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

2020-03-27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也称“放纸鸢”、“放鹞子”、“放风鸢”,中国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公输般做木鸢以窥宋城,实际上就是风筝。当时的风筝多用竹、木制成,是在战争中用来传递消息的。到了汉代,用纸代木,称为“纸鸢”。风筝的真正命名,见于《询刍录》:“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代以后,风筝很盛行,并以清明节为“风筝节”。从此,风筝成为群众性的娱乐用具。明清以后,中国的风筝制作技艺已达到相当精湛的水平。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把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作了详细记载,并辑录了民间风筝歌诀四十多首。风筝的结构主要有排子型、水桶型、软膀型和硬膀型四大类。其式样有禽、鸟、虫、人、神、飞机种种。做时,先以细竹扎成如蜈蚣、老鹰、龙、蝴蝶等骨架,上糊薄棉纸或丝帛,绘上彩色图案。放时,系以长绳,利用风力牵动使之升上高空。以飞得高,动作灵活、造型优美为佳。我国的风筝很早就传入朝鲜、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后又从亚洲传到欧美各国。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