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静安虑,圣人无一刻不如此。或曰:喜怒哀乐到面前何如?曰:只恁喜怒哀乐,定静安虑胸次无分毫加损。

【名句】定静安虑 ① ,圣人无一刻不如此。或曰:喜怒哀乐到面前何如?曰:只恁喜怒哀乐,定静安虑胸次无分毫加损。 【译文】《大学》中说的定、静、安、虑,圣人没有一刻不是这样。有人问:喜怒哀乐来到面前会怎么样呢?回答说:任凭它喜怒哀乐,圣人那定、静、...

学术以不愧于心、无恶于志为第一。也要点检这心志是天理,是人欲;便是天理,也要点检是边见是天则。

【名句】学术以不愧于心、无恶于志为第一 ① 。也要点检这心志是天理,是人欲;便是天理,也要点检是边见是天则 ② 。 【译文】学术以无愧于心、无恶于志为第一。还要反省检查这心是天理还是人欲。即使是天理,还要反省检查是偏面之见还是自然法则。 注释 【...

微者正之,甚者从之,从微则甚,正甚愈甚。天地万物气化人事莫不皆然。是故正微从甚,皆所以禁之也,此二帝三王之所以治也。

【名句】微者正之,甚者从之,从微则甚,正甚愈甚。天地万物气化人事莫不皆然。是故正微从甚,皆所以禁之也,此二帝三王之所以治也。 【译文】衰微了的事物,还想扶植起来;事情已过头了,还听凭它发展;任凭事情衰微下去,事情就越来越坏;想纠正越变越坏的事...

能使天下之人者,惟神、惟德、惟惠、惟威。神则无言无为而妙应如响,德则共尊共亲而归附自同。惠则民利其利,威则民畏其法。非是则动众无术矣。

【名句】能使天下之人者,惟神、惟德、惟惠、惟威。神则无言无为而妙应如响,德则共尊共亲而归附自同。惠则民利其利,威则民畏其法。非是则动众无术矣。 【译文】能够使天下人服从的,只有神、只有德、只有惠、只有威。神不说话也没有作为,而妙应如响。德是...

只有不容已之真心,自有不可易之良法。其处之未必当者,必其思之不精者也。其思之不精者,必其心之不切者也。故有纯王之心,方有纯王之政。

【名句】只有不容已之真心 ① ,自有不可易之良法。其处之未必当者,必其思之不精者也。其思之不精者,必其心之不切者也。故有纯王之心,方有纯王之政。 【译文】只要有不懈努力的真心,必然会有不可改变的好办法。处理得不恰当的事,必然是思考得不够精审。...

圣人能用天下,而后天下乐为之用。圣人以心用天下,以形用心,用者,无用者也,众用之所恃以为用者也。若与天下竞智勇,角聪明,则穷矣。

【名句】圣人能用天下,而后天下乐为之用。圣人以心用天下,以形用心,用者,无用者也,众用之所恃以为用者也。若与天下竞智勇,角聪明,则穷矣。 【译文】圣人能对天下的治理发挥作用,然后天下人才乐于为圣人所用。圣人是用心来治理天下,以行为来为心所用...

后世无人才,病本只是学政不修,而今把作万分不急之务,才振举这个题目,便笑倒人。官之无良,国家不受其福,苍生且被其祸,不知当何如处?

【名句】后世无人才,病本只是学政不修,而今把作万分不急之务,才振举这个题目,便笑倒人。官之无良,国家不受其福,苍生且被其祸,不知当何如处? 【译文】后世缺乏人才,根本原因是因为不重视教育。现在把教育看成万分不紧急的事,才有人提出要振兴教育,...

人才邪正,世道为之也;世道污隆,君相为之也。君人者何尝不费富贵哉?以正富贵人,则小人皆化为君子;以邪富贵人,则君子皆化为小人。

【名句】人才邪正,世道为之也;世道污隆 ① ,君相为之也。君人者何尝不费富贵哉?以正富贵人,则小人皆化为君子;以邪富贵人,则君子皆化为小人。 【译文】人才的邪正,是世道造成的;世道的好坏,是君相造成的。君主何尝不把富贵给人呢?以正当的原则使人富...

御戎之道,上焉者德化心孚,其次讲信修睦,其次远驾长驱,其次坚壁清野,其次阴符智运,其次接刃交锋,其下叩关开市,又其下纳币和亲。

【名句】御戎之道,上焉者德化心孚,其次讲信修睦,其次远驾长驱,其次坚壁清野,其次阴符智运,其次接刃交锋,其下叩关开市,又其下纳币和亲。 【译文】抵御外族的办法,最上等的策略是以德来感化他们,使他们心悦诚服,其次是讲信修睦,其次是远驾长驱,其...

兵、士二党,近世之隐忧也。士党易散,兵党难驯。看来亦有法处,我欲三月而令可杀,杀之可令心服而无怨,何者?罪不在下故也。

【名句】兵、士二党,近世之隐忧也。士党易散,兵党难驯。看来亦有法处,我欲三月而令可杀,杀之可令心服而无怨,何者?罪不在下故也。 【译文】兵和士这两种人,是近世隐藏的忧患啊!读书人容易离心离德,兵士难以驯服。看来也有办法改变这种状况,我能做到三...

