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见景起兴

2019-05-25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45.岸边杨柳苍苍,
        江上寒波漾漾。
        阳关旧曲低低唱,
        只恐行人断肠。
        

(姚燧[中吕·醉高歌]《感怀》)


        评析 作家隐括了柳永“杨柳岸,晓风 残月”的意境和周邦彦“长亭路,年去年 来,应折柔条过千尺”的情思。借苍苍的 杨柳和荡漾的波涛起兴,见景生情,绘 出一幅“波渺渺、柳依依”的动人画面, 一方面让感情浮现为景象,另一方面又 使景象具有明确的情感内涵,将情景天 衣无缝地吻合在一起,烘托出“送君南 浦,伤如之何”的惜别情思,暗示留恋之 情深,别离之愁苦,达到了“善写景者, 妙合无垠”(《姜斋诗话》)的艺术境界。
        46.白洋淀水清又清,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秋风吹来莲花开,
        毛主席领导咱站起来。
        月亮升起满淀亮,
        毛主席的恩情不能忘。
        白洋淀的莲蓬香又甜,
        毛主席的恩情说不完。
        白洋淀的芦苇像海水,
        忘了爹娘也忘不了你。
        

(河北民歌《忘了爹娘也忘不了 你》)


        评析 整首民歌每两句一节。每一节的 第一句都用起兴,虽然兴体和正文没有 必然的联系,但却隐含着某些联系,正 是这种联系决定了感情基调。
        47.碧水流丹映晚霞,
        寒梅落尽又春华。
        深闺少妇楼头望,
        怕见风欺杨柳斜。
        

(郁达夫《拟唐人作》)


        评析 这首七绝是郁达夫写给恋人王 映霞的。其中第一句的“碧”把“王”包含 在内,而“映晚霞”又把“映霞”镶嵌在里 面。与此同时,“霞”、“华”、“斜”都押韵。 每句的音顿都是二二三,这很符合起兴 确定韵脚和音步的特点。
        48.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唐朝民歌》)


        评析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年)秋,唐朝的军队击退了吐鲁番贵 族统治者对陇西的侵袭。所以当时的人 民就编了这首民歌来歌颂唐军在这次 战斗中的功劳。开头以“北斗七星高”句 来起兴,与诗中的内容没有直接的联 系,只是对哥舒翰带领的军队夜战敌军 起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49.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杜甫《南征》)


        评析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年)春,杜 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开篇两句写 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运用了借景起兴 的修辞格。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 天,云帆一片,好一幅美丽的春色图! 可 是跋涉于征途中的诗人却是年老多病, 前途渺茫,壮志难酬。触景伤情,泣下沾 襟。这是以乐景写哀情,诗的头两句起 了反衬作用。
        50.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烧,
        红旗一展穷人都红了。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陕北红了半边天。
        紫红犍牛自带耧,
        闹革命的心思人人有。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评析 “起兴”与“比喻”是两种不同的 修辞方式。但在韵文写作中,人们常将 它们结合起来运用,称之为“比兴”,那 就是又作比喻又起兴。本例的第一句 “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烧”就有这样的双 重作用。
        51.沉郁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
        

(徐干《室思》其一)


        评析 绵绵的阴雨,满耳是渐渐沥沥的 雨水声;漫天的愁云,天空是灰蒙蒙的 一片。爱人久出未归,思妇的心情如同 阴沉的天气一样,单调灰暗,此时此境, 使人产生清冷寂寞的感受,不禁触景伤 情。此诗首句的“起兴”是古典诗歌传统 的手法,用“沉郁”渲染“愁忧”,使外在 景物,与人们内在的情愫和谐地融为一 体,强化了思念伤感的情绪。
        52.春江好景依然在,
        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
        西游演了是封神。
        

(鲁迅《赠日本歌人》)


        评析 鲁迅于1931年3月5日赠给日 本剧评家升屋治三郎的诗,开头就用 “春江好景依然在”起兴,点明此时的上 海正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大好季 节。而在此时,来自远方的客人却要回 国了,作者感慨万千,题诗赠别,把对朋 友的留恋、惜别之情形象地表达了出 来。
        53.东山上下雨西山上亮,
        俺三边是个苦地方。
        苦根根苦苗苗苦秧秧,
        姑娘我活得不像个人样样!
        

