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映

2023-09-06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迭映是一种在句子前后相应位置上,迭用同一词语,表示相对或相 反意义的修辞方式。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即是。
        迭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迭”、“映”两个字上:“迭”指的是文字上的 “迭用”;“映”指的是意义上的“对映”。如上例中的两个“难”字,同处在 句子前后的谓语位置上,意义上相对映,写尽了一对恋人期盼见面,见 面后又难舍难别的愁情。
        “迭映”极其明显的标志是使用“迭映字”或“迭映词”,或“迭映语”, 无论实词虚词均可迭用。迭映与反复都有迭用同一词语的特征,但是反 复既可以是词语的反复,也可以是句或语段的反复,而迭映只限于一句 话中某个词语的迭用。其次,迭映要求迭用的词语处于相对应的位置 上,而反复中的词语除了紧接使用外(连续反复),间接反复的词语并不 要求位置固定。迭映的相对映关系只能是在一对迭用的词语中体现出 来。另外,反复与迭映的修辞目的也不同,反复的作用在于强调和加重 语气与感情,而迭映则主要是表示相对或相反的意义。
        迭映的修辞作用主要有四点:一、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增润格 律的重叠美,易于朗读和记忆。二、可以突出表意重点,增加文趣,强调 思想感情。三、通过意义上的对应映照和感情上的交织,增加作品的艺 术感染力。四、突出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
        迭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辞格,早在诗经中就有它的雏型,如“尔卜 尔筮”(《氓》)“载驰载驱”(《载驰》)等。到了楚辞中,就已经固定成型。如 “凌余阵兮躐余行”(《国殇》)。至于汉乐府诗,以及后来魏晋南北朝、唐 宋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迭映修辞的运用已经相当广泛,在现代诗文中 也屡见不鲜。
        迭映的运用十分注重艺术实效,用得好,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表现 力,如果忽视了内容的需求,就会弄巧成拙,因文伤义。运用迭映时还要 注意它与同字和复辞的区别。有人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孟子》),“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俗语)之类也 归之为迭映,这样就过于宽泛了。细分析,前句中的“老”、“幼”二字,迭 用的数字达到三次,迭用的位置没有规律,迭用的词性发生了变化,充 分体现出复辞的修辞特征。而后句迭用的“画”、“知”二字也重复使用了 三次,如果将句子拆开了看,“画”和“知”二字均处于语首,并未有对映 关系,属于“同字”修辞。不论在形式、特点、表达作用上,迭映和复辞、同 字都有明显的区别。如果不加严格的辨别,迭映也会因此失去它的个性 和特色。
        1.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评析 诗人将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描 绘出悠扬的乐声随“江风”飘荡,在“白 云”间流淌的美妙情景。两个“半入”迭 用,统领全句,使整首诗意韵毕出,空灵 脱俗。“半入江风半入云”一句使我们真 切感受到“仙乐风飘处处闻”的艺术境 界以及丝管弦乐“行云流水”般的美妙, 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享受。
        2.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之四)


        评析 这是首悼念亡妻的诗。歌颂了夫 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忠 贞与怀恋之情。“半缘修道半缘君”承接 上句,意思是说自己对女色绝无眷顾依 恋之心,原因一半是因为潜心品德修 养,一半是因为妻子的恩爱永不相忘。 两个“半”字迭用,把对妻子的眷恋和怀 念表现得充实、深刻。
        3.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评析 “半江瑟瑟半江红”,两个“半江” 迭用,“瑟瑟”与“红”相互映衬,突出了 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美丽和谐的色彩, 描绘出一幅在残阳照射下,江水光色瞬 息变化、美不胜收的暮江秋水图。鲜明 的色彩映对,予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4.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李商隐《隋宫》)


