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一民之轨,莫如法。 注释: 一: 统一。轨: 法则。 句意: 统一百姓的法则, 没有比法律更好的了。 出处: 《韩非子·有度》...
名言: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公而不任私。 注释: 任: 依靠, 根据。 句意: 圣明的君主依靠法律而不依靠个人的智慧(来治理国家), 依靠公正而不根据私利(来处理事情)。 出处: 《管子·任法》...
名言: 巧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 句意: 有很灵巧的眼睛与伶俐的手艺, 不如粗拙的圆规与曲尺能纠正圆形与方形的误差。 出处: 《管子·法法》...
名言: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句意: 所议的该肯定的事不能树立起来, 所议的该否定的事不能废止,有功而不能奖赏, 有罪而不能惩罚, 象这样而能够治理好天下百姓的, 从未有过。 出处: 《...
名言: 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句意: 以法律来惩办罪行, 那么老百姓就是去死也不会怨尤, 以法律来衡量功绩, 那么老百姓接受奖赏却不一定是德行高尚的。 出处: 《管子· 明法》...
名言: 盗贼不胜则良民危,法禁不立则奸邪繁。 注释: 不胜: 形容数量十分多。立: 制订。 句意: 盗贼横行, 良民就感到危险; 法律禁令不制订, 奸邪就特别多。 出处: 《管子·正世》...
名言: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 注释: 身: 是指统治者自身。 句意: 禁令能起到克制自身的作用, 那么法令下去老百姓都会执行。 出处: 《管子·法法》...
名言: 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 注释: 法道: 尊重道德。信密: 真诚。经: 道路、途径, 这里可作办法讲。 句意: 宪律制度必须要尊重道德原则。号令必须要明确, 赏罚必须要真诚, 这是正其百姓的办法。 出处: 《管子·...
名言: 制法仪,出号令,然后可以一众治民。 注释: 法仪: 法律制度。一: 统一。 句意: 制定法律制度, 公布出命令, 然后就可以统一群众管理百姓。 出处: 《管子·法法》...
名言: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注释: 吏: 这里当动词管理讲。规矩: 校正圆形与方形的两种工具。今名圆规与直角曲尺, 此指规范。绳墨: 木工用来拉直线的绳线。 句意: 法律政令, 是治理百姓的一种规范、准绳。 出处: 《管子·七臣》...
名言: 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注释: 私勇: 勇于私斗的人。私智: 自以为是“聪明人”。 句意: 一个国家勇于私斗的人多了。相应的他的军队兵力就弱; 官员如自以为是, 那么他的法律就乱套了。 出处: 《管子·禁藏》...
名言: 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 句意: 贪求多的得到的少, 禁止的内容多真正止得了的就少, 法令太多真正实施的就少。 出处: 《管子·法法》...
名言: 法度行则国治,私利行则国乱。 句意: 法律制度实施起来国家就治理得好, 只顾私利行事国家就乱了。 出处: 《管子· 明法》...
名言: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以差短长。 注释: 巧: 弄虚作假。欺: 骗。 句意: 有法律制度存在, 就不能以弄虚作假来蒙混; 有衡量轻重的秤在称量, 就不能骗人轻重, 有寻丈长短可以测数的, 就不...
名言: 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 注释: 妄诛: 乱杀人, 乱惩罚。 句意: 法令尚未颁布而惩罚却来了, 那便是执政的人乱惩罚人。 出处: 《管子·法法》...
名言: 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 注释: 意: 指民心。上: 指统治者。 句意: 刑罚虽然多而民心并不畏惧,有法令而不能实行;杀戮处死的很多,但大家心中并不服,那么统治者的地位就危险了。 出处: 《管子·牧民· 四顺》...
名言: 令已布而赏有从, 则是使民不劝勉, 不行制, 不死节。 注释: 劝勉: 努力奋发。行制: 控制自己的行为。死节: 为节操而死。 句意: 法令已经颁布而(法令规定的种种) 奖赏不兑现, 那是使老百姓不努力奋发, 不知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肯为节操而死...
名言: 以规矩为方园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注释: 规矩: 画园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为: 画, 动词。法教: 法律, 教化。 出处: 《管子·形势解》...
名言: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注释: 法法: 按照法律办事。毋常: 无常、反常。法不法: 法律不象法律。 句意: 不按照法律办事那么事情就不正常, 法律如果不象法律, 那么政令就行不通。 出处: 《管子·法法》...
名言: 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 句意: 以法律来惩罚罪行, 那么老百姓即使犯法去死, 也不会生怨。 出处: 《管子·明法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