(李季《玉门女儿出征记》)


        评析 每两句一节的“信天游”,是李季 最擅长的诗歌形式,而每一节中的第一 句或托物起兴,或见景起兴,在李季的 诗歌中比比皆是。此例中的第一句是见 景起兴,第三句是触物起兴。
        54.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谢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 赠西府同僚》)


        评析 劈头一句的“大江流日夜”即是 见景起兴,杨升庵非常赞赏他的“绝 妙”。它的妙处在于所描写的实景中融 入了诗人的感情。这句诗境界阔大,情 思浩荡,堪称绝唱。谢脁这次入京是乘 船顺江而下的,诗里所写正是夜间从新 林到建业的景色和感受。他日夜兼程, 行驰于长江之中,所以“大江流日夜”是 写实,次句的“客心悲未央”直叙自己的 心情,这是感情无法抑制时的倾泻。正 因为有了次句的倾泻,才使得借景起兴 的首句充满了感情,这就是绝妙的发端 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是发端之所以绝 妙的原因所在。
        55.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评析 这首诗歌以“大风”和“飞云”起 兴,显示了汉代开国君主的满腔豪情和 壮阔声威,叱咤风云,气壮山河,可叹可 赞!
        56.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阴铿《晚出新亭》)


        评析 杜甫曾说过:“颇学阴(铿)何苦 用心。”在有陈一代的诗人中,阴铿可算 是佼佼者。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首都(建 康,新亭在南京市南面)之前写的。行 前,出新亭,步江滨,面对奔腾呼啸、一 泻千里的滚滚长江,诗人不禁吟出:“大 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的诗句。第一句 借景起兴,第二句抒情,情景交融,决定 了全诗“离悲”的感情基调。
        57.大江日夜向东流,
        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
        石头城上月如钩。
        

(鲁迅《无题二首》其一)


        评析 此诗写于1931年6月14日,后 编入《集外集》,是书赠日本朋友宫崎龙 介的。宫崎龙介是曾经协助孙中山先生 推翻清皇朝革命活动的宫崎寅藏的侄 子,此时来上海,与鲁迅交往甚密。开端 的起兴句形象地揭示出社会要前进,人 民要革命的历史潮流像奔腾不息的长 江水,荡涤着旧中国的一切污泥残渣, 同时暗示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势力,在 革命洪流的冲击下必将灭亡的命运。
        58.风吹大树嘶啦啦的响,
        崔二爷有钱当保长。
        烟洞里冒烟飞满天,
        崔二爷他有半个天。
        天气越冷风越紧
        人越有钱心越狠!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评析 这是一种“信天游”的民歌形式, 每两句为一节。三节都有各自的起兴 句。第一句与第二句在语意上没有关 联,只是单纯地为开个头;第三句的“烟 飞满天”可以引起读者对崔二爷有钱有 势的联想;第五句是兴与比的结合,以 “天冷风紧”形象地说明“有钱心狠”。三 句的起兴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各自 的特色十分鲜明。
        59.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遍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谒金门》)


        评析 冯延巳平生作词不多,题材大都 是闺思别绪或闲情逸趣。但他善长以景 托情和因物起兴的手法,词的开头由景 起兴,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 思妇的心。一个“皱”字,不仅描绘出了 春风春水的特色,也描绘出了思妇千般 万种难以评说的情思。既写景又抒情, 融情景于一炉,收到了一箭双雕的作 用。词的后半段是说,面对大好的春光, 心上的人又不在身旁,女主人公只好在 芬芳的花径里,手挼着红杏花蕊,戏逗 着鸳鸯消遣。
        60.寒烟细,古寺清,
        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
        怎生教老僧禅定。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


        评析 “寒烟细,古寺清”这六个字,不 仅形象突出,意境鲜明,连诗人的特殊 感受也传达给读者了。“寒”与“古”, “细”与“清”,对仗极妙,前者有感受,也 有形态,后者既形象活泼,又色彩鲜明, 其容量之大必非一般文字所能比拟。作 者根据自己的艺术经验,创造了美的艺 术境界,而且留出空间,给读者以发挥 艺术再创造的余地。这就是马致远艺术 创作的成功之处,也是这首小令的艺术 特色之一。
        61.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 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 离情。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长亭, 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刘 致[双调·燕儿落过得胜令]《送别》)
        评析 这是一首专叙友情的送行曲。此 曲前四句为借景起兴,作者以燕莺在风 中啁啾飞翔,丽日照耀着鲜艳的杏树桃 花,点出送行的季节是暮春天气。后两 句点明了暮春天气里晴雨变幻的境况。 它写出了春天午后,丽日照人以至黄昏 暮雨中千山静谧的环境气氛。是一幅动 静相间的江南暮雨图。后八句侧重言 情。全曲由境入题,款款言情,达到了情 景俱真、清新深婉的艺术境界。
        62.红红的阳婆蓝蓝的天,
        参战队员们去支前。
        鸡儿叫来狗儿咬,
        参战人员们出发了。
        天上的雁儿排成一字齐,
        参战的人儿不把队来离。
        雁儿飞成八字形,
        参战队员们向前奔。
        

