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

孔子曰:“道 ① 不远人。”(《中庸》十三) 注释 ①道:道路,规律。这里指孔子所提倡的政治理想、伦理原则、道德规范等,如仁、礼、中庸、忠恕等。 【译文】 孔子说:“道路并不排斥人去上面走。(忠恕之道离我们并不远。)” 感悟 美德离我们不远,幸福、快乐离我们...

心不在焉

心不在焉 ①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② ,食而不知其味。(《大学》八) 注释 ①在焉:在那儿,在正位上。②闻:耳闻,耳听得见。 【译文】 一个人如果心不在心上、心往别处想了,那他就会看了却没看见,听了却没听到,吃着东西却不知道东西什么味道。 感悟 因而,儒家提倡...

必也使无讼乎

孔子曰:“听讼 ① ,吾犹人 ② 也。必 ③ 也使无讼乎”!(《大学》五) 注释 ①听讼:听诉讼,审理案件。②犹人:犹如别人。③必:必然,最终目的。 【译文】 孔子说:“假如要审理案件,我可能会与别人一样(依法严审、公断)。(我的)最终目的是没有案件。” 感悟 矛盾的...

以德服人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 ① 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赡(shàn):富裕,足够。 【译文】 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心里并不服气,只是力量暂时不够罢了;用品德征服别人的,别人就会心中喜悦而真诚地佩服、服从。 感悟 古人云:...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 ① 于其友,而之 ② 楚游者。比其反也 ③ ,则冻馁 ④ 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 ⑤ 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 ⑥ 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寡人好色

(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 ① 好色,爱厥 ② 妃。《诗》云:‘古公亶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 ③ 下。爰及姜女 ④ ,聿来胥宇 ⑤ 。’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注...

寡人好货

(齐宣)王曰:“寡人 ① 有疾,寡人好货。” (孟子)对曰:“昔者公刘 ② 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 ③ ,于橐于囊 ④ 。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 ⑤ ,爰方 ⑥ 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⑦...

小囿犹大,大囿犹小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 ① 方七十里,有诸 ② ?”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 ③ 者往焉,雉 ④ 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

缘木求鱼

孟子曰:“以若 ① 所为,求若所欲,犹缘 ② 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七) 注释 ①若:你。②缘:攀缘。 【译文】 孟子说:“以你的所作所为,追求你的所欲所得,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 感悟 成语“缘木求鱼”,指一个人的行为在方向、方法上都错了,不可...

君子远庖厨

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 ① 食其肉。是以君子远 ② 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七) 注释 ①不忍:不忍心,圣人君子怜悯弱小的慈悲之心。②远:远离。 【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等动物,高兴地看着它们活着,不忍心看...

以羊换牛

(孟子)曰:“臣闻之胡齕 ① 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②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③ ,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④ ?” (齐宣王)曰:“有之。” (孟子)曰...

率兽而食人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 ① 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 ② 有肥肉,廐 ③ 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④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 ⑤ 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 ① 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 ② 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

以邻为壑

白圭 ① 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 ②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孟子·告子下》) 注释 ①白圭(公元前370年——前300年):名丹,战国时人,曾在...

专心致志

孟子曰:“弈秋 ① ,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② 将至,思援弓缴 ③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弈(yì)秋:春秋时期鲁国人,名秋,因为...

杯水车薪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①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 ② ,则谓之水不胜火。”(《孟子·告子上》十八) 注释 ①胜:战胜。古代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水能灭火。②熄:灭。成语“杯水车薪”即源于此,比喻力量数量太...

先知先觉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 ① 以割烹要汤 ② ’,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 ③ 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 ④ 曰:‘我...

校人烹鱼

昔者有馈生鱼 ① 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 ② 畜之池。 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 ③ 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④ 。(《孟子·...

齐人骄妻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 ① 出,则必餍 ② 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 ③ 良人之所之也。” 蚤 ④ 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

逄蒙学射

逄蒙 ① 学射于羿 ② ,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 ③ ,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 ④ 侵卫,卫使庾公之斯 ⑤ 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