ② ,此人终非远器。 【译文】凡遇到事,无论是非邪正,都要从容宽和有涵养。如果一不合意就愤怒暴发表现出决断的样子,这个人终究不会有远大的前途。 注释 【注释】①蕴藉:亦作...

凡人应酬多不经思,一向任情做去,所以动多有悔。若心头有一分检点,便有一分得处,智者之忽固不若愚者之详也。

【名句】凡人应酬多不经思,一向任情做去,所以动多有悔。若心头有一分检点,便有一分得处,智者之忽固不若愚者之详也。 【译文】普通人在应酬时大都不加思考,一向随意去做,所以就会常有悔心。如果心中多加一点儿思考,就能多有一些益处。有智慧,但是疏忽...

举世嚣嚣兢兢不得相安,只是抵死没自家不是耳。若只把自家不是都认,再替别人认一分,便是清宁世界,两忘言矣。

【名句】举世嚣嚣兢兢不得相安,只是抵死没自家不是耳。若只把自家不是都认,再替别人认一分,便是清宁世界,两忘言矣。 【译文】举世吵吵闹闹,争来争去,不能相安,只不过是坚决认为自己没有一点儿不是。如果只把自己的不是都承担下来,再替别人承担一分,...

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觉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哉!

【名句】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觉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哉! 【译文】饥寒痛痒,只有我自己体会得到,即使是父母也体会不到。衰老病死,只能自己承当,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无法代替。自爱自全的方法不自...

观七十二候者,谓物知时,非也,乃时变物耳。

【名句】观七十二候者 ① ,谓物知时,非也,乃时变物耳。 【译文】观察七十二个节候的变化,认为物知时,这是不对的,而是时使物变化。 注释 【注释】①七十二候:据《逸周书》、《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等书,古时以五日为一候,月为六候,三候为一节气。...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