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受用处阴得之佛老,康节受用处阴得之庄列,然作用自是吾儒,盖能奴仆四氏而不为其作用者。此语人不敢道,深于佛老庄列者自默识得。

【名句】明道受用处阴得之佛老 ① ,康节受用处阴得之庄列 ② ,然作用自是吾儒,盖能奴仆四氏而不为其作用者 ③ 。此语人不敢道,深于佛老庄列者自默识得。 【译文】程颢的学问,暗中受益于佛、老;邵雍的学问,暗中受益于庄子、列子,然而从功用上看,自然...

父在居母丧,母在居父丧,以从生者之命为重。故孝子不以死者忧生者,不以小节伤大体,不泥经而废权,不徇名而害实,不全我而伤亲。所贵乎孝子心者,亲之心而已。

【名句】父在居母丧,母在居父丧,以从生者之命为重。故孝子不以死者忧生者,不以小节伤大体,不泥经而废权 ① ,不徇名 ② 而害实,不全我而伤亲。所贵乎孝子心者,亲之心而已。 【译文】父在居母丧,母在居父丧,以顺从生者的愿望为重。所以孝子不因为死者...

言教不如身教之行也,事化不如意化之妙也。事化信,信则不劳而教成;意化神,神则不知而俗变。螟蛉语生,言化也;鸟孚生,气化也;鳖思生,神化也。

【名句】言教不如身教之行也,事化不如意化之妙也。事化信,信则不劳而教成;意化神,神则不知而俗变。螟蛉语生,言化也;鸟孚生,气化也;鳖思生,神化也。 【译文】言教不如身教推行得快,事化不如意化变化得妙。用事实来教化真实可信,真实可信则不必太费...

四时之气先感万物而万物应,所以应者何也?天地万物一气也。故春感而粪壤气升,雨感而础石先润,磁石动而针转,阳燧映而火生,况有知乎?格天动物只是这个道理。

【名句】四时之气先感万物而万物应,所以应者何也?天地万物一气也。故春感而粪壤气升,雨感而础石先润,磁石动而针转,阳燧映而火生 ① ,况有知乎?格天动物只是这个道理。 【译文】四时之气先感通万物而万物就有了回应,为什么会有回应呢?因为天地万物都是...

脍炙之处,蝇飞满几,而太羹玄酒不至。脍炙日增,而欲蝇之集太羹玄酒,虽驱之不至也。脍炙彻而蝇不得不趋于太羹玄酒矣。是故返朴还淳,莫如崇俭而禁其可欲。

【名句】脍炙之处,蝇飞满几,而太羹玄酒不至 ① 。脍炙日增,而欲蝇之集太羹玄酒,虽驱之不至也。脍炙彻而蝇不得不趋于太羹玄酒矣。是故返朴还淳,莫如崇俭而禁其可欲。 【译文】摆放美味肉食的地方,飞满了苍蝇,却不飞到祭祀桌上摆的肉汁和清水上去。美味...

君子之教人也,能妙夫因材之术,不能变其各具之质。譬之地然,发育万物者,其性也。草得之而为柔,木得之而为刚,不能使草之为木,而木之为草也。是故君子以人治人,不以我治人。

【名句】君子之教人也,能妙夫因材之术,不能变其各具之质。譬之地然,发育万物者,其性也。草得之而为柔,木得之而为刚,不能使草之为木,而木之为草也。是故君子以人治人,不以我治人。 【译文】君子教育别人,妙在能因材施教,不能改变他天生的本质。譬如...

子弟生富贵家,十九多骄惰淫泆,大不长进,古人谓之豢养,言甘食美服养此血肉之躯,与犬豕等。此辈阘茸,士君子见之为羞,而彼方且志得意满,以此夸人。父兄之孽,莫大乎是。

【名句】子弟生富贵家,十九多骄惰淫泆,大不长进,古人谓之豢养,言甘食美服养此血肉之躯,与犬豕等。此辈阘茸 ① ,士君子见之为羞,而彼方且志得意满,以此夸人。父兄之孽,莫大乎是。 【译文】生于富贵之家的子弟,十居九有骄惰淫逸的毛病,不思长进,古...

诗词文赋都要有个忧君爱国之意,济人利物之心,春风舞雩之趣,达天见性之精。不为赘言,不袭余绪,不道鄙迂,不言幽僻,不事刻削,不徇偏执。

【名句】诗词文赋都要有个忧君爱国之意,济人利物之心,春风舞雩之趣 ① ,达天见性之精。不为赘言,不袭余绪,不道鄙迂,不言幽僻,不事刻削,不徇偏执。 【译文】诗词文赋都要有个忧君爱国之意,有个济人利物之心,还要有春风舞雩的情趣,达天见性的精神。...

丧服之制,以缘人情,亦以立世教,故有引而致之者,有推而远之者,要不出恩义二字,而不可晓亦多。观会通之君子,当制作之权,必有一番见识,泥古非达观也。

【名句】丧服之制 ① ,以缘人情,亦以立世教,故有引而致之者,有推而远之者,要不出恩义二字,而不可晓亦多。观会通之君子,当制作之权,必有一番见识,泥古非达观也。 【译文】居丧时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个制度的制定是根据人情来的,也是为了教育世人,所...

圣人垂世则为持衡之言,救世则有偏重之言。持衡之言,达之天下万世者也,可以示极。偏重之言,因事因人者也,可以矫枉。而不善读书者,每以偏重之言垂训,乱道也夫!诬圣也夫!