        评析 这首诗写的是隋炀帝为南游令 举国为此行“裁宫锦”的事实。“半作障 泥半作帆”,“半作”二字迭用,“障泥”和 “帆”互相映衬,突出了封建统治者的豪 华、奢侈,表达了诗人的愤怒之情,也揭 露了隋炀帝荒淫无耻、不慈子民的统治 者的罪恶本质。
        5.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评析 “此时无声胜有声”,把有声和无 声放在一起,以有声来衬托无声的意蕴 和力量。看起来有悖常情,实际上,“无 声”在“有声”的衬托下,把“别有幽愁暗 恨生”那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的 至上境界描绘出来了,令人拍案叫绝。
        6.有了土地灯花亮,
        人人脸上发红光。
        吃一嘴黄连吃一嘴糖,
        王贵娶了李香香。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评析 诗中的迭映句“吃一嘴黄连吃一 嘴糖”是对贫苦农民王贵生活的苦与甜 所做的形象可感的描写。诗人把王贵受 崔二爷欺压,做牛做马的生活比作吃黄 连,把他跟共产党闹革命,与心上人李 香香终成眷属的美满姻缘比作吃蜜糖, 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高度 概括的艺术化描写,浓缩了翻天覆地的 社会变化的历程。
        7.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评析 以“此水”来衬托“此恨”,是说自 己的思恋像这江水一样无休无止。“只 愿君心似我心”即希望爱恋的人儿与自 己心心相印。词中相迭映的“此”、“时”、 “心”三字,将情、景融为一体,表达了一 个痴情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美好 追求。
        8.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 卜居》)


        评析 两个“为”字迭用,把两个相对的 意念“蝉翼”与“千钧”相连接,叙说出有 悖情理的现象:以蝉翼为重,以千钧为 轻。强烈的正反对照,揭露了楚国社会 是非颠倒,君子遭谗、小人得志的黑暗 本质。此例仍可看作迭映辞格的雏型, 读者从中可以找出迭映格形成发展的 渊源。
        9.谁家吹笛画楼中,
        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云路,
        清和冷月到帘栊。
        

(赵嘏《闻笛》)


        评析 两个“断续”分别作“风”与“声” 的修饰语,突出了笛声悠悠随轻轻晚风 飘来,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特点,把两 个相异的景物“声”与“风”联系起来,互 相衬托,映照,使得原本是无情之物的 “风”与断断续续深情似水的笛声融为 一体,开创了诗的凄清、哀怨、幽远的意 境。迭映的运用,增加了感情表达的强 度和深度。
        10.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评析 诗中两个“异”字的运用,把诗人 对自己异乡过客、举目无亲的处境以及 孑然一身、孤单寂寞的感受凝聚其中。 诗人那凄清孤寂的游子心理也得到深 刻的展示。在此,迭映的表现力及它所 达到的艺术效果,要比一般的叙说强烈 得多。同时迭映的运用也为下文“倍思 亲”的感情抒发做了必要的铺垫。
        11.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评析 “多情”和“无情”是两种截然相 反的情感,以这种肯定和否定相互交错 的迭映形式来抒发诗人看似无情实则 情深的心怀,多一分波澜,多了一分感 人的力量,为后文诗的主题“留恋惜别” 作铺垫,增加了诗的情味。
        12.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评析 以“千”、“万”两个量词联接迭用 的“枝”字,极言枫叶之多之密。“枝”字 的迭用,从声音上状出枝叶之繁茂,从 听觉上激发读者的想象。此诗以迭映手 法比兴,与结句“日夜东流无歇时”相呼 应,倾吐出满怀愁绪以及对故人的相思 遥念之情。
        13.朝朝买食不自觉,
        食久不食婴沉疴。
        贫人失业富荡产,
        面目枯槁魂魄散;
        蛮烟瘴雾臭熏天,
        从此无心计饱暖。
        吁嗟罂粟尔何妖,
        非蔬非酒非美肴,
        味如嚼蜡毒如蛊,
        杀人不异剑与刀。
        呜呼! 杀人不异剑与刀。
        

(林寿春《罂粟花》)


