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民,庶 ① 矣哉!富 ② 之。教 ③ 之。”(《论语·子路》九) 注释 ①庶:众多,指人口众多。②富:动词,使之富有。③教:动词,教育。 【译文】 孔子说:“人,真多呀!应该让他们富裕起来,并进行教育。” 感悟 孔子的民本思想是矛盾的,既有先富后教、富之教...
(孔)子曰:“举直 ① 措 ② 诸枉 ③ ,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二十二) 注释 ①直:正直、善良的。②措:原文为“错”,措置。③枉:弯曲、邪恶。正直的能够校正弯曲的。 【译文】 孔子说:“如果把正直的人提拔到邪恶的人的上面,(正直人的表率作用)就能使邪恶...
颜回 ① 喟然 ② 叹曰:“……夫子 ③ 循循然 ④ 善诱 ⑤ 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十一) 注释 ①颜回:名渊,孔子的得意门生。②喟(kuì)然:感慨、叹息的样子或口气。③夫子:对孔子的尊称。④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⑤诱:引导。 【译文...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 ① 。”(《孟子·尽心下》二十五) 注释 ①孟子这句话的原文是:“可欲之谓善,有诸己谓之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可欲:可爱,让人想亲近的好处。有诸己:自身确实有(那种善的品质、德性)。信:...
孟子曰:“尽信《书》 ① ,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三) 注释 ①《书》:指《尚书》,是“五经”之一。书本知识固然可贵,但也不可一味崇拜、迷信。 【译文】 孟子说:“尽相信书上的,还不如没有书呢。” 感悟 应相信权威,但不可迷信权威。...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 ① 化之者,有成 ② 德者,有达 ③ 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 ④ 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四十) 注释 ①时雨:及时雨。②成:养成。③达:发展。④私淑:私下间接受到(某人)教育、得到好处。 【译文】 孟...
孟子曰:“仁言 ① 不如仁声 ② 之入人深也,善政 ③ 不如善教 ④ 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十四) 注释 ①仁言:仁德的言辞。②仁声:仁德的声望、事实。③善政:良好的政治。④善教:良好的教育。 【译文】...
孟子曰:“教亦多术 ① 矣。予不屑 ② 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十六) 注释 ①术:方法。②不屑:不肯,含有轻视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不屑于教诲他(有意让他感知到这种耻辱,使他从此自...
人皆可以为 ① 尧舜。(《孟子·告子下》二) 注释 ①为:成为。 【译文】 人性本善,只要注重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感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 ① 之,十日寒 ② 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九) 注释 ①曝(pù):晒。②寒:动词,使之寒。 【译文】 孟子说:“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要是晒它一天而冻它十天,那它也是不会生长的。” 感悟 教育、学习也是...
孟子曰:“富岁 ① 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 ② 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七) 注释 ①岁:年岁,年月。②才:材。 【译文】 孟子说:“丰收的年月,青年人懒惰的多;歉收的年月,青年人强暴的多。并非天生就有这样的不同,而是由于外...
孟子曰:“人之患 ① 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二十三) 注释 ①患:值得忧虑的地方,不足之处。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的毛病在于动不动就以师长的口吻教育别人。” 感悟 “好为人师”的人,多自满自夸自吹、少自觉自知自爱。...
古者易 ① 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② 。责善则离,离 ③ 则不祥莫大焉。(《孟子·离娄上》十八) 注释 ①易:交换。②责善:为求好而相互责备。③离:间隔。 【译文】 古代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相互交换教育(或设立学校由专人教育),原因在于教育者因求...
孔子曰:“杀 ① 鸡焉 ② 用牛刀?”(《论语·阳货》四) 注释 ①杀:原文为“割”。②焉:哪里,如何。 【译文】 孔子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的刀呢?” 感悟 孔子的这句话提出了两个问题:小题大做,大材小用。杀鸡就是应该是杀鸡的刀,宰牛就应该用宰牛的刀;否则,就...
子在齐闻 《韶》 ① ,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十四) 注释 ①闻《韶》:听了《韶》乐。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那音乐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竟让他三个月不知道所吃的肉是什么味。 感悟 可见优美、典雅的音乐对人的心灵及精神的慰藉和感化。因而...
孔子曰:“智者乐 ① 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二十三) 注释 ①乐:喜欢。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流动、善变的水,仁德的人喜欢稳定、持重的山。” 感悟 智者以才智治世、以变应变,如流水流动不已,因而喜欢水;仁者安于仁义,如山之岿然不动,以不...
宰予 ① 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 ② 也。”(《论语·公治长》·十) 注释 ①宰予:孔子的学生。②杇(wū):圬,泥瓦工抹墙用的抹子;此处作动词,涂抹。 【译文】 宰予大白天睡觉(而不学习)。孔子说:“腐朽的木料无法雕刻,粪土的墙面无法涂抹。”...
子谓《韶》 ① :“尽 ② 美 ③ 矣,又尽善 ④ 也。”(《论语·八》·二十五) 注释 ①《韶》:舜时的乐曲名。因舜行禅让制,孔子爱屋及乌,对舜时的乐曲《韶》乐也倍加赞美。②尽:极致。③美:原指声音、艺术形式。④善:原指思想内容,现指好的。 【译文】 孔子评论...
至诚无息 ① 。(《中庸》二十六) 注释 ①息:休息,休止。 【译文】 对于真诚的追求是没有也不应该有止境。 感悟 真诚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可以感天动地。至诚如神嘛。...
孔子曰:“大德者,必受命 ① 。”(《中庸》十七) 注释 ①受命:承受天命、大命。 【译文】 孔子说:“上天保佑大德的人有大命,他必然要承受天命从而替天行道。” 感悟 大人干大事,小人干小事;大人为民,小人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