【名句】圣人垂世则为持衡之言,救世则有偏重之言。持衡之言,达之天下万世者也,可以示极。偏重之言,因事因人者也,可以矫枉。而不善读书者,每以偏重之言垂训,乱道也夫!诬圣也夫! 【译文】圣人流传后世的言论是作为永久准则的言论,而挽救当时世道的言论...

圣人终日信口开合,千言万语,随事问答,无一字不可为训。贤者深沉而思,稽留而应,平气而言,易心而语,始免于过。出此二者而恣口放言,皆狂迷醉梦语也。终日言,无一字近道,何以多为?

【名句】圣人终日信口开合,千言万语,随事问答,无一字不可为训。贤者深沉而思,稽留而应,平气而言,易心而语,始免于过。出此二者而恣口放言,皆狂迷醉梦语也。终日言,无一字近道,何以多为? 【译文】圣人终日随便讲的话,千言万语,就事问答,无一字不...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孝子不可不知。“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忠臣不可不知。

【名句】“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① ,孝子不可不知。“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② ,忠臣不可不知。 【译文】“母氏圣善,我无令人”,这句话是说:母亲聪惠贤良,我却是个没才德的人,不能报答母亲。孝子应牢记这句话。“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意思是说...

道在天地间,不限于取数之多,心力勤者得多,心力衰者得少,昏弱者一无所得。假使天下皆圣人,道亦足以供其求。苟皆为盗跖,道之本体自在也,分毫无损。毕竟是世有圣人,道斯有主;道附圣人,道斯有用。

【名句】道在天地间,不限于取数之多,心力勤者得多,心力衰者得少,昏弱者一无所得。假使天下皆圣人,道亦足以供其求。苟皆为盗跖,道之本体自在也,分毫无损。毕竟是世有圣人,道斯有主;道附圣人,道斯有用。 【译文】道存在天地之间,不限制人取数的多少...

庄列见得道理原著不得人为,故一向不尽人事,不知一任自然,成甚世界?圣人明知自然,却把自然阁起,只说个当然,听那个自然。

【名句】庄列见得道理原著不得人为 ① ,故一向不尽人事,不知一任自然,成甚世界?圣人明知自然,却把自然阁起,只说个当然,听那个自然。 【译文】庄子、列子讲的道理都是要求人不要有所作为,所以一向不在人为上努力。不知一味听凭自然,会成一个什么世界?...

有天欲,有人欲。吟风弄月,傍花随柳,此天欲也。声色货利,此人欲也。天欲不可无,无则禅;人欲不可有,有则秽。天欲即好底人欲,人欲即不好底天欲。

【名句】有天欲,有人欲。吟风弄月,傍花随柳,此天欲也。声色货利,此人欲也。天欲不可无,无则禅 ① ;人欲不可有,有则秽。天欲即好底人欲,人欲即不好底天欲。 【译文】有天欲,有人欲。吟风弄月,傍花随柳,这就是天欲。声色货利,这就是人欲。天欲不可...

万事万物有分别,圣人之心无分别,因而付之耳。譬之日因万物以为影,水因万川以顺流,而日水原无两,未尝不分别,而非以我分别之也。以我分别,自是分别不得。

【名句】万事万物有分别,圣人之心无分别,因而付之耳 ① 。譬之日因万物以为影,水因万川以顺流,而日水原无两,未尝不分别,而非以我分别之也。以我分别,自是分别不得。 【译文】万事万物有分别,圣人的心无分别,因此将天下的兴亡付于圣人。譬如阳光照耀...

弘毅,坤道也。《易》曰:“含弘光大。”言弘也。“利永贞”,言毅也。不毅不弘,何以载物?

【名句】弘毅,坤道也。《易》曰:“含弘光大 ① 。”言弘也。“利永贞” ② ,言毅也。不毅不弘,何以载物? 【译文】弘毅,讲的是坤道。《易》说“含弘光大”,讲的就是弘。“利永贞”,意思是说长守贞正,说的就是毅。不毅不弘,怎么能载物呢? 注释 【注释...

静中真味,至淡至冷,及应事接物时,自有一段不冷不淡天趣。只是众人习染世味十分浓艳,便看得他冷淡。然冷而难亲,淡而可厌,原不是真味,是谓拨寒灰、嚼净蜡。

【名句】静中真味,至淡至冷,及应事接物时,自有一段不冷不淡天趣。只是众人习染世味十分浓艳,便看得他冷淡。然冷而难亲,淡而可厌,原不是真味,是谓拨寒灰、嚼净蜡 ① 。 【译文】静中的真正趣味,极淡极冷,到应事接物时,自然会有一段不冷不淡的天趣。...

才有一分自满之心,面上便带自满之色,口中便出自满之声,此有道之所耻也。见得大时,世间再无可满之事,吾分再无能满之时,何可满之有?故盛德容貌若愚。

【名句】才有一分自满之心,面上便带自满之色,口中便出自满之声,此有道之所耻也。见得大时,世间再无可满之事,吾分再无能满之时 ① ,何可满之有?故盛德容貌若愚。 【译文】才有一分自满的心思,面上便流露出自满的表情,口中便说出自满的话语,这是有道...

周子《太极图》第二圈子是分阴分阳,不是根阴根阳。世间没这般截然气化,都是互为其根耳。

【名句】周子《太极图》第二圈子是分阴分阳 ① ,不是根阴根阳。世间没这般截然气化,都是互为其根耳。 【译文】周敦颐《太极图》的第二圈,讲的是分阴分阳,不是根阴根阳。世上气的变化也没有这样断然分开的,阴阳都是互为其根的。 注释 【注释】①“周子《...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