        评析 此诗对鸦片的罪恶与危害作了 深刻的揭露。“非蔬非酒非美肴”一句, 一连三处重复使用“非”字,以否定的笔 触驳斥了吸食鸦片者视之为美味的观 点;“味如嚼蜡毒如蛊”一句将两个“如” 字迭用,形成鸦片的“味”与“毒”的鲜明 对照,深刻地揭露了鸦片低劣粗糙的品 质和罪恶如毒蛊的实质。全诗用白话, 通俗易懂,语意精警,具有醒世力量。
        14.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评析 连用“凤凰”二字后,紧接而来的 是“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其中的又一 “凤”字,看似随口而出,实则匠心独具。 整首诗一气呵成,节奏分明,音律合谐 一致,读来朗朗上口。
        15.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的 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 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裙带宽三寸。 (王实甫《[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 情》)
        评析 此曲写的是一位女子思念远离 的情人,深锁闺阁重门,却难以掩饰内 心的愁闷。这里摘录的是曲的下阕。四 组迭映句,浓笔重彩的写情,直接深入 女子的内心世界,生动刻画出黄昏时节 女主人公的怅惘心境。一个“怕”字,写 其孤独苦闷和相思之深;一个“又”字, 诉说时光难捱,日复一日;“销魂”、“啼 痕”、“断肠”的迭用,不仅突出了女主人 公的悲苦情状,而且开拓了生活的广度 和深度,情深意幽,曲尽人情事理。
        16.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 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评析 这是词的下阕。前三句写想象中 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洗客袍”意味着客 游生活的结束;“调笙”、“烧香”是舒适 温暖的家庭生活的写照。“银字”、“心 字”两个迭映的装饰性用语,给作者向 往的家庭生活增加了美好和谐的情味。 后三句又回到客游的生活现实,于写景 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光阴似箭的人生感 慨。意思是:在飞逝的时光中,转瞬间樱 桃和芭蕉都熟了,又是“春去夏来”,人 也老了。两个迭用的“了”字将“红”、 “绿”相接,表明了季节和时间的转换, 强烈的色彩对照,相互映衬,给人以视 觉想象的美感,更令人珍惜逝去的时 光。由于诗人所选择的是具有季节特征 和情感蕴含的樱桃和芭蕉,所以作者的 思归怀乡之情跃然纸上。
        17.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诗·小雅·苍伯》)


        评析 “骄人”指进谗言的小人;“好好” 指小人得宠时所表现出的傲慢的样子; “劳人”,劳碌的被谗言所害的人;“草 草”指失意君子忧愁伤神的样子。“骄 人”与“劳人”相对比,“好好”与“草草” 互映衬,写出了得意人与失意者之间两 种精神状态的差异和不公平的待遇。此 例可视为迭映辞格的雏型。
        18.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


        评析 诗中迭映的运用在结构上很有 特色。两个“今朝”和“明日愁”各在句 首,相互对应,揭示了“醉”与“愁”之间 的因果关系。又通过“愁”字的词性变化 (前一个“愁”字是名词,指代事物,后一 个“愁”字是动词,表示动作)尽写出借 酒浇愁愁更愁的无法排解的心境。语言 富于变化,又具有重叠的形式美,抒发 了诗人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和愤世 嫉俗的思想感情。
        19.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高楼饮美洒,
        几家流落在街头。
        

(吴歌)


        评析 诗中的迭映表示一种相反的意 义。“几家欢乐几家愁”是写同一时空中 的不同现象和不同感受。突出了劳动人 民在水深火热中的苦难,揭露了尖锐的 阶级矛盾和贫富差别,从中也折射出剥 削者的淫逸奢侈的本质。
        20.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评析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抒情笔调,把 北风比作春风,把雪花比作梨花。想象 奇特,描绘出西北大漠的奇丽雪景。其 中“树”字迭用,以“千”、“万”连接,突出 了树之多,“梨花”之繁茂,令人赞叹不 绝。
        21.龙华千载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终。
        墙外桃花墙里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革命烈士诗抄》)


        评析 “墙外桃花墙里血”一句,把桃花 和鲜血两种本是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 一起写,目的在于以“桃花”来映衬“鲜 血”,告诉人们,与鲜血一般鲜艳的桃花 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从而展示出桃 花的象征意义和烈士的死难意义。革命 烈士形象鲜明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2.憔悴花遮憔悴人,
        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
        寂寞帘栊空月痕。
        

(《红楼梦》第七十回)


        评析 在这首闺怨诗中,作者用同一个 定语“憔悴”来修饰本属两类事物的 “花”与“人”。“憔悴花”则以拟人的手法 来衬托“憔悴人”,花与人两个形象合而 为一。读者可以想象出,一个多情女子 面对落红满地、伤春惜时衣带渐宽的情 景,塑造了一个凄婉、哀怨、楚楚动人的 艺术形象。
        23.操吴戈兮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挚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屈原《国殇》)


        评析 凌,犯也;躐,践也。“凌余阵兮躐 余行”的意思是:(敌军)侵犯了我们的 行列阵地。其中“余”字迭用,分别作宾 语“阵”“行”的修饰语,互相对应关联。 可见,迭映辞格经过先秦诗文的发展, 至此已经固定成型,显示出独具特色的 修辞作用。
        24.麻衣如雪一枝梅,
        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
        红莲池里白莲开。
        