(山西民歌《参战队员们去支前》)


        评析 这首民歌八句四节,每一节都有 起兴。第一句写热烈的气氛;第二句写 出发的时间;第三、四句以大雁的“队 列”衬写参战队员们的决心。同是起兴 句,作用有差别。
        6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评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 (752年)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 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阴山居作客。三人登 高宴饮,李白感触万端,便写了这首千 古传诵的名作。颍阴离黄河不远,登高 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 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归大 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 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上句写 大河之来,势不可当,下句写大河之去, 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 咏叹调,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6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诗经·秦风·蒹葭》)


        评析 这是一首情歌。究竟是男方对意 中人的热烈追求,还是女方对所爱者倾 心爱慕,不得而知。但诗中所采用的借 景起兴手法是肯定无疑的。“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是主人公渴望会见心爱者 在河边所见景物,但这秋之清晨,河边 的苍苍芦苇,沾满了白霜的景象,给人 以萧瑟冷寂之感,因此这两句描绘即目 所见景物的诗句,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 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情 与景是相谐的。
        65.綦江河水清又清,
        两岸碧草绿茵茵。
        船娘划桨儿打鱼,
        娘儿母子笑盈盈。
        

(古承铄《綦江河》)


        66.柳叶微风闹,
        荷花落日酣。
        拂长空远山云淡,
        红妆儿女十二三,
        采莲归小舟轻揽。
        

(张可久《双调·寿阳曲》)


        评析 小山(张可久,字小山)在这首曲 子里把远景和近景结合起来起兴。首句 是对荷花池边柳树的特写。次句是描绘 夕阳余辉映照下荷花浓艳的色态。第三 句展现出山远云淡的辽阔和清舒,正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十二三岁穿着艳 丽的采莲女儿,摇着小舟从荷塘丛中轻 轻荡出,静态的画面立即有了生机与活 力。
        67.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 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 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李清照《永遇乐》)


        评析 李清照用浓重的色彩极力渲染 自然景物的鲜艳。元宵佳节傍晚,熔金 似的落日,合璧似的暮云,挂在蓝天上, 这是多么美的景致啊! 但悲哀的心情使 诗人对着这春天黄昏的落日美景,发出 了“人在何处”的慨叹,这慨叹是易安居 士对自己因国亡家破而漂泊江南的身 世的感叹,是她发自内心的悲切之声。 烟雾缭绕,嫩柳吐黄,春意盎然,可是处 于悲苦境遇中的词人,却感觉不到春 意,连那吹奏着《梅花落》的悠扬笛声, 也是声声怨,阵阵愁。“以哀景写乐,以 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 斋诗话》)李清照正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一方面极力描绘景物的美好,一方面却 在抒发自己凄恻的心境,乐境和哀情形 成了明显的对比,增强了这首词的艺术 感染力。
        68.满天云彩风吹散,
        咱俩的婚姻叫人搅散。
        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
        人里头数不过咱俩可怜。
        庄稼里数不过糜子光,
        人里头数不过咱俩恓惶!
        想你想得吃不进饭,
        心火上来把嘴角燎烂。
        阴洼里糜子背洼里谷,
        哪达想起你哪达哭!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评析 见景能够生情,触物也能够生 情,这是起兴最常见的形式,这里的四 个起兴句有四个韵脚,与下句构成一个 完整的表意单位。
        69.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曹植《七哀诗》)


        评析 开首“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的诗句,起调不凡。这种兴象自然的起 句,虽然继承了李陵逸诗:“明月照高 楼,想见月光辉”(胡应麟《诗薮》)的句 式,但不用其意。正如王夫之所说:“可 谓物外传心,空中造色。”(《船山古体诗 评选》)它所渲染的彷徨惆怅的浓郁气 氛,最易勾出人们对亲人的思念。月光 的徜徉徘徊,正是思妇彻夜不眠、内心 哀思萦回的见证。这一起句的作用,立 即使满篇生辉。所以沈德潜说:“陈思 (即曹植)极工起调。”(《说诗晬语》卷上)
        70.冥冥深林兮,
        树木郁郁。
        山参差以��岩兮,
        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涓涓兮,
        目眇眇而遗泣。
        风搔屑以摇木兮,
        云吸吸以湫戾。
        悲余生之无欢兮,
        愁倥偬于山陆。
        旦徘徊于长阪兮,
        夕彷徨而独宿。
        

