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进食于亲,侑而不劝 ① ;进言于亲,论而不谏;进侍于亲,和而不庄。亲有疾忧而不悲,身有疾形而不声。 【译文】为父母送上食物,要陪侍在身边,使他吃得高兴,而不是劝他多吃。劝谏父母,只是对事物加以评论,而不要直言规劝。侍奉父母,态度要温和...
【名句】发示州县: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肯推毫发与苍生,不枉为民父母;受若直,怠若事,谁能放过仆童,况糜膏脂无治状,也应念及儿孙。 【译文】发示州县:哀怜其饥饿,关心其寒冷,哪个不疼子女,把这种精神推及民众,不枉做民众父母官;拿了报酬...
【名句】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译文】论到人情,只往薄处想;说到人心,只往坏处想,这是自私而又刻薄的想法,这种人自己就是个小...
【名句】守义礼者,今人以为居傲;工谀佞者,今人以为谦恭。举世名公达宦,自号儒流,亦迷乱相责而不悟,大可笑也。 【译文】对于遵守礼义的人,现在的人认为他们傲慢自大;对于善于阿谀奉承的人,现在的人认为他们谦虚恭敬。世上的那些名公达宦,自认为是儒...
【名句】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事做不得人情,我无力量做不得人情。以此五者徇人,皆妄也,君子慎之。 【译文】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的事做不得人情,自己没力量做...
【名句】己无才而不让能,甚则害之;己为恶而恶人之为善,甚则诬之;己贫贱而恶人之富贵,甚则倾之。此三妒者,人之大戮也。 【译文】自己没有才能,还不让位给有才能的人,甚至去害人家;自己做坏事,还讨厌别人做好事,甚至去诬蔑人家;自己贫贱还害怕别人富...
【名句】圣人之道本不拂人,然亦不求可人 ① 。人情原无限量,务可人不惟不是,亦自不能,故君子只务可理。 【译文】圣人提倡和遵循的道理本来不是背离人情的,然而也不是为了迎合人意的。人情原本没有边际、没有限量,一定要力求适合人意,不只是不对,也做...
【名句】施人者虽无已,而我常慎所求,是谓养施。报我者虽无已,而我常不敢当,是谓养报。此不尽人之情而全交之道也。 【译文】施与人的人虽然没有限量,但被施的人也要慎重地提出要求,不能没完没了,这叫做养施。报答人的人虽然觉得永远也报答不完,但被报...
【名句】情不足而文之以言,其言不可亲也。诚不足而文之以貌,其貌不足信也。是以天下之事贵真,真不容掩而见之言貌,其可亲可信也夫。 【译文】感情不深厚而用言语来文饰,这样的言语也不会使人感到亲近。诚恳不够而用外貌来文饰,这样的外貌也不会让人相信...
【名句】礼是圣人制底,情不是圣人制底。圣人缘情而生礼,君子见礼而得情。众人以礼视礼而不知其情,由是礼为天下虚文,而崇真者思弃之矣。 【译文】礼是圣人制定的,情不是圣人制定的。圣人根据情制定了礼,君子见礼而知情。普通人只把礼看做是一种合乎礼的...
【名句】受病于平日,而归咎于一旦。发源于脏腑,而求效于皮毛。太仓之竭也 ① ,责穷于囤底。大厦之倾也,归罪于一霖。 【译文】得病在平时,而往往归罪于一旦。发源于脏腑,往往求效于皮毛。太仓储备的粮食空竭了,往往责穷于囤底。大厦倒塌了,往往归罪于...
【名句】阳称其善以悦彼之心,阴养其恶以快己之意,此友道之大戮也 ① 。青天白日之下,有此魑魅魍魉之俗,可哀也已。 【译文】表面上称赞他做的对来讨他的欢心,内心却想让他不断增加恶行来使自己快意,这是朋友之道的大害。青天白日之下,有这样鬼鬼祟祟的...
【名句】无识之士有三耻:耻贫、耻贱、耻老。或曰:君子独无耻与?曰:有耻。亲在而贫,耻。用贤之世而贱,耻。年老而德业无闻,耻。 【译文】无见识的人有三耻:耻贫、耻贱、耻老。有人问:君子难道没有感到羞耻的事情吗?回答说:有感到羞耻的事:父母还健在时...
【名句】一切人为恶犹可言也,惟读书人不可为恶,读书人为恶更无教化之人矣。一切人犯法犹可言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更无禁治之人矣。 【译文】任何人为恶,都还可说,只有读书人不可为恶,读书人为恶就没有教育感化别人的人了。任何人犯法,都还可...
【名句】达人落叶穷通,浮云生死。高士睥睨古今 ① ,玩弄六合。圣人古今一息,万物一身。众人尘弃天真,腥集世味。 【译文】通达的人看待贫困显达,如同深秋的落叶,任其自然;对待生死,如同天上浮云,任其飘...
【名句】强恕须是有这恕心才好,勉强推去,若视他人饥寒痛楚漠然通不动心,是恕念已无,更强个甚?还须是养个恕出来,才好与他说强。 【译文】勉强人推行恕道,必须是这人具有推己及人的恕心才行,如果勉强他去做,他对别人的饥寒痛苦全都漠然不视,毫不动心...
【名句】无欲底有,无私底难。二氏能无情欲而不能无私。无私无欲,正三教之所分也。此中最要留心理会,非狃于闻见章句之所能悟也。 【译文】有无欲的人,要做到无私就难了。释、道二家,可以做到无情无欲,却不能做到无私。无私无欲,正是儒、释、道这三教的...
【名句】蕴藉之士深沉 ① ,负荷之士弘重 ② ,斡旋之士圆通 ③ ,康济之士精敏 ④ 。反是皆凡才也,即聪明辩博无补焉。 【译文】含蓄宽容的人深沉,能肩负重任的人弘重,善于调解的人圆通,能安民济众的人精敏。反之都是凡才,即使聪明博学有辩才也无补于事...
【名句】圣人悲时悯俗,贤人痛世嫉俗,众人混世逐俗,小人败常乱俗。呜呼!小人坏之,众人从之,虽悯虽疾,竟无益矣。故明王在上则移风易俗。 【译文】圣人悲时悯俗,贤人痛世嫉俗,众人混世逐俗,小人败常乱俗。啊!小人败坏世俗,众人追随世俗,虽然哀怜,虽...
【名句】学者不能徙义改过,非是不知,只是积慵久惯,自家由不得自家,便没一些指望。若真正格致了,便由不得自家,欲罢不能矣。 【译文】学者不能徙义改过,不是不知道该如何做,只是因为懒散成了习惯,自己也由不得自己,这样的人便没有一点儿指望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