(武元衡《赠道者》)


        评析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 莲开”是诗人的遐想。“越溪”是越国女 子浣纱之处,人们不由得会想“越女”也 一定美若仙女。诗人的不凡之笔在于用 了两个“莲”字来形容越女之美韵,当她 置身于众多的越女中间时就好似红莲 池中绽放的一朵白莲花,玉洁冰清,美 不胜收。两“莲”放在一起写,后者被前 者衬托得鲜明无比,获得一种优美的意 境和特有的艺术效果。
        25.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长相思》)


        评析 “山一程,水一程”这一迭映句 中,“山”与“水”相关联,给人以延绵伸 长感,既叙述出旅途跋山涉水的艰辛, 也描绘出塞外边城那层峦叠嶂、川流不 息的壮阔图景。迭映的运用,使语言整 齐、和谐,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抒情气息。
        2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杜甫《石壕吏》)


        评析 “吏呼一何怒”,言其官吏之穷凶 极恶之态;“妇啼一何苦”,状老妇人苦 不堪言之情。两个“一何”迭用,意义相 对,“怒”与“苦”相互衬托,互为对照,把 官吏的凶残强暴与老妇人的悲泣无奈 鲜明地揭示出来。迭映的运用加重了语 言表达的感情色彩,强烈的爱憎深深感 染了读者。
        27.是什么使她忧郁,
        是什么使她沉静,
        房子无语树无声。
        那么对面呢?
        对面或许有双让我们浮想联翩的 眼睛。
        

(汪国真《凝视》)


        评析 “无语”和“无声”是一对同义词 语,写出了画面的深邃和沉静,创造了 诗意所需要的气氛。迭用的“无”字突出 了诗的含蓄意境。
        28.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 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 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 义郎体,其往欲何云?”(汉乐府《焦仲卿 妻》)
        评析 “先”、“后”说明事情发生的顺 序,“府吏”和“郎君”交待“出嫁”的不同 对象;“嫁得”一词迭用,联系“府吏”和 “郎君”形成对照,证明了阿兄所谓“足 以荣汝身”的观点,反衬了女主人公“富 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于爱情 的高尚品德。
        29.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空旨,上西 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 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 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钳口不言,但 以手指心,点头几度。众僧莫解其意,合 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 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 灭……”(《西游记》第十三回)
        评析 “心”、“魔”、“生”、“灭”构成四组 迭映,揭示了“心生”与“魔生”、“心灭” 和“魔灭”之间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心无 旁念、专致取经、坚定无畏的决心。语言 简洁明了,紧凑含蓄,耐人回味。
        30.多可爱的红领巾,多可憎的“留名 者”
        北京永定门小学少先队员共用汗 水擦净天坛回音壁上不文明的痕迹
        

(《光明日报》1980年8月8日新闻 标题)


        评析 迭映还常见于报刊的标题中。作 者将不文明的留名者和拭去不文明痕 迹的少先队员加以对照,“多可”二字迭 用,联系着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感,显示 出鲜明的爱憎和褒贬。“多”作为语气副 词,在强化了语气的同时,也强化了语 意,使标题蕴含的教育意义更加强烈, 更加感人。
        31.奸商一何毒,百姓一何苦
        西班牙假橄榄油中毒事件造成二 百多人死亡,近二万人未脱险
        

(《人民日报》1982年2月17日标 题)


        评析 标题仿杜甫《石壕吏》中的名句 拟就。作者把“一何怒”改为“一何毒”, 突出了奸商坑害百姓的欺骗手段和歹 毒心肠。迭用的“一何”二字,将“奸商” 和“百姓”联系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 揭露了奸商制造的假橄榄油中毒事件 给广大群众所带来的灾难。加重了标题 的感情色彩,也增强了标题的气势。
        32.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武汉伯牙台楹联)


