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乐府诗的章法

2020-02-28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白乐府诗的章法 精读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310
 
摘    要:
李白乐府诗主要有三种章法 :复叠章法、圆章法、随物赋形章法。李白乐府的章法 , 既与《诗经》、汉乐府有渊源 , 也是他天性自由和悟性高强的显现
 
关键词:
李白乐府; 章法; 复叠章法; 圆章法; 隐性章法;
 
收稿日期:2000-01-18
 
Art of Li Bais Yue Fu Poetry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arts in Li Bais Yue Fu Poetry: art of reduplication, art of periodicity and art of flexibility. The arts of Li Bais Yue Fu Poetry show that they have profound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with Book of Poetry, and Han Yue Fu Poetry, and that Li Bai has a nature of freedom and a power of deep understanding.
 
Keyword:
Li Bais Yue Fu Poetry; art; art of reduplication; art of periodicity; art of flexibility;
 
Received: 2000-01-18
 
李白写了大量的乐府诗, 而且成就杰出, 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 研究者更多地注意李白乐府诗的思想特色和语言特色, 对其乐府诗的章法似乎注意不够, 章法与词汇和句式一样, 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李白乐府诗的章法多姿多彩, 对李白的思想的表达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两首《白头吟》是个典型的例子。对这两首诗, 王琦的《李太白全集》在第二首前注:“萧士斌贝曰:‘按此篇出入前篇, 语意多同, 或谓初本云。’”对比两篇, 第一首主题鲜明, 章法严谨, 确为第二篇所不及。而两篇基本内容一样, 第二篇应该就是“初本”, 即第二篇从第一篇修改而来。下面是原文:
 
其一:锦水东北流, 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 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 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 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 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 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 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 落花辞条羞故林。兔丝故无情, 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 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 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 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 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 只今惟见青陵墓。
 
其二: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汉宫树, 雌弄秦草芳。相如去蜀谒武帝, 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 万乘忽欲凌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 位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求见, 文君欢爱从此毕。泪如双泉水, 行坠紫罗襟。五起鸡三唱, 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 仰诉青天哀怨深。城崩杞梁妻, 谁道土无心。东流不作西归水, 落花辞条羞故林。头上玉燕钗, 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 罗袖幸时拂。莫卷龙须席, 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 还有梦来时。肃鸟霜鸟裘在锦屏上, 自君一挂无由披。妾有秦楼镜, 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 双对可怜影。覆水却收不满杯, 相如还谢文君回。古来得意不相负, 只今惟有青陵墓。[1]
 
两篇相比, 都有谴责负心人之意, 但在第一篇中, 谴责态度极为鲜明, 成为全诗的主旨, 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 除语言较第二篇精练外, 章法的作用特别明显。此篇用复叠章法, 以鸳鸯、两草、青陵墓于头中尾三次昭示主旨:“宁同万死碎绮翼, 不忍云间两分张。”“两草犹一心, 人心不如草。”“古来得意不相负, 只今唯有青陵墓。”第二篇则无此章法, 没有鸳鸯和两草, 只有青陵墓, 并且偏重写文君的苦楚, 主旨似乎在文君的悲伤和相如的负心之间徘徊, 谴责显得模糊无力。
 
李白乐府诗中运用了多种章法, 而用得最多的是复叠章法、圆章法和隐性章法。
 
复叠章法 主旨句在各节中反复出现, 这种章法称复叠章法。复叠章法可使得全篇结构严谨, 清晰而有力地表现主旨。李白不只一次地使用它, 如有名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复叠三次, 表现惊惧和无奈;又如《梁甫吟》, 第二节开始云“君不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 第三节开始云“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复叠两次, 表现他对皇帝知遇的盼望。还有一个特别的例子《悲来乎》, 三次复叠“悲来乎, 悲来乎”。但苏东坡说它是伪作。如果真是伪作, 却也可以说明复叠章法在李白乐府中的突出。
 
复叠章法并非李白首创, 它在《诗经》中用得极多, 试举《国风》中的例子:《关雎》复叠“窈窕淑女”, 表现爱意之深;《桃夭》复叠“逃之夭夭”“之子于归”, 表现喜意之浓;《日月》复叠“日居月诸”, 表现悲愤之深;《相鼠》中“不死何为”、“不死何俟”、“胡不遄死”, 以“死”复叠, 表现愤怒之大;《将仲子》复叠“亦可畏也”, 表现惧意之强。例子不胜枚举。上述各篇的主旨都是单纯而强烈的情感, 用复叠的章法再合适不过。而且《诗经》的复叠形式并不单一, 有节的复叠, 即各节的句式基本一样, 上面例子皆是;有句的复叠, 即各节中有一或数句相同, 如《汉广》复叠“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表现遗憾之深;有不完全复叠, 如《子衿》, 前两节复叠, 第三节一变而不复叠, 显得摇逸多姿。
 
李白对前人作品的学习是非常用心的, 铁杵磨针的传说并非唯一的证据, 另有记载说“李白前后三拟《文选》, 不如意辄焚之”, [1]但他不是照搬形式, 有形无义, 邯郸学步, 而是领会其精神。他的复叠, 既可见《诗经》韵致, 又是李白的风度, 在似与不似之间。特别出色的是《白头吟》中的复叠, 并非句式复叠, 而是意象复叠。《战城南》亦出色, 诗分三段, 第一段从空间角度写战争, “万里长征战, 三军尽衰老”作一小结, 第二段从时间角度写战争, “烽火燃不息, 征战无已时”又作一小结, 第三段从人的角度写战争, “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再作一小结, 空间、时间、人, 三个因素完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的战争, 而三个小结句的含义是复叠的。而从章法看, 最有创造性的是末句, 末句将前三句归结起来:“乃知兵者是凶器,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用传统而不拘谨, 真是善于学习者。
 
