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道理甚明甚浅甚易,只被后儒到今说底玄冥,只似真禅,如何使俗学不一切诋毁而尽叛之! 【译文】道理都是非常明了、非常浅显、非常容易懂的,只是被后世的儒者解释到今天,弄得玄妙了,好像谈禅一般,这怎能使俗学不诋毁它而背离它呢!...
【名句】我盛则万物皆为我用,我衰则万物皆为我...
【名句】三千三百,茧丝牛毛,圣人之精细入渊微矣。然皆自性真流出,非由强作,此之谓天理。 【译文】威仪三千,礼仪三百,规定乃如此细密,好像蚕丝和牛毛一样多,圣人的精细真到入深入微的程度了。然而这些都从真性情中发出,不是勉强做出来的,这才能叫做...
【名句】千载而下,最可恨者乐之无传,士大夫视为迂阔无用之物,而不知其有切于身心性命也。 【译文】千年以来,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音乐没有流传下来,士大夫都把音乐看做迂阔无用的东西,而不知音乐对于身心性命的修养是多么重要。...
【名句】与友人论天下无一物无礼乐,因指几上香曰:“此香便是礼,香烟便是乐;坐在此便是礼,一笑便是乐。” 【译文】和友人谈论天下没有一物没有礼乐,就指着桌上烧着的香说:“这香就是礼,香烟就是乐;坐在这里就是礼,一笑就是乐。”...
【名句】得罪于法,尚可以逃避;得罪于理,更没处存身。只我底心,便放不过我。是故君子畏理甚于畏法。 【译文】违犯了法令,尚且可以逃避;违反了真理,就没有地方存身。即使自己的内心,也放不过自己。因此君子畏理更甚于畏法。...
【名句】圣学入门先要克己,归宿只是无我。盖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此便是舜、跖关头,死生歧路。 【译文】圣人的学问,入门先要克己,归宿只是无我。自私自利之心是推己及人的障碍,这就是圣人和盗贼的关头,死与生的歧路。...
【名句】少年之情,欲收敛不欲豪畅,可以谨德;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阏 ① ,可以养生。 【译文】少年人的情感,应该收敛,不应该豪畅,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谨慎。老年人的情感,应该豪畅,不应当郁闷,这样可以养生。 注释 【注释】①郁阏:郁闷不欢...
【名句】坐间皆谈笑,而我色庄;坐间皆悲感,而我色怡。此之谓乖戾 ① ,处己处人两失之。 【译文】在座的人都在谈笑,而我却面色庄重;在座的人都在悲戚,而我却面有喜色。这就叫做乖戾,处人处己都会失误。 注释 【注释】①乖戾:抵触,不一致。...
【名句】分明认得自家是,只管担当直前做去。却因毁言辄便消沮,这是极无定力底,不可以任天下之重。 【译文】明确地知道自己是对的,就只管把事情担当起来往前做。如果因为别人诋毁的言词便消极沮丧,这是极其缺乏坚定的信念,不可担当天下的重任。...
【名句】未适可,必止可;既适可,不过可,务求适可而止。此吾人日用持循,须臾粗心不得。 【译文】还未达到合适的地步,必须知道在哪里停止才合适;既已达到合适的地步,又不能超过,务求适可而止。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一刻也不能粗心。...
【名句】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畜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 【译文】开始奋发,最终懈怠,是修养德业的大害;先缓后急,是处理事情的大害;躁心浮气,是培养品德的大害;疾言厉色,是和众人相处的大害。...
【名句】治乱系所用事。天下国家,君子用事则治,小人用事则乱。一身,德性用事则治,气习用事则乱。 【译文】治还是乱,在于谁当权,在于如何行事。对于天下国家来说,君子当权则治,小人当权则乱。对于一个人来说,以道德行事则治,以气习行事则乱。...
【名句】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① 。 【译文】力量也有不能达到的事,圣人不因为没有力量做到的事而责备人;只要内心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圣人不因为无可奈何而推诿。 注释 【注释】①诿:推诿。...
【名句】吉凶祸福是天主张 ① ,毁誉予夺是人主张,立身行己是我主张。此三者不相夺也。 【译文】吉凶祸福是由上天主宰的,毁誉予夺是由他人主宰的,立身行己是由自己主宰的。这三者不能相互取代。 注释 【注释】①主张:作主,主宰。...
【名句】取善而不用,依旧是寻常人,何贵于取?譬之八珍方丈而不下箸 ① ,依然饿死耳。 【译文】汲取了美德而不用,依旧和寻常人一样,得到了又有什么用呢?譬如摆了满桌的山珍海味而不下筷子,依然还要饿死。 注释 【注释】①箸:筷子。...
【名句】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行止语默是祸福关,勤惰俭奢是成败关,饮食男女是死生关。 【译文】仁厚还是刻薄是性命长短的关键,前行还是停止、说话还是沉默是祸福的关键,勤劳还是懒惰、节俭还是奢侈是成败的关键,饮食男女是死生的关键。...
【名句】即做人在世间,便要劲爽爽立铮铮底,若如春蚓秋蛇,风花雨絮,一生靠人作骨,恰似世上多了这个人。 【译文】既然作为人生在世间,便要劲爽爽立铮铮地,若如春蚓秋蛇、风花雨絮,一生靠别人作支柱,恰似世上多了这个人。...
【名句】古之人勤励,今之人惰慢。勤励故精明而德日修,惰慢故昏蔽而欲日肆,是以圣人贵“忧勤惕励”。 【译文】古代的人勤励,现在的人惰慢。勤励才能精明,使道德天天增长;惰慢只能昏蔽,使欲望不断增多。因此圣人认为“忧勤惕励”非常宝贵。...
【名句】君子之所持循只有两条路,非先圣之成规,则时王之定制,此外悉邪也,俗也,君子不由。 【译文】君子所遵行的只有两条路:不是先圣的成规,就是当世国君制定的法制,除此以外都是邪的、俗的,君子不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