        评析 此联写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 钟子期的故事。上联以“高山”和“流水” 象征二人的高洁情操和远大理想,迭用 的“志在”二字,突出和强调了象征意 义。下联迭用“一客”,前者指钟子期,后 者指俞伯牙,暗示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和 友谊。语意含蓄,耐人回味;对仗工整, 音律和谐。
        33.荷盘减翠菊花黄,枫叶飘红梧干 苍。鸳被不禁昨夜凉。酿秋光,一半儿西 风一半儿霜。(胡祗遹《[中吕]一半儿 四景》)
        评析 这是一首写“秋”的即景小令。 “荷盘减翠”写荷叶的残败;“梧干苍”写 梧桐树干由青变苍;“菊花黄”、“枫叶 红”同为秋季景物。典型的景物选择使 全曲不着一“秋”字,却洋溢着浓厚的秋 色。后三句由景及情,“昨夜凉”而“不 禁”,写出了主人公夜不成寐,辗转反侧 的情状。末句“一半儿”迭用,将“西风” 与“霜”连在一起,以景衬人,以人托景, 主人公寂寞孤苦之情跃然毕现。
        34.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最优美的 语言写成的。(王力《语言与文字》)
        评析 两个“最”字,在意念上对映,突 出了“文学作品”和“优美的语言”之间 的必然关系。语言简洁有力,涵义精警, 令人回味。
        35.看破时事惊破胆,
        吃透人情寒透心。
        

(张贤亮《河的子孙》)


        评析 上句迭用一“破”字,揭示出“时 事”与“胆”的逻辑联系;下句迭用一 “透”字,说明了“人情”与“心”之间的必 然联系。虽然没有明说,却可令人意会 到“时事”和“人情”的可怖、可憎、可悲。
        36.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人自伤心水 自流”是写友人离去后自己独自伤心的 情景。与伤情相对应的是江水一如既往 地流淌。两个“自”把各不相干的“伤心” 和“水流”联系到一起,以无情水流来反 衬人之“伤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诗人那伤悲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怀 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37.我赶紧停住笑,亲亲热热握住她 的两手说:“别难受了,我是喜欢的笑。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你实心实意要 革命,谁不掏出心来欢迎你呢。”(杨朔 《春子姑娘》)
        评析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是一副对 偶。后句为前句的论据,形象地说明了 火膛只有虚而有致,才能火光熊熊;而 人无论干什么事情,只有脚踏实地,一 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干好。以“人”和“火” 相对,“实”与“空”相衬托,既给人以知 识,又增强了说服力,给人留下回味的 余地。
        38.雨滴长门秋夜长,
        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
        拭却千行却万行。
        

(刘皂《长门怨》)


        评析 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夸张和迭 映相结合的修辞方式。“千行”和“万行” 互为映衬,突出表现了一个幽禁深宫、 怨愁满怀,终日以泪洗面的失宠宫妃的 形象。与上句的“君恩断”形成鲜明对 照,写出了宫妃内心无法遏制的哀怨, 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39.《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 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 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 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天仙子》)


        评析 词中迭映句“午醉醒来愁未醒” 的意思是,午睡醒来,醉意也随之而去, 但萦绕心际的愁思却依然存在。两个 “醒”字相对,肯定中带有否定,一线两 端,以“醉”来衬托“愁”,抒发了诗中主 人公强烈的伤春惜时的愁绪,本来欲借 酒浇愁,不料酒醉醒后,愁思依旧。在强 烈的对照中,使被表现的“愁”更充分、 更深刻地展示出来。
        40.万里关山万里愁,一般心事一般 忧。亲闱暮景应难深,客馆风光怎久留? 他那里,漫凝眸,正是马行十步九回头。 归家只恐伤春意,阁泪汪汪不敢流。(高 明《琵琶记》第五出)
        评析 这是主人公蔡伯喈与赵五娘分 别时的唱词,意思是两人即将相隔万里 之遥,两人共同的心事和忧思也即将开 始。前句以“万里”的远“山”来衬托离别 后的愁思也如同万里的关山一般悠长; 后句“一般”迭用,“心事”与“忧”互相映 衬,抒发了主人公离别后共同的忧思之 情。节奏分明,韵律和谐,唱读起来朗朗 上口。
        41.西郊落花天下奇,
        古来但赋伤春诗。
        西郊马车一朝尽,
        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
        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
        出城失色神皆痴。
        

(龚自珍《西郊落花歌》)


        评析 此诗连用两个“先生”,一是探 春,一是送春,两个时空,两个动作,把 “先生”恋春、惜春如痴如醉的形象突出 地刻画出来,展示了诗人热爱自然、热 爱春天、热爱生命的情怀。
        42.寒霜凄凄风肃肃,
        邻妇隔墙抱头哭。
        饥寒将奈卒岁何,
        哭声呜呜往以复!
        典衣昨得三百钱,
        不堪官吏相逼促;
        纷纷虎狼来上门,
        手执官符如火速。
        哀鸣不敢强欢笑,
        笑呼阿兄呼阿叔;
        只鸡杯酒供一饭,
        断绝老翁三日粥。
        

