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我不能宁耐事而令事如吾意,不则躁烦;我不能涵容人而令人如吾意,不则谴怒。如是则终日无自在时矣。而事卒以偾 ① ,人卒以怨,我卒以损,此谓至愚。 【译文】我做事不能忍耐而又要让事合我意,不然就急躁烦恼;我不能涵容人而又要让人行事适合我意...
【名句】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译文】世间的各种事情都有各自的恰好处,谨慎一分就能得到一分,疏忽一分就会失去一分。全都谨慎...
【名句】平居无事之时,则丈夫不可绳以妇人之守也;及其临难守死,则当与贞女列妇比节。接人处众之际,则君子未尝示人以廉隅之迹也 ① ;及其任道徙义,则当与壮士健卒争勇。 【译文】平居无事的时候,对大丈夫不可用妇人的操守来衡量;及其临难赴死时,则应...
【名句】明义理易,识时势难。明义理,腐儒可能;识时势,非通儒不能也。识时易,识势难。识时,见者可能;识势,非早见者不能也。识势而早图之,自不至于极重,何时之足忧? 【译文】明白义理容易,识时势难。弄明义理,腐儒也能做到;识时势,非博通古今、学...
【名句】予平生处人处事,激切之病十居其九,一向在这里克,只恁消磨不去。始知不美之质变化甚难,而况以无恒之志、不深之养,如何能变化得?若志定而养深,便是下愚也移得一半。 【译文】我平生处人处事,犯急躁毛病的十有九次,我一向在这方面克制自己,只...
【名句】精存则生神 ① ,精散则生形。太乙者 ② ,天地之神也;万物者,天地之形也。太乙不尽而天地存,万物不已而天地毁 ③ ,人亦然。 【译文】精气存在就会产生精神,精气离散就会产生形体。太乙,是天地的精神;万物,是天地的形体。太乙之气不尽天地就...
【名句】天积气所成,自吾身以上皆天也。日月星辰去地八万四千里,囿于积气中,无纤隔微障、彻地光明者,天气清甚,无分毫渣滓耳,故曰太清。不然虽薄雾轻烟,一里外有不见之物矣。 【译文】天是气积蓄形成的,从我的身体以上都是天。日月星辰距离地面八万四...
【名句】天下国家之存亡,身之生死,只系“敬”“...
【名句】乾坤是毁底,故开辟后必有混沌;所以主宰乾坤是不毁底,故混沌还成开辟。主宰者何?元气是已。元气亘万亿岁年终不磨灭 ① ,是形化气化之祖也。 【译文】天地是会毁灭的,所以天开地辟以后必然又会回到混沌的状态;能够主宰天地的东西是不会毁灭的,所...
【名句】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恶冷而幽人宝之,世人薄素而有道者尚之。悲夫!世之人难与言矣。 【译文】世俗的人轻视老人,而圣王尊重他们;世俗的人抛弃愚笨的人,而君子收留他们;世俗的人...
【名句】天地有真气,有似气,故有凤凰则有昭明 ① ,有粟谷则有稂莠 ② 。兔葵似葵,燕麦似麦,野菽似菽,槐蓝似槐之类。人亦然,皆似气之所钟也。 【译文】天地之间有真气,有似气,所以有凤凰就有和凤凰相似的昭明鸟,有粟谷就有和其相似的稂莠这样的杂草...
【名句】好问好察时著一“我”字不得 ① ,此之谓能忘;执两端时著一“人”字不得,此之谓能定;欲见之施行略无人己之嫌,此之谓能化。 【译文】喜欢发问,爱好省察,这时不要带着主观的见解,这叫做能忘。执两端而用中的时候,不要考虑别人的看法,这叫做能...
【名句】法令所行,可以使土偶奔趋 ① ;惠泽所浸,可以使枯木萌蘖;教化所孚 ② ,可以使鸟兽伏驯;精神所极,可以使鬼神感格 ③ ,吾必以为圣人矣。 【译文】法令颁行,可以使土制作的偶人遵照执行;惠泽所浸,可以使枯木萌芽;教化推行,可以使鸟兽驯服;精...
【名句】对境忘情,犹分彼我,圣人可能入尘不染,则境我为一矣。而浑然无点染,所谓“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非圣人之至者不能也。若尘为我役,化而为一,则天矣。 【译文】对着美妙的境界忘了自己的存在,但还可以分出哪是境哪是我。但圣人能够做到入尘不染...
【名句】汉儒杂道,宋儒隘道。宋儒自有宋儒局面,学者若入道,且休著宋儒横其胸中,只读六经、四书而体玩之,久久胸次自是不同。若看宋儒,先看濂溪、明道 ① 。 【译文】汉儒使道杂驳,宋儒使道狭隘。宋儒自有宋儒局面,但学者如果要学道,先不要把宋儒的主...
【名句】或问:“虚灵”二字如何分别?曰:惟虚故灵。顽金无声,铸为钟磬则有声;钟磬有声,实之以物则无声。圣心无所不有而一无所有,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① 。 【译文】有人问:“虚”“灵”二字如何分别?我回答说:只有虚才能灵。没经过铸造的金属不会发...
【名句】中高第,做美官,欲得愿足,这不是了却一生事。只是作人不端,或无过可称而分毫无补于世,则高第美官反以益吾之耻者也。而世顾以此自多 ① ,予不知其何心。 【译文】科举高中,做了美官,欲望实现,心满意足,这并不是一生的事情就完成了。如果做人...
【名句】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①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能使贤人君子无郁心之言,则正气培矣;能使群黎百姓无腹诽之语 ② ,则元气固矣。此万世帝王保天下之要道也。 【译文】君王治理天下,在朝廷,应该以养正气为先,在海内,应该以养元气为本。使贤人...
【名句】为政先以扶持世教为主,在上者一举措间而世教之隆污、风俗之美恶系焉。若不管大体如何而执一时之偏见,虽一事未为不得,而风化所伤甚大,是谓乱常之政,先王慎之。 【译文】处理政事应该以民众得到教化为主要目的,在上位的人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教化的...
【名句】王法上承天道,下顺人情,要个大中至正,不容有一毫偏重偏轻之制。行法者要个大公无我,不容有一毫故出故入之心,则是天也。君臣以天行法,而后下民以天相安。 【译文】国家制定的法令上承天道,下顺人情,要大中至正,不容有一毫偏重偏轻的制度,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