(刘向《九叹·思古》)


        评析 以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岩峥嵘 的高山峰峦起兴,述说自己内心的无限 愁闷和悲苦,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即 是刘向这首骚体赋的特点。
        71.南高峰,北高峰,
        惨淡烟霞洞。
        宋高宗,一场空,
        吴山依旧酒旗风,
        两度江南梦。
        

(刘秉中[南吕·千荷叶)]


        评析 “南高峰”、“北高峰”、“烟霞洞”是 杭州三个著名的风景点。以南北二峰起 兴,写南北二宋之事,巧妙、自然,匠心 独运,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抒发 了对朝代兴亡的深沉感慨;构思新奇, 安排精当,感情凝重。
        72.片蓬双桨泊烟萝,
        云倾靴纹漾碧波。
        郎约夜来新月上,
        好从灯火认渔蓑。
        

(谢道承《南台竹枝词》)


        73.青山隐隐遮,行人去急,羊肠鸟道 马蹄怯。鳞鸿不至。空相忆也! 恼人正 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 树人冷栏杆热。(黄峨《罗江怨》)
        评析 黄峨是明代著名作家杨慎的妻 子,他们夫妻各具才情,婚后相互砥砺 切磋,生活充满诗情画意。但共同生活 不过几年,杨慎即被流放云南。此后他 们夫妻天各一方,两心悬望。这首曲子 就是作者写她思念丈夫、牵挂亲人。“青 山隐隐遮”,本指青山重峦叠嶂,远处的 峰峦似隐似现,互相遮掩。但“遮”字不 仅明写了山峦的重叠,还暗含了山对人 的遮掩。是一种具有暗示性的起兴表现 手法。从写景中透出了送行人深情凝望 的形象。
        74.秋天的夜晚多么宁静,
        满月高挂在暗蓝的天空。
        两位姑娘来到水渠边上,
        一边说笑,一边洗头巾。
        风吹白杨叶子飒飒响,
        闪光的流水响淙淙。
        两位姑娘在谈知心话,
        谈着心上最理想的人。
        

(闻捷《水渠边上》)


        评析 诗共两节,每节四句。第一节的 前两句是见景起兴,第二节的前两句为 托物起兴。
        75.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 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风雨满头, 戴荷叶归去休。 (赵孟��《后庭花》)
        评析 诗人见景起兴,从菱舟入笔,然 后推开,从全景写起,以芙蓉来点染秋 色。秋天是采菱的季节,清溪之上,秋水 盈盈,菱舟一叶,出没于菱花丛中,清溪 两岸,一望无际的是那清资雅质的芙蓉 花。在这西风黄叶、众芳摇落之时,她迎 风而立,吐放着美丽的花朵,散发出阵 阵的芳香,把秋光点染得绚丽灿烂! 水 光花影,艳艳秋江,菱舟水上,如入画图 之中,真有“唤回春色秋光里”的意味。
        76.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李贺《开愁歌》)


        评析《开愁歌》共20句,是一首触景生 情、直抒胸臆的佳作。开头两句写景。秋 风萧瑟,草木干枯,傍晚时分,寒气袭 人,路旁的花树呈现出愁惨的容颜。诗 人以此来象征自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的心情。“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 枯兰”,正是这种抑郁悲愤心境的写照。
        77.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雁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曹丕《燕歌行》)


        评析 这是一首情景相融的七言诗。作 者借景起兴,一开头就用浓墨重彩画出 了一幅秋色图,为后面的抒情作了烘托 渲染。风声萧瑟,天气寒冷,草木凋零, 白露为霜。知晓节令的群雁和天鹅都在 思恋自己的故土,纷纷飞向温暖的南 方。如此萧瑟寒冷的深秋景色,最容易 牵动人们对自己亲人的思念。诗中写的 这位女子正是如此。
        78.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
        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襟情拥虚景,轻衾覆空床。
        居欢惜夜促,在蹙怨宵长。
        拊枕独啸叹,感慨心内伤。
        

(张华《情诗》)