(黄遵宪《邻妇叹》


        评析 这是一首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 活,揭露封建统治者“猛于虎”的暴政的 诗。面对逼税之势有如虎狼的官吏们, “邻妇”不敢哀鸣,只得强装笑脸,“笑呼 阿兄呼阿叔”,形象生动的描写,把邻妇 强忍哀怨和伤痛,忍气吞声的情态展现 于读者眼前,激起读者无限的同情,末 尾“断绝老翁三日粥”更是画龙点睛般 地揭露了封建官吏鱼肉百姓的丑恶本 质。
        43.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评析 曲中两个“百姓苦”迭用,“兴”与 “亡”相互映衬,突出了无论国家兴与亡 均于百姓无利的事实,抒发了作者感时 伤怀的慨叹,表现了作者体恤民情的进 步思想。
        44.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惜别潺湲一夜声。
        

(温庭筠《过分水岭》)


        评析 溪水本是“无情”的,在诗人笔下 却似乎“有情”。在无情到有情的移情描 写中,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溪水深情的钟 爱,而且在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情感 的同时表达了深厚的友情,收到了借景 抒情,融情于景,于平淡中见深情的艺 术效果。
        45.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评析 “相见时”和“别时”是两个不同 的时空,但二者却有共同的心理、情绪 感受——“难”,二者同处在句子前后的 谓语位置上,相互衬托,既加深了相见 时别离时“难”的程度,也表现出主人公 真挚深厚的感情,写尽了一对恋人渴望 相见,见面后又难舍难分的愁情。
        46.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相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评析 此诗在首联上下句中的五、六字 处迭用“黄鹤”两字,诗人从楼的命名之 由来及关于黄鹤的传说落笔,生发开 去,造成一种鹤去楼空,岁月不再的人 生遗憾,为全诗定下了惆怅、哀怨的基 调。据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仿此诗 而做。足见诗人构思之巧妙,技巧之高 超。
        4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 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评析 “花自飘零水自流”意思是鲜花 空自悄悄地飘飞零落,溪水空自默默地 流淌,两个迭用的“自”字将花和水相映 衬,为下文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感 情抒发作铺垫,写出了诗人无可奈何、 无能为力却又难以摆脱的浓浓情思。
        48.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


        评析 末尾两句意思是:春心不要跟春 花那样争发不已呵,多一分火热的相 思,就多一分冰冷的灰烬。即希望愈高, 失望愈深。抒发了诗中主人公内心郁积 的相思之情和悲愤无奈的苦闷。两个 “一寸”迭用,“相思”与“灰”相互衬托, 以强烈的对照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被 毁灭,炽热的情感被无情扼杀的动人心 弦的悲剧美。
        49.树头树底觅残红,
        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
        错教人恨五更风。
        

(王建《宫词》)


        评析 “一片西飞一片东”是说凋零的 花瓣飘飞无定。以花喻人,揭示出诗中 主人公伤春惜花,移情于物,叹息自身 薄命的感伤和哀怨心理。“一片”的两次 运用,也暗指主人公的命运结局宛如春 花凋零一般归宿无定。
        50.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 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 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 雨》)
        评析 这是首抒发游子客愁乡思的诗。 临近落叶之秋犹不得归家,“一声梧叶 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写凄风苦 雨之夜,一点雨水滴在芭蕉叶上,更增 添一分游子寂寞愁苦;“三更归梦三更 后”写夜已三更仍未入眠,过了三更之 后才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江南。诗人连用 三组迭映,共六个数量词将梧叶、芭蕉、 归梦交织在一起,一步一步揭示出游子 的内心深处的怅惘和愁苦,把思乡之情 推向高潮。三组迭映,反复咏叹,回旋跌 宕,余音袅袅,催人泪下。
        51.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评析 诗人巧妙地运用四组两两相对 的迭映,把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的桂林 山水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几组相对形象 的相互衬托中,使人们获得艺术的美 感,同时也对秀丽的桂林山水留下深刻 的印象。由于多处运用了迭映手法,使 得诗歌的节奏强烈鲜明。
        52.如果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爱,
        范熊熊怎能在阳光下纵身跳海?
        如果少一点嘲讽,多一点爱,
        好姑娘不会在春风里步入泉台。
        青春的心血,
        把缺少爱的大海灌溉,
        她们的死惊醒着整个一代。
        