圆章法 这是李白乐府用得很多的章法。所谓圆章法, 就是首尾呼应。《钱钟书论学文选》第七十章称为“蟠尾章法”, [2]言其“宛转回复, 仿佛圆形”。并分类论述, 有起结呼应衔接、首尾勾连、首尾全同、掉尾收合、回环颠倒、顺次呼应等等, 并说兵法中的“击其首则尾应, 击其尾则首应, 击其中则首尾俱应”之阵势, “非特兵法, 亦文章法也。文章亦应宛转回复, 首尾俱应, 乃为尽善。”
 
李白乐府的圆章法亦有多种形式。《长相思》起句曰:“长相思, 摧心肝”, 首尾衔接。《幽涧泉》起曰:“拂彼白石, 弹吾素琴”, 结曰“幽涧泉, 鸣深林。”也是首尾衔接。《行行游猎篇》起句曰:“边城儿, 生年不读一字书, 但知游猎夸轻跷。”中间描绘边城儿骑马打猎的英姿, 结句曰:“儒生不及游侠人, 白首下帷复何益。”贬儒生就是赞边城儿, 也是一种首尾勾连。《关山月》起句曰:“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中间抒发感慨, 结句曰:“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呼应首句, 补充说明了诗人的位置。
 
此外, 李白圆章法不仅具有结构的意义, 还具有表现的意义。如《远别离》以写二妃始:“远别离, 古有英皇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 潇湘之浦”, 中间转写帝皇以国柄授人则大祸临头, 又以二妃结:“帝子泣兮绿云间, 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 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这正是“起结呼应衔接如圆”。但不是为圆而圆, 《远别离》借娥皇女英发挥对朝政的非议, “君失臣兮龙为鱼, 权归臣兮鼠变虎”, 此言不吐不快又不能直说, 于是始二妃结也二妃, 仿佛是二妃所言, 便掩饰了自己的锋芒所指。
 
又如《梁甫吟》, 首句言“长啸《梁甫吟》, 何时见阳春”, 中间写姜太公郦食其终获知遇, 又写自己怀才不遇和为世不容, 两相比较, 末尾言“《梁甫吟》, 声正悲。张公两龙剑, 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山儿山兀当安之”;“长啸”“声悲”, “何时”“有时”, 是词字上首尾相合, 语气上自问自答, 而从含义看是以绝望始, 以希望终, 不仅是呼应, 也正合李白屡败屡战的斗士形象。此篇首尾圆合, 而中间复叠, 用了两种章法, 这也是它的特色。
 
随物赋形章法 这是顺应题材特点而形成的章法, 多样而自由。前面两种章法都有规律性的标志:或者是相似的句式, 或者是相同的字词, 或者有明显的应答关系。但李白的世界何等丰富, 固定的章法如何够他使用。他善于根据题材和主旨, 为作品度身定造章法。所以李白的许多乐府都各有各的章法。如流传甚广的《将进洒》, 通篇酒意不断, 但不用排列严谨的句式构成章法, 而是“金樽”、“一饮”、“进酒”、“长醉”、“饮者”、“斗酒”、“沽取”、“美酒”等酒词错落出现, 正好表现了饮酒人的醉态, 而开头的“悲白发”, 末尾的“万古愁”, 又表现了饮酒人的清醒, 这样一种半醉半醒, 似狂非狂的情态, 与似乱非乱的章法可说是绝配。又如《日出入行》, 是一篇议论性诗, 先描写后议论, 先描写日出入无穷, 后议论人不能如日之永远不息, 应顺应自然;议论中也是层次井然, 先总述一句““人非元气, 安得与之久徘徊”, 然后以草木正面议论与以鲁阳反面议论并立, 最后表示自己要融入自然。俨然议论文的章法, 虽无文字标志, 却因复合说理的顺序而自然有章法。又如《长干行》, 顺叙情节, 章法天成。这种不拘一格的章法, 汉乐府中是常见的, 同是写情, 《上邪》, 《有所思》, 《饮马长城窟行》各有各的章法。而《诗经》章法也有天成之处, 许多诗歌的章法都是自然事物本身的条理, 如《关雎》, 虽有复叠人工痕迹, 但一节节顺序写男子对心仪的女子见而爱, 爱而思, 思而“辗转反侧”, 进而梦想“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这个程序不正是坠入爱河的人的心理历程吗?民间文学的旺盛生命力源于生活, 李白正是与民间文学家一样, 对生活富有领悟的智慧, 所以他才真正知道《诗经》、汉乐府的妙处, 成为传递诗歌艺术的重要一环。他的乐府诗的章法才能那么生动活泼。
 
章法就象地图, 读者因为它而能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也就更能理解作者的用心。然而章法对读者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它也是艺术, 有欣赏的价值, 它还是一个窗口, 透露了作者的性格。李白乐府正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王琦 (注 ) .李太白全集卷一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5
 
[][2 ]钱钟书 .钱钟书论学文选 [M ].广州 :花城出版社 , 1990 2 85 - 2 86 .