        评析 历代文人雅士常将“清风”、“明 月”和恋人的爱情生活联系在一起,形 诸笔墨。李白有“清风不相识,何事入罗 帷”(《春思》)的痴情之句;王维有“清风 明月苦相思”(《伊州歌》)的刻骨之思, 张华抓住这两种富于诱惑力的景物,将 闺中少妇的怀人之情突现在读者的眼 前:清风动帘,疑是玉人来会,闺中人悬 想入痴,月照幽房,不见来人,唯存寂 静,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渴望之情愈不 可遏。着一“晨”字,表明少妇的彻夜遐 思,于是漫漫长夜中的辗转反侧之态, 缠绵委婉之情,亦可于言外而得之。
        79.日头高,柳丝长,
        柳丝牵儿入梦乡。
        梦乡便在娘身上。
        娘在望你爹爹呢,
        儿呀,儿呀,
        你在望他吧?
        暖风吹,笑纹涨,
        涨在婴儿脸面上,
        涨在海洋水面上。
        儿呀,儿呀,
        你也睡睡吧!
        

(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


        评析 《孤竹君之二子》是一出戏剧,最 初发表于1923年2月1日上海《创造季 刊》第一卷第四期上。孤竹国,传说是商 汤时封的一个属国,其地约在今河北卢 龙县南。孤竹君在位时,立叔齐为继承 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 夷逃走,叔齐亦不即位而去。路遇周武 王伐纣,他们“叩马而谏”。后商为武王 所灭,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齐“耻食 周粟”,饿死于首阳山。此剧所写就是这 样的内容。这里所摘是其中一段唱词。 显而易见,它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80.山无数,烟万缕,憔悴杀玉堂人 物,倚蓬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 江东去。(珠帘秀[双调·寿阳曲]《答卢 疏斋》)
        评析 卢疏斋即卢挚,是元代一位优秀 的文学家。珠帘秀是当时著名的杂剧演 员,和卢挚有着深笃而又高尚的爱情。 这首曲子就是写她和卢挚的惜别之情 的。作者用“山无数,烟万缕”起兴,反衬 她和卢挚别后的孤单和寂寞。
        81.三伏天下雨哟,
        雷对雷。
        朱仙镇交战哟,
        锤对锤。
        今儿晚上哟,
        咱们杯对杯!
        

(郭小川《祝酒歌》)


        评析 此诗中的“三伏天下雨哟,雷对 雷”是“比”与“兴”两种修辞手法的兼 用。
        82.山顶开了迎春花,
        家家春耙粑。
        山腰开了白露花,
        寨寨烤新茶。
        山脚开了樱桃花,
        酒香飘万家。
        

(佤族民歌《山顶开了迎春花》)


        评析 这首民歌的一、三、五句分别用 “迎春花”、“白露花”、“樱桃花”起兴,与 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为了押韵和 起势的需要,使人读起来顺口、易记、易 懂,从中领略到民歌的审美规范。
        83.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贺敬之《回延安》)


        评析 这三个诗节中的三个起兴句的 末一字分别为-en、-a、-u韵,三个诗 节分别叶起兴句提出的韵,这样各节之 间可以自由换韵,一节之中自有韵律。 全首诗在形式上既生动活泼,又节奏明 快,既有跳跃性.又有规律性。收到了良 好的修辞效果。
        84.三万里河入东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评析 “山河依然存,只是朱颜改”。作 为起兴的前两句,具有极强的烘托、渲 染作用。亡国的悲凉之中透露出一位伟 大的爱国诗人执著的追求。
        85.山桃红花满山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


        评析 这首《竹枝词》兴中有比,比中有 兴,含思宛转,清新活泼。音节和谐,语 语可歌,颇富情韵。诗中刻画了一个热 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 幸福,也给她带来了苦恼。当她看到眼 前的景物时,深压在心头的感情顿被触 发:“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 流。”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山 花之盛。一个“拍”字写出了水对山的依 恋。
        86.天空的星越出越密。
        一颗颗,浮满海面。
        我在山巅把军号吹响,
        祖国和我又度完一天。
        

(李瑛《熄灯号》)


        评析 见景起兴中的“景”常常具有鲜 明的时间性、地方性,因而在作品中常 常用来作时间描写和空间描写。
        87.桃花开,一片霞,
        新娶的媳妇走娘家。
        穿啥哩?
        月白裤子花夹袄。
        戴啥呢?
        鬓角插朵白梨花。
        谁送她?
        哥送她。
        谁见啦?
        我见啦。
        我还听见体己话。
        

(湖南民歌《新媳妇走娘家》)