(纪宇《爱》)


        评析 迭用的“一点”,将“冷漠”和 “爱”、“嘲讽”和“爱”联系一起,相互映 照,构成强烈的对比,对假设的两项作 出了鲜明的选择,抒发了诗人对范熊熊 之死的深切惋惜和同情,揭示了范熊熊 之死的深刻教育意义。
        5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更漏子》)
        评析 “一叶叶,一声声”是写雨点儿打 在片片梧桐树叶上的情景,作者抓住这 一典型情节加以渲染,借景抒情地把主 人公的离愁别恨抒写得淋漓尽致。“一 叶叶”,“一声声”的鲜明节奏,加强了读 者的视听觉感受,那种长夜难眠、相思 苦的情味,浓浓地浸润着读者的心扉。
        54. 黄埃散漫悲风飒,碧云暗淡斜阳 下。一程程水绿山青,一步步剑岭巴峡, 唱道感叹情多,恓惶泪洒。(白朴《唐明 皇秋夜梧桐雨杂剧》)
        评析 这是安禄山入陕,唐明皇入蜀的 曲文唱词。“一程程水绿山青,一步步剑 岭巴峡”互相映衬,把昔时的青山丽水、 歌舞升平与今日的悲风剑岭、斜阳巴峡 作了鲜明的对比,使下文自然地过渡到 唐明皇逃难时“恓惶泪洒”狼狈之态的 描写。
        55. 我沉一半——凭借着海
        我浮一半——向往着天
        我终于载起了我的世界
        海,装满了被压碎的波澜
        我愿载动我寻找的一切
        我是船
        

(任洪渊《船》)


        评析 迭用的“一半”分别作动词“沉”、 “浮”的补语,说明“我”的“沉”、“浮”状 态,以“船”为喻,表达了我在浩大无穷 世界里的向往和追求。
        56.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评析 “昨夜”一词的迭用,在全诗有着 举足轻重的意义,联系着两种自然景观 “星辰”和“风”,揭示了它们之间相存相 依的关系。由于诗人所追求的良宵佳人 都与昨夜一同逝去,所以诗人突出了 “昨夜星辰昨夜风”的美好和富于暗示 性的环境气氛,使全诗的追忆、怀恋的 抒情气息更加浓郁。
        57.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招之不来,挥之不去
        似近非近,欲罢难罢
        有时像冰山
        有时像火海
        有时像一支无字的歌
        聆听时不知是真是假
        回味里莫辨是甜是辣
        他的,他的
        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舒婷《自画像》)


        评析 “招之不来,挥之不去”,“似近非 近,欲罢难罢”等句,乍看诗人塑造的好 像是一个有悖情理、自相矛盾的人物形 象“她”。实际上,正是在这种矛盾展现 中,我们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她”,一 个与“他”不即不离,不迁就又不失亲 昵,困难时送来温暖,成功时使人冷静, 一个能够与之患难与共的主人公的自 我形象。
        58.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 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无名氏《望江南》)


        评析 “这人折去那人攀”是一句比喻 性的迭映。它以任人攀折的“曲江柳”来 比喻任人玩弄、地位低下的曲江歌女, 倾吐出她们心中的屈辱和愤懑。句中 “这人”和“那人”迭映,连接“折”、“攀”两 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歌女们任人玩弄 不能自己的情景,真实形象地表现出当 时妇女的悲惨命运。
        5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 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 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


        评析 这是首感时伤春,叹人生如流水 的诗。末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凝聚 了诗人无限的怅惘、哀怨之情。“人生” 与“水”相衬托,以迭用的“长”字相连 接,令人联想起滚滚东流、一去无返的 江水。正是因此产生人生如流水,逝者 亦如斯的慨叹;萦绕于诗人心怀的无尽 的思古之幽情,以及对人生的无可奈何 之悲叹才会喷涌而出。
        60.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杳杳寒山道》)


        评析 诗的末尾两句分别用了“不”字, 写出了诗人深居简出,不关心春来暑 往,与自然融为一体,超然物外的隐士 风格。全诗句句用迭字,有整齐的形式 美。“不”的迭映运用,保持了全诗整齐 和谐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