求道学真传,且高阁百氏诸儒,先看孔孟以前胸次。问治平要旨,只远宗三皇五帝,净洗汉唐而下心肠。

【名句】求道学真传,且高阁百氏诸儒 ① ,先看孔孟以前胸次。问治平要旨 ② ,只远宗三皇五帝,净洗汉唐而下心肠。 【译文】要想求得道学真传,且把诸子百家束之高阁,先看孔子、孟子以前圣贤的心胸。要想明白治国平天下的要旨,只远宗三皇、五帝,不能有汉...

铦矛而秫梃,金矢而秸弓,虽有《周官》之法度而无奉行之人,典谟训诰何益哉!

【名句】铦矛而秫梃 ① ,金矢而秸弓 ② ,虽有《周官》之法度而无奉行之人,典谟训诰何益哉 ③ ! 【译文】锋利的矛,而用秫秆做梃;金属的箭头,而用秸秆做弓。虽然有《周礼》所规定的严谨的法度,而没有奉行的人,这些典谟训诰又有什么用处呢? 注释 【注释...

今四海九州之人,郡异风,乡殊俗,道德不一故也。故天下皆守先王之礼,事上接下,交际往来,揆事宰物,率遵一个成法,尚安有诋笑者乎?故惟守礼可以笑人。

【名句】今四海九州之人,郡异风,乡殊俗,道德不一故也。故天下皆守先王之礼,事上接下,交际往来,揆事宰物,率遵一个成法,尚安有诋笑者乎?故惟守礼可以笑人。 【译文】现在四海九州的人,州郡风尚不同,乡县习俗有异,这是因为道德不统一的缘故啊!如果天...

凡名器服饰,自天子而下庶人而上,各有一定等差,不可僭逼。上太杀是谓逼下,下太隆是谓僭上,先王不裁抑以逼下也,而下不敢僭。

【名句】凡名器服饰 ① ,自天子而下庶人而上,各有一定等差,不可僭逼。上太杀是谓逼下,下太隆是谓僭上 ② ,先王不裁抑以逼下也,而下不敢僭。 【译文】凡是名器服饰,从天子以下直到普通人,都要有一定的等级差别,不可超越。居于上位的人太降低等级,这...

人君有欲,前后左右之幸也。君欲一,彼欲百,致天下乱亡。则一欲者受祸,而百欲者转事他人矣。此古今之明鉴,而有天下者之所当悟也。

【名句】人君有欲,前后左右之幸也。君欲一,彼欲百,致天下乱亡。则一欲者受祸,而百欲者转事他人矣。此古今之明鉴,而有天下者之所当悟也。 【译文】君王有了什么欲望,这是他前后左右官吏“幸运”的事。比如君王想要一种东西,他们却想要一百种东西,以此...

“礼”之一字,全是个虚文,而国之治乱、家之存亡、人之死生、事之成败罔不由之。故君子重礼,非谓其能厚生利用人,而厚生利用者之所必赖也。

【名句】“礼”之一字,全是个虚文,而国之治乱、家之存亡、人之死生、事之成败罔不由之。故君子重礼,非谓其能厚生利用人,而厚生利用者之所必赖也。 【译文】“礼”这个字,本是个虚文,但国之治乱、家之存亡、人之死生、事之成败,无不和它有关。因此君子...

无事时惟有邱民好蹂践,自吏卒以上,人人得而鱼肉之。有事时惟有邱民难收拾,虽天子亦无躲避处,何况衣冠?此难与诵诗读书者道也。

【名句】无事时惟有邱民好蹂践 ① ,自吏卒以上,人人得而鱼肉之。有事时惟有邱民难收拾,虽天子亦无躲避处,何况衣冠?此难与诵诗读书者道也。 【译文】无事时,只有平民好蹂践,从吏卒以上的人,人人都可以鱼肉他们。有事时,惟有平民难收拾,即使是天子也...

余息而在沟壑,斗珠不如升糠;裸裎而卧冰雪,败絮重于绣縠。举世用人,皆珠縠之贵也,有甚高品,有甚清流?不适缓急之用,即真非所急矣。

【名句】余息而在沟壑,斗珠不如升糠;裸裎而卧冰雪,败絮重于绣縠。举世用人,皆珠縠之贵也,有甚高品,有甚清流?不适缓急之用,即真非所急矣。 【译文】饥饿得躺倒在沟壑之中,有一斗珍珠不如有一升谷糠;赤身裸体冻倒在冰雪之地,破棉旧絮重于精美的轻纱。...

屋漏尚有十目十手,为人上者,大庭广众之中,万手千目之地,譬之悬日月以示人,分毫掩护不得,如之何弗慎?

【名句】屋漏尚有十目十手 ① ,为人上者,大庭广众之中,万手千目之地,譬之悬日月以示人,分毫掩护不得,如之何弗慎? 【译文】在屋中隐蔽的地方,尚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为人尊长的人,处于大庭广众之中,在万手所指、千目所视之地,就好比日月悬挂在天...

在上者当慎无名之赏。众皆藉口以希恩,岁遂相沿为故事,故君子恶苟恩。苟恩之人,顾一时,市小惠,徇无厌者之情,而财用之贼也。

【名句】在上者当慎无名之赏。众皆藉口以希恩,岁遂相沿为故事,故君子恶苟恩。苟恩之人,顾一时,市小惠,徇无厌者之情,而财用之贼也。 【译文】在上位的人应该谨慎地对待那没有名目的奖赏。众人都以某种理由为借口想得到赏赐,一年年沿袭下来就成了旧例,...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