        评析“桃花开,一片霞”不仅写出了春 之绚丽多姿,而且衬托出了人物的开朗 和欢欣,这正是见景起兴的修辞手法所 收到的表达效果。
        88.天上星多月不明,
        地下坑多路不平。
        河中鱼多搅混水,
        世上官多不太平。
        

(云南歌谣《世上官多不太平》)


        评析 四句诗中有两句是起兴,而且起 兴句又是排比,和最后一句“世上官多 不太平”联系起来看,还含有比喻在内。 在诗歌和民歌中,这种运用多种修辞手 法来抒发感慨的现象,属于修辞的兼 类。这是其一。其二,像这样的诗歌,如 果没有前三句的起兴句引情、起势衬 托,仅剩下一句“世上官多不太平”就不 成为诗歌了。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起兴 手法是不可缺少的。
        89.桃花坞,杨柳树,
        东山月儿云遮住。
        漳河流水水流沙,
        荷花一泪一声诉。
        

(阮章竞《漳河水》)


        评析 首句的音顿是三三,次句的音顿 也是三三(其中的“儿”字作衬音或衬字 看待),第三、四句的音顿都是四三。由 于三个起兴句在同一个诗节里,故而没 有另起新韵。
        90.滔滔黄河千里浪,
        革命势力遍山岗。
        财主们招兵立团队,
        一个巴掌想遮太阳。
        

(李季《五月端阳·什么是“红 军”》)


        91.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泪徂南土。
        

(屈原《九章·怀沙》)


        评析 用起兴手法反映现实矛盾,抒发 内心感情,从效果上说,可以避免直率 浅露,达到宛曲的目的。所以司马迁称 《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 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 义远。”这些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起兴 手法的作用。《怀沙》开篇写暖洋洋的初 夏天气里,百花竞妍,草繁木茂,面对如 此的美景,作者却心绪哀悲、忧愁,要急 急忙忙地奔向南方,去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正所谓“借景以写情”也。
        92.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 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 张辉瓒。(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 围剿”》)
        评析 “万木”指枫树林;“霜天”指初 冬。毛泽东看到满天飘飞的红叶和一片 枫树林,不禁触景生情,借以起兴,烘托 出了工农红军的冲天怒气和对敌人的 无比仇恨,也渲染出了我军义愤填膺的 昂扬斗志。
        93.一滩一滩杨柳树,
        一片一片青。
        一群一群受苦人,
        唉呀呀,大家翻了身。
        

(山西民歌《受苦人翻了身》)


        评析 有许多起兴和作品的思想感情 总是有着某种联系的。“一滩一滩”暗含 着“一群一群”;“一片一片青”暗含着 “大家翻了身”,但是这些不能算作比 喻。
        94.月儿弯弯,
        星儿闪闪,
        我们都是儿童团。
        站岗放哨,
        又当侦察员,
        盘查行人捉汉奸。
        

(冯德英《苦菜花》)


        评析 这首儿歌见于冯德英的长篇小 说《苦菜花》,也许歌词不是冯德英所 作,但“月儿弯弯,星儿闪闪”,无疑是运 用了传统的修辞手法。不过,作为起兴 的景物与内容在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 系,只是为了谐韵。
        95.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 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


        评析 用渺渺不定的云和茫茫无边的 水起兴,抒写人生的离合,是这首词的 主旨。词的大意是:征人的归路漫漫,佳 会难再,只剩下相思,而相思的话又无 处传递,成了“无凭语”,不用空自对花 笺洒泪了。由此看来,开端的起兴对决 定全篇的思想感情起了何等重要的作 用。
        96.正百花绽红,
        嫩柳摇金。
        一阵好风,
        送来了海外的亲人。
        我们隔着山,
        我们隔着水,
        山水隔不断思念情深。
        

(臧克家《思念情深》)


        评析 用姹紫嫣红的百花和柔嫩的柳 条起兴,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气氛,给人 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这种气氛,这种 色彩,正是海外朋友和我国人民深厚情 意所必需的。
        97.正月十五春风高,
        家家闹元宵。
        东家煮红豆,
        西家泡小枣。
        天不亮,
        就听见村头碾轴叫。
        

(李瑛《枣林村集》)


        评析 如果没有起兴句“正月十五春风 高”作索引,那么“家家闹元宵”以下的 诗句就无从写起。当然写成“正月十五 闹元宵”也未尝不可,但是那样一来,势 必破坏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读起来 会觉得拗口,从此不难悟出运用起兴手 法的个中三昧。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